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菜花文化以及《紅樓夢》中的菜花

      2017-05-30 07:32:53俞香順
      閱江學(xué)刊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蕓薹菜花油菜

      摘要:菜花原本只是詩歌中的一個普通意象,在“花國”中的地位是卑微、邊緣的。南宋時期,菜花地位小幅提升,是文學(xué)作品中展示江南農(nóng)村、春天風(fēng)情的意象。明代以后,菜花地位大幅上升,出現(xiàn)了為數(shù)頗多的菜花題材作品,這和油用型油菜的引入種植、菜籽油的廣泛應(yīng)用是同步的。明清以來,游賞菜花成為風(fēng)習(xí),尤以蘇州為甚。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出現(xiàn)“菜花”受到時代風(fēng)氣、地域文化的影響,亦極有可能受到曹寅、李漁的影響。

      關(guān)鍵詞:菜花;《紅樓夢》;時代風(fēng)氣;地域文化

      中圖分類號:I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分類號:1674-7089(2017)04-0134-07

      《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名副其實的“百花園”,園中傳統(tǒng)的園林觀賞花卉品種繁多。大觀園內(nèi)移步換景,各處景點大多清雅、精致,然而卻有一處“特區(qū)”,別有田園風(fēng)味,那就是稻香村。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時寶釵小惠全大體》,探春派專人管理、打理稻香村:“這一個老田媽本是種莊稼的,稻香村一帶凡有菜蔬稻稗之類,雖是頑意兒,不必認真大治大耕,也須得他去,再一按時加些培植,豈不更好?”本文所依據(jù)的版本為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 中國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以農(nóng)為本;中國文人多有田園之思,古代文學(xué)中田園詩蔚為大宗。大觀園中的稻香村是田園之思的具象、田園風(fēng)光的標本,這也使得大觀園的園林景色更加多元、多彩、復(fù)調(diào),疏密有致,雅致與樸野相濟。

      稻香村以“稻”得名,栽種有稻子,有稻花之香,這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稻香村中還有“菜花”,第十七至十八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里面數(shù)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h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桑樹、榆樹都是民間常見的樹木;“槿”即木槿,古人常常栽種,用作籬笆;“柘”是一種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柘葉和桑葉一樣,也可以喂蠶,桑、柘常常聯(lián)用。

      菜花的外延廣闊,如果不是薺菜花、苦菜花、野菜花等確指,一般是指油菜花。油菜,別名蕓薹,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花朵為黃色,在我國栽培比較普遍,以長江流域以南各地為多。油菜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種,它包括蕓苔屬中的許多種。葉靜淵《我國油菜的名實考訂及其栽培起源》一文,根據(jù)大量史料對我國古代油菜,即白菜類型油菜(北方小油菜、南方油白菜)和芥菜類型油菜(大葉芥油菜、細葉芥油菜)的名實進行了考訂,探討了它們的種類、起源與栽培發(fā)展。葉靜淵:《我國油菜的名實考訂及其栽培起源》,《自然科學(xué)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158-165頁。 油菜有食用價值,可作蔬菜,《本草綱目》:“此菜易起薹,須采其薹食”,蕓薹之得名即源于此。油菜還具有藥用價值,這在南朝陶弘景的《名醫(yī)別錄》中即有記載,《本草綱目》則更為完備。當(dāng)然,油菜最為我們熟悉的還是作為經(jīng)濟作物,可以榨油。農(nóng)業(yè)社會里,菜花具有物候意義,在“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中有菜花的一席之地:“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薄坝晁笔谴禾斓牡诙€節(jié)氣。

      《紅樓夢》以前的小說中從未有過“菜花”景點,曹雪芹為何會有這樣的景物設(shè)置?本文將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梳理中國文學(xué)中菜花意象與題材作品的發(fā)展歷程,描述菜花審美文化與明清時期游賞菜花之習(xí),探討《紅樓夢》中“菜花”所出現(xiàn)的背景與淵源。

