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云
摘 要:本文以某園林景觀綠化工程為例闡述了園林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些技術,旨在為同行業(yè)作業(yè)人員提供一些有益借鑒。
關鍵詞:園林工程;施工技術;新工藝
一、工程概況
某園林景觀綠化工程項目主要包括綠化工程、裝飾及小品等,施工時不僅要滿足建筑工程的技術要求外,還應注重景觀的視覺美感,保證在不對其使用功能造成影響的情況下積極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得整個項目的建筑檔次與品位更上一層樓。
二、園林施工技術
(1)土方工程技術 在進行土方開挖與平整之前,要清理干凈施工范圍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與雜物。安排人員負責機械施工不能作業(yè)的區(qū)域,對邊坡坡度進行修整。同時,要嚴格按照堆方、挖方工程量選擇合適的施工機械,同時保存樹木進行防護,從而使施工機械的最高效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在進行土方開挖、推土的過程中,應嚴格避免道路、物體、管線等出現(xiàn)變形、下沉問題。如有必要,應和建設單位或者設計單位積極協(xié)商,采取防護手段,在施工過程中實施移位觀測或者沉降。在填土之前,要精心處理并清除基底表層內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或者基土上的洞穴。然后,對回填土料的粒徑、種別進行檢驗,看其是否與規(guī)定符合,并檢驗土料的含水量是否被管控在范疇內。假如含水量過高,使用翻松土壤、陽光暴曬或者摻入特定比例的干燥土壤等措施降低含水量;假如含水量過低時,用水濕潤土壤,保證回填土壤的含水量。填土過程當中要均勻分散,每層土壤的厚度要綜合考慮土質、密度等因素,不過最大厚度不得大于60厘米,使用機械進行碾壓時,要嚴格控制行駛的速度。綜合考慮以后,本次施工將使用碾壓機械進行分層碾壓,每層土壤的厚度均不超過60厘米,填土工作完成以后,要及時拉線找平,如果超出規(guī)定高度時,要按照標準線鏟除;如果低于規(guī)定高度時,要填土夯實。在基底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或者相關規(guī)范操作,回填土壤過程中要分層夯實,隨機抽取樣本進行質量密度測定,合格率必須大于90%,如果出現(xiàn)不合格時,質量密度的最小值與標準值之間差值必須小于0.08g/cm3,并且要分散分布,隨機取樣要按照相關規(guī)定。
(2)種植施工技術 嚴控苗木的質量。要挑選外形優(yōu)美、枝繁葉茂的植株,然后使用修剪法,將樹冠上的衰老枝、內膛枝、重疊枝等修剪掉,確保移植以后能夠良好的生長。針對主枝進行適當?shù)牟眉?,不僅僅能夠確保其移植以后順利成活,也能夠確保其成長以后外形優(yōu)美;去除部分的枝條與葉片,降低水分的蒸發(fā)量,避免蒸騰作用的影響,而且嫩枝與果實要全部剪掉。與此同時,要將10 厘米左右的浮土全部去除,沿切根環(huán)狀溝外側包扎,如果周邊土壤較為干燥時,挖掘時要盡可能挑選陰天但是沒有雨水的天氣,防止大風天氣。修剪過程中不得影響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確保其茁壯成長。鏟除土壤時要預先濕潤,防止土球過于松散,聚不成團。移植成功以后,要使用草繩等對主干進行捆綁,確保間隙一致均勻,高度為第一分叉為準,所有植株在捆綁時要確定相同的標準高度,避免破壞視覺美觀。移植成功以后要灑水澆灌,不過不得過度澆水,另外要對枝條與葉片進行灑水,前幾次時要在嚴格控制水量與流速,防止損失植物。灑水過程中,也要照顧到樹干與草繩等,防止其過于干燥,影響植物的成長與發(fā)育。
(3)苗木花草種植和養(yǎng)護技術 掌握施工場所周邊環(huán)境,熟知相關部門針對地面物體做出的特殊規(guī)定與要求,尤其掌握地下電纜、管道等鋪設情況與路線,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植物的習性不相同,導致其移植時操作方法也存在差異性,比如:定位放線法主要用于移植灌木與喬木等。進行開挖土壤時,前幾天均要灌溉,保證苗木周邊土壤松散,確保苗木攜帶足夠的原土壤,防止傷害到根系。為了更好的控制植物的蒸騰作用,提高移植的生存率,將苗木挖掘出來以后,運輸前要修剪,按照其生長習性保留特定的枝干。進行修剪時要綜合考慮植物的種類,不同植物有不同的修剪要求,正常情況下,灌木與針葉植物不需要大量的修剪,只要將枯枝與病枝去掉就可以。如果是枝繁葉茂的落葉性喬木,特別是生長非常旺盛的植物(楊樹、柳樹等)要盡可能修剪,整個樹冠要剪去一半以上。移植的喬木時,回填土壤以后要固定,避免大風將其刮到。固定以后要在一天之內進行澆水,并且水量要足,保證所有的土壤均濕潤,將植物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方便扎根生長。移植草坪時比較特殊,當建筑物施工完畢以后,其土質與地勢均固定。所以,為了提高草坪的生生存率,鋪設之間就要預先處理土地,比如:土壤的改良、澆灌系統(tǒng)的建設等等。移植成功以后,只要精心呵護1-4 周內就可以得到理想的草坪。
三、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措施
園林綠化工程實際上能夠劃分為多個分項工程,要想保證綠化工程達到預期的質量,就要嚴格控制所有的施工過程,確保所有環(huán)節(jié)都能夠達標,所有工序均按標準實施。由此可知,要積極控制各個工序的質量,不管是原材料的準備,還是后期施工方案的實施,均要嚴格遵守特定的標準與規(guī)范,積極優(yōu)化工程質量。當綠化施工竣工以后,要進行質量檢驗,確保所有工序與環(huán)節(jié)達到相關標準,隨后開始工程質量等級評估工作,給出本次施工的綜合客觀評價。與此同時,客觀正確的評價分項工程的質量,能夠確保其最終評定結果具有可靠性與真實性。所以,評定分項工程過程中,要遵循特定的標準與規(guī)范實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查與驗收,防止出現(xiàn)偏差與錯誤。
總之,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就是一門實踐性強的科學技術,在施工中,不僅要根據(jù)科學的方法施工,還要通過科學的方法解決技術難題,本文通過對園林施工管理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點,分析技術難題的解決和技術管理的內涵,為提高園林綠化施工質量做參考。
參考文獻
[1]徐霞.試議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的若干思考[J].福建農業(yè).2015(08)
[2]林祥發(fā).對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的思考[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6)
[3]雷莉,鄭群英,楊澔,王力,吳玲.城市化進程中風景園林綠化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5(34)
(作者單位:沈陽中建天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