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有一種病,我稱之為:死線(Deadline)綜合征。一方面是什么事兒都得壓到最后時分完成;另一方面則是一到最后時分就焦慮就恐慌。
比如每年12月,朋友圈一片唉聲嘆氣:呀,我還什么也沒干呢,怎么都12月了?
朋友甲,在元旦的朋友圈立下宏圖大志,一周要刷一本書,12月屈指一數(shù),讀了十本都不到。然后剩下二十幾天,能刷完四十幾本嗎?得廢寢忘食還得暫時辭職。
朋友乙,早就立志要減到100斤以下,賭咒發(fā)誓,絕不把這今年重新?lián)炱饋淼娜ツ晡赐甑男脑笌У矫髂?,不過這其實是前年的任務(wù),一直拖延到了現(xiàn)在。
每一年到最后一個月的心情,大概像考試時候的最后十分鐘。隨著監(jiān)考老師的提醒,心下頓時大亂:還沒來得及檢查呢;剛剛有道大題其實沒把握,半猜半蒙的;學(xué)號學(xué)號,名字名字,再檢查一遍……一折騰,七八分鐘就沒了,到最后一分鐘:好像這題我填錯了。再看一眼,交卷鈴響的時候,心里光想著那一題可能的錯誤,恨不能引為終生憾事,一輩子記得那一分。
只是,多那一分,你也上不了清華。
這種死線綜合征,本質(zhì)上來自于人對自己缺乏清醒認(rèn)識:總以為自己能成大業(yè),沒事兒就立個大志,半夜想到什么美好前景,激動得不能入睡,結(jié)果第二天早上根本起不來床,昨天晚上的計劃全部泡湯。
尤其是,人有一些心愿,是“理智上”想實現(xiàn),但“心里”根本不想完成的。比如說:好好學(xué)習(xí),好好工作。我們覺得這是人生的義務(wù),要大聲說“我就是不想上進”得非常不要臉。但本質(zhì)上,我們愿意把時間精力用在更好玩兒的事情上:吃吃喝喝逛逛街看看美劇……那到底什么時候好好學(xué)習(xí)好好工作呢?年頭,我們樂觀地想:還有一整年時間呢。到了年尾……沒關(guān)系,明年還有一整年。
其實吧,減不下來的肥,就讓它胖去吧;看不進去的書,扔在地鐵上,說不定有愛看的人撿去;別秀跑了多少馬拉松,寫了多少字,沒用,你到底什么個體形怎么個水平,周圍的人民群眾心里有數(shù)。
在這最后一個月,別忙著填舊賬,該干嗎干嗎,買新衣見舊愛,如果落雪天氣,有人叫賣新出鍋的糖炒栗子,就買一把來吃。行樂、行善,都貴在及時。其實……做事也是。與其許下明天明年的愿,不如現(xiàn)在氣定神閑,做當(dāng)下該做的事。
(鞠文勇薦自《中國新聞周刊》)
責(zé)編:小側(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