      一、唐宋時期的菜花意象及其內(nèi)涵

      唐代以前可以說是菜花文學(xué)與文化的“史前時期”,檢點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未明確出現(xiàn)菜花意象;但是有一樁“公案”,卻可以稍作評商。西晉張翰《雜詩》:“暮春和氣應(yīng),白日照園林。青條若總翠,黃華如散金……”“黃花如散金”一句相當(dāng)有名,以至于唐代李白《金陵送張十一再游東吳》推崇:“張翰黃華句,風(fēng)流五百年?!薄段男牡颀垺返谌氨扰d”也引“青條若總翠”為例。張翰并未指明“黃華”為何花,一般認為“黃花”是指菊花,《禮記·月令》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張翰的這句詩也是常常作為菊花典故而被使用的,可是這種使用其實是“斷章取義”,因為菊花是開放于“季秋”,而《雜詩》開頭即點明季節(jié)“暮春”。

      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五云:“張翰詩‘黃花若散金,菜花也。通首皆言春景,宋真宗出此題,舉子誤以為菊,乃被放黜。”《隨園詩話》中的“宋真宗出此題”之說應(yīng)該是來自于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袁州自國初時,解額以十三人為率。仁宗時,查拱之郎中知郡日,因秋試進士,以‘黃華如散金為詩題。蓋取《文選》詩‘青條若總翠,黃華如散金是也。舉子多以秋景賦之,六人不失詩意。由是只解六人,后遂為額。無名子嘲之曰:‘誤認黃華作菊華?!笨忌鷮ⅰ包S花”誤以為菊,可以說是情有可原,故事相沿,“黃花”即為菊花之別稱,將“黃花如散金”視若秋景者代代不絕??墒?,吳曾卻也并沒有認為“黃華”就是菜花,而且更有甚者,《能改齋漫錄》中對菜花的評價還相當(dāng)?shù)?,下文還會提及。

      與袁枚一樣,清代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也認為“黃花如散金”是描寫菜花:“菜花詩始于張翰‘黃花如散金,太白所云‘張翰黃花句也?!睘椴嘶ā安┟钡暮榱良?、袁枚都是菜花文化成熟時期的清代人,這在后文還會有詳細論述,不能排除他們“以今度古”的“想當(dāng)然”??傊?,這里的“黃華”還是應(yīng)該存疑,并不能就確指為菜花。張翰《雜詩》接下來有一句:“嘉卉亮有觀”,用“嘉卉”去形容菜花也頗不合適。菜花只是普通菜蔬之花,無論如何與“嘉卉”無涉。

      唐宋時期,菜花只是普通的詩歌意象,出現(xiàn)頻率并不算高,文人、民間均未有游賞菜花的習(xí)氣?!度圃姟分械摹安嘶ā币庀髢H有三例:劉禹錫《再游玄都觀》“桃花凈盡菜花開”,溫庭筠《宿灃曲僧舍》“平野菜花春”,齊己《題梁賢巽公房》 “壓畦春露菜花黃”。菜花開放于道觀、僧房的院內(nèi),規(guī)模有限,而且劉禹錫、溫庭筠詩歌中的菜花野生的可能性極大。劉禹錫《再游玄都觀》是有名的諷刺作品,以菜花之庸常比喻朝廷新貴;溫庭筠與齊己的作品,一則點明季節(jié),一則介紹顏色,描寫均極為疏略。油菜極易存活、生長。菜籽成熟之后或自然落地,或隨風(fēng)飄揚,來年菜籽所在之處都有油菜萌生,荒原、廢園、隙地都是油菜花生長之地。詩歌中常以菜花抒發(fā)人事興替、朝代興亡之感。

      菜花地位的小幅提升是在南宋時期。油菜在江南農(nóng)村比較常見,隨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南移,菜花成為描寫江南農(nóng)村風(fēng)情的意象。

      菜花地位的大幅上升是在明代以后。這和菜籽油的普遍應(yīng)用、油菜種植面積的擴大是同步的;菜花題材文學(xué)作品數(shù)量激增,文人、民間踏青賞菜花蔚然成風(fēng)。《紅樓夢》中“菜花”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乃是“勢使之然也?!?/p>

