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彥波
我在道真自治縣洛龍鎮(zhèn)大塘村駐村一年,有很多心得體會,但最大的感受就是干部腳粘土,群眾心不堵。
作為道真縣委組織部下派的“第一書記”,我首先要解決的是駐村工作“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到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訪調研,全面摸清村集體經濟狀況、村民收入狀況。
大塘村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fā)利用不足,了解情況后,我立即與村支兩委商量,向縣水務局匯報,得到了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我們制定幫扶方案,為大塘村解決健身器材3套;解決服裝50套、沙發(fā)1套、學習用具25套;爭取到總投資110萬元、蓄水容積1100萬立方米的盤龍山塘工程,目前基礎開挖完成,建成后可解決農田灌溉200余畝;爭取資金5萬元,維修水池60立方米,安裝管網1.3千米,解決了吳家堰組村民的飲水難題。
一年來,我按照“扶持對象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駐村幫扶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要求,到貧困戶家中,全面了解其家庭成員的年齡結構、婚姻狀況、勞動力情況、收入來源、有無殘疾與重病以及貧困程度,對極貧戶采取個人集中重點幫扶。先后5次到70多歲的貧困戶洪某家中,向他講解易地搬遷扶貧政策,先后14次到貧困戶盧某家中動員他搬出老舊房屋。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溝通中,與群眾增進了感情,也激發(fā)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目前,大塘村已順利退出貧困村序列。下一步,我將與村支兩委和廣大村民一道,搶抓機遇,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產業(yè)為主攻方向,在基礎設施建設、特色農業(yè)產業(yè)、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把資源優(yōu)勢變?yōu)榻洕鷥?yōu)勢,努力實現同步小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