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成
那是春天的一個清晨,我在校園的石子路上漫不經(jīng)心地走著,繞過兩棵正在吐芽的大樹時,一道敏捷的黑影從我眼前掠過,在房屋拐角處拐了個彎,消失不見了。
我急忙追了上去,一只鳥停在屋頂上,全身烏黑,后面拖著長長的燕尾服——燕子!我不會認(rèn)錯的。這只可愛的小精靈立在檐上,低著頭,用那黑寶石般靈動的眼睛看著我。
我不禁陷入了回憶。
小時候,每到春天,就會有大批燕子飛到我的老家來,安家落戶,生兒育女。
兒時,我和伙伴們最大的樂趣就是等大燕子外出覓食,就偷偷找燕窩去掏鳥蛋,抓雛燕。但大人們總不讓我們掏鳥蛋,說燕子在哪家落戶,哪家就有福氣。還用竹編的斗笠掛在燕窩下方,接住燕子的糞便,也能接住失足掉落的雛燕。
有一天,二姨家的燕子早早地就飛回來了,但卻遲遲不肯歸巢,而是在二姨身邊盤旋著,啼鳴不止,鳴叫中夾雜著焦急和悲傷。二姨心想一定有什么大事發(fā)生,于是跟隨著燕子,來到了一處池塘邊,發(fā)現(xiàn)表弟陷進(jìn)了沼澤。若不是二姨家檐下的燕子,表弟就性命難保了。
不見燕子,至少也有好幾年了,它們好像離開了這個世界,到另一片樂土生活去了。
燕子為何突然絕跡?也許是工廠和汽車排出的廢氣污濁了天空,燕子感到窒息而逃走了?也許是城市喧鬧的交通,使這些喜歡清靜的精靈拂尾而去了?燕子都到哪兒去了?現(xiàn)在哪戶人家有好福氣,能讓燕子在他們的門前屋后生兒育女呢?
連續(xù)好幾天,我都到這兒等燕子,卻又不見了那靈巧的身影,感覺自己只不過在重演“守株待兔”那個可笑的故事罷了。
點(diǎn)評
一只燕子的身影勾起了小作者的回憶,兒時關(guān)于燕子的記憶在腦海中不斷涌現(xiàn)。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細(xì)節(jié),都令人感受到無限的童真童趣。而就在我們有感于燕子帶給我們的美好時,小作者的筆鋒卻陡然一轉(zhuǎn)——“燕子為何突然絕跡?”收尾部分,作文用燕子的消失,批判了當(dāng)下人們對大自然的破壞,呼吁一種和諧的生態(tài)關(guān)系,引人思索。
(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