      二、明清時期菜籽油的普遍應(yīng)用與油菜的廣泛種植

      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有種植蕓薹的記載,《齊民要術(shù)》卷三云:“種芥子及蜀芥、蕓薹取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澤時種,三物性不耐寒,經(jīng)冬則死,故須春種。旱則畦種水澆,五月熟而收子……”這里的蕓薹是春種夏收,“收子”有可能用于榨油。南北朝時期的蕓薹的一個主要用途是“取葉”,用作蔬菜:“蜀芥、蕓薹取葉者,皆七月半種……蕓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則澀?!边@里的蕓薹是菜用型的,夏種秋收。無論是“春種夏收”或者是“夏種秋收”,都和我們今天常見的“耐寒”、越冬的油菜生長期不同。

      宋代以前菜籽油的應(yīng)用應(yīng)該不普遍,其地位無法與芝麻油相提并論。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云:“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蹦纤吻f季?!峨u肋編》卷上謂:“油通四方,可食與然(燃)者,惟胡麻為上,俗呼脂麻。”莊季裕列舉了九種植物油,即芝麻油、大麻油、杏仁油、紅藍花子油、蔓菁子油、蒼耳子油、桐油、旁毗子油、烏桕子油,而菜籽油不在其內(nèi)??梢姡谒未?,菜籽油還并未見諸廣泛應(yīng)用。宋代并非絕無菜籽油,南宋項安世有一首作品頗具史料價值,《自過漢水,菜花彌望不絕,士人以其子為油》:“漢南漢北滿平田,三月黃花也可憐。惟有書生知此味,可無詩句到渠邊。油燈夜讀書千卷,齏臼晨供飲十年。今日相看總流落,洛陽櫻筍正爭先”,見《全宋詩》卷428,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5年。“漢南漢北”位于今天的江漢平原,在湖北境內(nèi);這里廣泛種植油菜。但是很顯然,菜籽油的應(yīng)用很“小眾化”,主要是作為讀書人的燈油,“惟有書生知其味”。正是因為如此,項安世才會在“相看”之時引發(fā)“流落”的共鳴之感。 元代王禎的《王氏農(nóng)書》仍然將蕓薹置于“蔬屬”之中,并且附帶提到其藥用價值。

      元代時期,開始出現(xiàn)了新型的油用型油菜。韓茂莉在《中國歷史農(nóng)業(yè)地理》中論述道:“東漢年間經(jīng)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一直被歸為菜蔬類而種植于南北各地。與菜用型油菜相比,油用型油菜明顯被忽略。元代油用型油菜地位逐漸提升,而且出現(xiàn)秋種夏收的越冬型……元代出現(xiàn)越冬型油菜不應(yīng)是偶然現(xiàn)象,這一時期由于蒙古人的軍事行動,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原產(chǎn)于地中海地區(qū)的冬油菜應(yīng)該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被帶入中國?!表n茂莉:《中國歷史農(nóng)業(yè)地理》,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第719頁。

      菜籽油的廣泛應(yīng)用、地位提升應(yīng)該是在明代。明代采用壓榨制油方式,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膏液油品”云:“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一名白菜)為上,蘇麻(形似紫蘇,粒大于胡麻)、蕓薹子次之(江南名菜子)……”和宋代莊季裕不同,明代宋應(yīng)星所列的“油品”里已有菜籽油的一席之地。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為蕓薹辨名,描述了蕓薹的種植、葉形、葉色、花形、花色,以及菜籽的形狀及用途:“蕓薹,方藥多用,諸家注亦不明,今人不識為何菜。珍訪考之,乃今油菜也。九月、十月下種,生葉形色微似白菜。冬、春采薹心為茹,三月則老不可食。開小黃花,四瓣,如芥花。結(jié)莢收子,亦如芥子,灰赤色。炒過榨油黃色,燃燈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有油利,種者亦廣云?!崩顣r珍所描述的是“秋種夏收”的蕓薹,與《齊民要術(shù)》中的“春種夏收”“夏種秋收”已經(jīng)不同,是新品種。菜籽油在食用口感上或許遜色于麻油,但是在照明亮度上卻是獨擅勝場;按照李時珍的說法,油菜的廣種乃是近世之事。

