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在《學校的挑戰(zhàn):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一書中提到:“‘合作學習可以稱之為‘互惠學習。學生在以往學習中獲得的片段經(jīng)驗在小組學習中可以串聯(lián)起來,可以保障學力低下學生參與的機會,即使一時不理解,有意義經(jīng)驗的積累也為來日參與挑戰(zhàn)準備好了機會?!献鲗W習同‘集體學習與‘分組學習的最大差別就在于,‘集體學習與‘分組學習重視集體的一致性,而在“合作學習”中學習的主體終究是個人。在小組活動中決不強求一體化,恰恰相反,它追求的是學生的思考與見解的多樣性。學習,并不是從同一性中產(chǎn)生的,學習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異之中?!蔽乙庾R到課堂學習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性,合作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方式。
對于學困生的學習,教師轉(zhuǎn)化學困生常用的方法是個別輔導、交流談心,然而效果并不明顯。那如果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困生先觀察合作者的交流表達方式,體會到合作學習的趣味性,然后通過長期反復觀察后學困生也試著參與表達自己的想法,試著模仿合作者的表達方式交流,最后在長期的合作學習的實踐中,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完成既定的知識目標。我在小學低年段采取了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主要進行了以下實踐,并取得了效果。
一、智慧百草園
“百草園”是魯迅散文中描述的他童年時代天真爛漫、生趣盎然的樂園,“智慧百草園”寓意是讓學生能在知識的樂園中獨立思考、自主預習,然后分享問題,最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在智慧的百草園豐收,獲取幸福感滿足感。
1.我知道了: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我明白了哪些知識點;
2.我的疑問: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我有哪些疑問或反思;
3.合作答疑:通過分享智慧百草園,組員們各自提出自己的疑問,由組員們討論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4.總計:組長總計出本組智慧百草園的數(shù)量,教師根據(jù)結(jié)果評選優(yōu)秀小組。
起初智慧百草園的分享遇到了困難,學生在交流的時候聲音太小,而且不是每個學生都參與了討論,我反思這是因為有些學生自主預習時沒有仔細接觸文本,沒有感悟,當然沒法和別人交流。我調(diào)整了小組成員,讓人際關系好的同學帶動興趣不高的同學一起分享,這樣通過反復學習他人的智慧百草園,逐漸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這些學生開始克服膽怯、羞澀,嘗試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我的觀察,那些準備充分的學生,他們總是大膽積極的分享,是整個小組獲勝的希望。我也注意到一些學困生身上發(fā)生的明顯變化:他們主動參與分享,在分享時自信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小組的一員他們常常為了完成既定目標而積極的獲取相關知識,這不正是學習力提高的表現(xiàn)嗎?由于學習力的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得以提升,兩者互相促進。
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一年級開始,我就采取了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識字效率。課堂上,我安排六人一小組學習生字,先選出一個組長,然后在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各自選取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包括字音、偏旁、字型、組詞、對字的想象),接著大家一起討論,你啟發(fā)我,我點撥你,最后上臺匯報該組完成的生字學習任務。大家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小組成員間的配合更密切,合作學習的秩序也由之前的混亂變得有序,即使班級人數(shù)增加到了現(xiàn)在的47人,變成7個人一個的小隊,他們依然能做到有秩序、有效率,特別是在生字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有許多新發(fā)現(xiàn),在進行匯報時有時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招牌、廣告牌、商標當作例子,在合作學習“閃”字,小組中一名組員把字拆成“人”、“門”兩部分,而另外一名組員隨即編了一句兒歌: “人很快進了門”,這樣學生既記住了字形又明白了字義。我還發(fā)現(xiàn)在合作學習時,不少學生手邊都放著一本字典,當小組成員為某個問題有爭議時他們就會迅速翻開字典,然后將自己在字典中的發(fā)現(xiàn)與組員交流。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的實踐既提高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的方式比一個人自己學習或者教師一言堂的效率高,課堂氣氛更激烈,各個小組都爭著上臺展現(xiàn)自己。
最后要說的是,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緊緊扎根于課堂的研修,還要不斷吸納新的教育理念,注重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為培養(yǎng)社會新型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