何麗
朋友送我一箱獼猴桃,個頭不小,卻一點兒都不好吃。明明摸著很軟,已經(jīng)熟透了,吃起來卻又酸又澀,沒有成熟獼猴桃特有的香甜味。我只吃了兩口就吃不下去了,便告訴家人,這獼猴桃味道不對。家人懷疑它是催熟的,我覺得也不是。說起來這獼猴桃在我家里也放了好幾天了,剛拿回來的時候確實是硬邦邦的還沒熟,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軟了,怎么味道還是這么差?
我注意到這獼猴桃的個頭特別大,問題可能就出在它的“大塊頭”上,這很有可能是使用了一種名叫“大果靈”的農(nóng)藥。
獼猴桃一變軟就不能久放,除非很快能吃完,所以人們一般都會買果實稍微硬一些的。也許因為這個緣故,市場上很少見到催熟的獼猴桃。但另一方面,很多人買獼猴桃都喜歡挑選個大的,有的果農(nóng)見大塊頭的獼猴桃受歡迎,便用起了“大果靈”。
大果靈是一種激素類生長劑,是膨大劑的一種。將摻了大果靈的水抹在獼猴桃的幼果上,獼猴桃不但能大上好幾圈,形狀更漂亮,成熟的時間也會提前。
只是,大果靈增大了獼猴桃的個頭,卻讓獼猴桃的味道變差,保存時間也變短了。本來獼猴桃摘下來可以保存兩個月,可抹了大果靈就只能保存十幾天。
通常,人們買水果都是為了吃,不是擺著看。買了中看不中吃的大果靈獼猴桃,多少會有上當(dāng)?shù)母杏X。好在,大果靈只能損壞水果的口味,目前還沒有證據(jù)證明它會損害人的健康。
大果靈雖然不會損害人的健康,但抹了大果靈又被染色的獼猴桃卻有毒。這是因為很多果農(nóng)都用染色的方法,給蘸過大果靈的獼猴做標(biāo)記。而且在染色時,他們又多半選擇價格便宜、上色能力強(qiáng)的工業(yè)染料。
工業(yè)染料都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學(xué)品,有些還能致畸、致癌、致突變。雖說果農(nóng)們只是用蘸著染料的小樹枝在獼猴桃上輕輕點了幾下,但將沾了工業(yè)染料的獼猴桃吃進(jìn)肚子,對身體肯定沒好處。這點,很多果農(nóng)都心知肚明。怎么才能知道獼猴桃是否抹了大果靈?
一、看個頭。
買獼猴桃要挑外形飽滿,沒有傷病的,但不要挑個頭過大的。正常的獼猴桃重量在80~120克之間,抹了大果靈的獼猴桃能長到150克以上。如果獼猴桃特別大,很可能是抹了大果靈的結(jié)果。
二、看果皮。
正常的獼猴桃外表是黃褐色的,抹了大果靈的獼猴桃外表發(fā)綠;正常的獼猴桃果臍小而圓,向內(nèi)收縮,抹了大果靈的獼猴桃果臍長而厚,向外突出;正常的獼猴桃果毛細(xì)軟,很難脫落,抹了大果靈的獼猴桃果毛粗硬,容易脫落。
三、看果肉。
正常的獼猴桃果芯較細(xì),果肉酸甜,果香濃郁。抹了大果靈的獼猴桃果芯較粗,果肉發(fā)黃,淡而無味。一般來說,果肉顏色較綠較濃的獼猴桃,維生素含量要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