      明清時期,油菜仍然是民間食用的蔬菜,如李時珍的“采薹心為茹”、袁景瀾的“摘取其薹,最為長食”,但這已經(jīng)只是它的附屬價值,其主要用途則是榨油,油用型油菜的出油率較高。與麻油相比,菜籽油的用途更廣泛、更普適?!墩憬ㄖ尽肪硪话倭骸笆|薹菜即油菜”,又引《東陽縣志》:“此菜香味鮮美,其子榨油,取用甚多”;《格致鏡原》卷五十引《事物紺珠》:“菜油,壓菜子作,亦名香油。”菜籽油的品質(zhì)雖然不及麻油、豆油,但是已經(jīng)骎骎然成為主流,廣泛應(yīng)用于食用及燃燈;蕓薹因之而有了“油菜”之俗名,菜籽油也有“香油”之別稱。如今,“油菜”之俗名已經(jīng)取代了蕓薹之雅名。

      三、明清時期的菜花審美與帝王南巡、江南游賞

      明清時期,菜籽油的普遍應(yīng)用與油菜的廣泛種植是菜花地位上升的社會原因。菜花開始從不登大雅之堂的“微物”上升為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與題材,其審美價值被發(fā)現(xiàn),也被賦予了人文內(nèi)涵。

      與桃花、李花相比,菜花的花期更長,更貼近民生日用、田園風(fēng)光。南宋詩歌中,菜花與桃花、李花相比一般居于“弱勢”;明清詩歌中,菜花則往往屈桃折李,如查慎行《花朝晴示僧道楷》:“老來不喜閑桃李,別約山僧看菜花”,查慎行:《敬業(yè)堂詩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御制詩集》三集卷三十《菜花》其一:“亦有蜂游將蝶戲,絕勝李白與桃紅?!薄敖^勝”是遠遠超過的意思。

      明清時期,菜花題材作品頗多,一反唐宋時期的寥落,如彭孫遹《菜花》彭孫遹:《松桂堂全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3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朱鶴齡《詠菜花》朱鶴齡:《愚庵小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犖《香嚴寺看菜花留贈紺池上人兩首》宋犖:《西陂類稿》,《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趙執(zhí)信《門外菜花大放》趙執(zhí)信:《因園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等。

      清代文人不僅以“實用理性”去觀照菜花,亦且以審美眼光去欣賞菜花,菜花的地位達到了巔峰。在這樣的時代、文化背景之下,袁枚、洪亮吉等人才會為菜花去“博名”,堅持認為張翰“黃花如散金”中的“黃花”為菜花。

      曹雪芹出生于康熙年間末年,身處雍正、乾隆時期,清朝的國力于此時達到了巔峰。清代前期的這幾位君王都有重農(nóng)思想,而且康熙、乾隆都數(shù)次南巡;菜花作為農(nóng)業(yè)表征、江南風(fēng)物,與他們均有“締緣”。南方的油菜種植面積廣袤,《清稗類鈔》“植物類”:“康熙丁亥,圣祖南巡,駕幸松江,農(nóng)民以菜花與紫荷花草相間種成‘萬壽無疆四字,登高望之,燦然分明,上顧而大樂。”這里要稍微補綴一下,菜花的顏色是黃色,而黃色是尊貴之色;清代皇帝的朝服即主要采用“明黃”之色,“正黃旗”亦為八旗之一。康熙皇帝“顧而大樂”,除了“萬壽無疆”的字面寓意之外,可能也有見“色”心喜的潛意識。《世宗憲皇帝朱批諭旨》中臣子的奏章往往有關(guān)于農(nóng)業(yè)、天時者,“菜花”出現(xiàn)了九次,如卷五十一:“今當(dāng)二麥漸次收割之時,各屬均有八九分收成。所種菜花,十分茂盛……”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一般在正月離開京城;一路而南,漸入油菜花的主產(chǎn)區(qū)。景隨時改,他到達南方時往往正是油菜花季。乾隆對菜花尤其“情有獨鐘”,《御制詩集》中以“菜花”為意象或題材的作品超過四十首,前面已經(jīng)引用了“黃萼裳裳綠葉稠”一首。他甚至即興命題,《欽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五:“乾隆三十年南巡,召試浙江諸生,欽命題目《菜花賦》?!币圆嘶橘x題絕對是乾隆的“創(chuàng)舉”,之前牡丹、菊花、荷花等名花賦作甚多,而以尋常菜花作賦卻是首次。

      油菜的主產(chǎn)區(qū)是在長江流域及南方,南方當(dāng)然是欣賞菜花的主要地區(qū)。明清時期,文人結(jié)伴游賞油菜花已成雅事,如厲鶚《城北泛舟看菜花同人分韻》:“三四吟朋一葉舟,踏青過后菜花稠。連畦金粉雌雄蜨,十里斜陽子母牛……”厲鶚:《樊榭山房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續(xù)集”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蘇州油菜花開放季節(jié),市民游冶,漸漸成為民俗,無怪乎陳維崧在《豐臺看花歌》中感嘆:“將花持比南中菜,菜亦南中有人愛。君不見四月東吳賞菜花,千園繡幄爛朝霞?!鼻宕櫟摗肚寮武洝肪砣坝未和婢啊保骸澳蠄@、北園,菜花遍放,而北園為尤盛,暖風(fēng)爛漫,一望黃金。到處皆絞縛蘆棚,安排酒爐、茶桌,以迎游冶……《吳歈》‘北園看了菜花回……‘北園春盡菜花香……(縐云別墅)門對郊原,有樓翼然,菜花盛放,可以遠眺,俗又名‘菜花樓……北園……今皆夷為場圃,為郡中菜花最盛處。”從搭建蘆棚、安排茶酒,我們可以看出,當(dāng)時已經(jīng)有人把握商機,發(fā)展了“旅游經(jīng)濟”。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卷三的記載與《清嘉錄》相似。此外,《吳郡歲華紀麗》收錄了尤侗《南園菜花》七絕兩首、袁學(xué)瀾《南園菜花》七絕八首及《南園游春》七律六首,可見南園的菜花殊不讓于北園,均為一時之盛。沈復(fù)《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亦云:“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攜盒而往,對花冷飲,殊無意味?!辈苎┣奂易迮c蘇州關(guān)系密切,蘇州的“地方特色”在《紅樓夢》中多有體現(xiàn);比如明清時期,蘇州桂花甲于天下,“桂花夏家”的原型極有可能就在蘇州。詳參俞香順:《論〈紅樓夢〉中的桂花》,《閱江學(xué)刊》,2016年第1期,第129-134頁。 大觀園中的“菜花”或亦不能排除蘇州南園、北園的影響。

      四、曹寅、李漁作品中的“菜花”與《紅樓夢》中的“菜花”

      《孟子》有“知人論世”之說,我們可以借用這種說法來分析《紅樓夢》中菜花出現(xiàn)的原因。曹雪芹所生活的時代,朝野上下、文人民間均熱衷游賞油菜花,南方的蘇州等地,風(fēng)氣更盛,《紅樓夢》中“菜花”的出現(xiàn)即是在此背景之下;這是“論世”,已見于前論。曹雪芹的藝術(shù)審美與文學(xué)創(chuàng)作轉(zhuǎn)益多師、博綜融匯,我們在《紅樓夢》中常??梢园l(fā)現(xiàn)曹寅、李漁的影響,《紅樓夢》中的“菜花”的出現(xiàn)或亦與此淵源有關(guān);這是“知人”。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兩淮鹽漕監(jiān)察御史等,仕宦之地正是油菜花繁盛之區(qū)。《楝亭詩鈔》卷二《菜花歌》:“吳中菜花天下無,平疇照耀黃金鋪。朝陽夕陽幾百里,惟剩白水連青蕪。四月吳中春事足,四郊花氣穿城瀆。平分千巷畫船間,農(nóng)家兒女無拘束……”“吳中”即指蘇州地區(qū);作者描寫了蘇州菜花“天下無”的氣勢,以及蘇州城外農(nóng)家兒女的游樂。再如《楝亭詩鈔》卷三《雨過滄浪亭,遲悔庵先生不至,和壁間漫堂中丞韻》云:“士女閑拋寒食過,郎官游及菜花開”,這是寫蘇州城內(nèi)文人結(jié)伴的游賞?!堕ぴ妱e集》卷三有“暢好揚州看菜花”句,《楝亭詩別集》卷三《丹陽道中》:“菜花雨足湖天沒”,這是描述揚州、丹陽兩地的菜花。菜花是傳統(tǒng)的“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之一,但是很少有文人專題吟詠,《楝亭詩別集》卷一則有《詠花信廿四首》“菜花”:“轆轤汲井四畦香,老圃醉眠春晝長。舊內(nèi)風(fēng)流一朝盡,踏歌歸來衣染黃。”“老圃”即老農(nóng)的意思,出自《論語·子路》。油菜是農(nóng)業(yè)社會中傳統(tǒng)的蔬菜、經(jīng)濟作物,看到油菜花而引發(fā)田園之思、歸隱之念,是自然而然的聯(lián)想。在詠油菜花的作品中,“老圃”是常見的典故?!都t樓夢》第十七至十八回中,賈政在看到稻香村的“佳蔬菜花”之后,笑道:“倒是此處有些道理……未免勾引起我歸農(nóng)之念?!薄皻w農(nóng)”即“老圃”之意。曹雪芹在大觀園中安排這一片“菜花”景致,是否別有微衷以獻其祖父,不得而知。

      曹雪芹《紅樓夢》中所流露的花木觀念往往和李漁“暗合”,筆者在其它論文已多有論及;俞香順:《〈紅樓夢〉中的“荼蘼·木香·薔薇”意象抉微》,《明清小說研究》,2015年第3期,第82-90頁;《論〈紅樓夢〉中的桂花》,《閱江學(xué)刊》,2016年第1期,第129-134頁;《〈紅樓夢〉中的“芭蕉”考索》,《紅樓夢學(xué)刊》,2016年第3期,第61-73頁。此外,靜軒《明清美學(xué)對〈紅樓夢〉的影響》一文也提到:“李漁在種植部所提及的許多植物在大觀園中多有移植。比如怡紅院的芭蕉,瀟湘館的鳳尾竹,蘅蕪苑的香草以及大宗的松柏、槐榆、柳以及花卉牡丹、梅花、桃李、海棠、梨杏、合歡、木芙蓉、蘭花、水仙、荷花、菊花等應(yīng)有盡有,可謂百花爭艷”,見《紅樓夢學(xué)刊》,2000年第4期,第174頁。李漁對菜花是屢贊不置。《笠翁詩余》收錄的《好時光》:“菜花千萬頃,熏透滿路衣冠”、《浪淘沙》:“蜂蝶一齊忙,生恐無香,名園從此讓村莊。萬頃菜花黃不了,人在中央”,兩首詞都描繪了菜花“千萬頃”“萬頃”的壯觀景色,贊美了菜花的香與色。李漁在其蒙學(xué)讀本《笠翁對韻》“九青”也有“秋首田中禾穎重,春馀園內(nèi)菜花馨”的對句?!堕e情偶寄》“種植部”則筆酣墨飽,別出心裁地將菜花和其他傳統(tǒng)的草本觀賞花卉并置,以之殿后:“園圃種植之花,自數(shù)朵以至數(shù)十百朵而止矣,有至盈阡溢畝,令人一望無際者哉?曰:無之。無則當(dāng)推菜花為盛矣。一氣初盈,萬花齊發(fā),青疇白壤,悉變黃金,不誠洋洋乎大觀也哉!當(dāng)是時也,呼朋拉友,散步芳塍,香風(fēng)導(dǎo)酒客尋簾,錦蝶與游人爭路,郊畦之樂,什佰園亭,惟菜花之開,是其候也。”

      “論世”“知人”,《紅樓夢》中的菜花景點的出現(xiàn)有其必然。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評價菜花“洋洋乎大觀”,“大觀園”既名“大觀”,何可無菜花?《紅樓夢》中的植物花卉往往具有南方特點,從“菜花”景色亦可見一斑。小說中設(shè)置這一景點,不是“閑筆”,甚至應(yīng)是得意之筆,脂硯齋庚辰雙行夾批云:“閱至此,又笑別部小說中,一萬個花園中,皆是牡丹亭、芍藥圃、雕欄畫棟、瓊榭朱樓,略不差別?!薄都t樓夢》中也有“牡丹亭”“芍藥圃”,《金瓶梅》等明清小說、戲劇中這兩處景點都很常見,但菜花園卻是曹雪芹的“獨造”。

      《紅樓夢》中的“菜花”應(yīng)對后世產(chǎn)生了影響?!剁R花緣》是《紅樓夢》之后的又一部白話小說杰作,其中的才女雅集與《紅樓夢》頗為相似;有趣的是,小說描述“百花大聚宗伯府”,宗伯府的園林中也出現(xiàn)了“菜花”景點,第七十二回《古桐臺五美撫瑤琴 白蒁亭八女寫春扇》:“話說眾才女都到園中閑步,只見各處花光笑日,蝶意依人,四壁廂嬌紅姹紫,應(yīng)接不暇……說話間,又游幾處。行到一帶柳陰之下,桃杏已殘,四面田中尚存許多菜花;并有幾個莊農(nóng)老叟在那里,也有打水澆菜的,也有牽牛耕田的;又有好些豬羊雞鴨點綴那芳草落花,倒象鄉(xiāng)村光景?!贝送猓都t樓夢》之后產(chǎn)生了一部抄襲之作《九云記》,也同樣“照單”出現(xiàn)了菜花景點,第三十一回《英陽主細評柏葉茶 白凌波雅宣牙牌令》:“大家稱善,都走至稻香齋。時正季春天氣,但見下邊畦畝,佳蔬菜花,一望無際,桑柘綠陰新漲?!?/p>

      五、結(jié) 論

      本文勾勒了菜花意象與題材作品的發(fā)展歷程。清代時期,游賞菜花成為文人雅事、民間風(fēng)俗,曹寅、李漁在其作品中都對菜花備加贊賞,投身于踏青賞花。曹雪芹的《紅樓夢》往往體現(xiàn)了家族文化的傳承,曹寅對曹雪芹的影響如“草蛇灰線”?!都t樓夢》中的花木觀點往往和李漁“不謀而合”,耐人尋味。所以,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安排這一處“菜花”,是“偶然之中有必然”,既是時代風(fēng)氣使然,或許也是曹寅、李漁的“家風(fēng)”“私淑”使然。

      大規(guī)模的游賞油菜花體現(xiàn)了市民文化、休閑文化的特點,只有政治承平、經(jīng)濟繁榮的時代才能出現(xiàn),上面提到的絕大多數(shù)的菜花題材作品也多出現(xiàn)于所謂的“康乾盛世”,政治動蕩、經(jīng)濟蕭條的時代,民眾無心也無暇投入這種文化。近年來,我國的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富足,走向大自然、欣賞油菜花之風(fēng)再盛,盛況空前。陜西漢中菜花節(jié)、江西婺源菜花節(jié)、江蘇興化千島菜花節(jié)都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帶動了旅游經(jīng)濟。本文追溯了歷史上的油菜花審美,對于提升當(dāng)前這一旅游文化的內(nèi)涵不無裨益。

      〔責(zé)任編輯:渠紅巖〕

      猜你喜歡
      蕓薹菜花油菜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xiàn)機插
      不同濃度赤·吲哚·蕓薹對多肉植物桃之卵和黛比葉插繁殖的影響
      菜花寶典
      油菜開花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8
      又見家鄉(xiāng)菜花黃
      種油菜
      海菜花戀歌(獨唱)
      民族音樂(2017年6期)2017-04-19 02:18:21
      蕓薹根腫菌侵染過程及影響因子研究
      望城县| 盘锦市| 深水埗区| 赤峰市| 海门市| 石台县| 荥经县| 莱州市| 磐安县| 翼城县| 伊宁县| 西充县| 长宁区| 汽车| 西华县| 拜城县| 阳信县| 抚宁县| 吉首市| 农安县| 北流市| 进贤县| 昌江| 汝阳县| 喀什市| 西畴县| 锦州市| 沾化县| 眉山市| 潮州市| 黎平县| 玛曲县| 乌审旗| 金溪县| 增城市| 德庆县| 泸溪县| 汤原县| 通河县| 梨树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