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榮
摘要:文章針對兗礦貴州開陽化工有限公司三噴嘴干煤粉氣化爐煤粉燒嘴在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技術攻關,提出改進方案及具體的改造措施。實施后,燒嘴及氣化爐運行狀況得以明顯改善,運行周期得以延長,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三噴嘴干煤粉氣化爐;煤粉燒嘴;優(yōu)化改進;效益分析
1研究概述
兗礦貴州開陽化工有限公司針對貴州當?shù)亍叭呙骸保ǜ呋?、高灰熔點、高硫)的特點,依靠兗礦集團技術支持,與德國科林公司、華東理工大學合作,針對當?shù)孛嘿|情況,開發(fā)出了國內首套以西南地區(qū)“三高煤”為主要原料的干煤粉氣化技術,本氣化技術主要是采用三噴嘴頂置下噴式干煤粉加壓氣流床氣化技術,采用盤管式水冷壁換熱,水浴激冷,為“三高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探索了新的技術路線。公司年產50萬噸合成氨裝置中設置2臺氣化爐,采用兩開不備的運行方式,正常運行時兩臺氣化爐采用75%的設計負荷運行,單爐投煤量為1 100t/d,氣化爐操作壓力4.0 MPa,粗合成氣有效氣(CO+H2)產量70 000 m3/h;氣化爐出口粗合成氣壓力3.8 MPa,溫度205-207℃,含塵量0.5-0.8 mg/m3,水氣比1;比氧耗為340 m3/km3,比煤耗為650 kg/km3,冷煤氣效率為80%,碳轉化率為98%。
燒嘴是氣化裝置上的關鍵設備之一,煤粉燒嘴的布置與數(shù)量是一臺氣化爐設計的核心所在,開陽化工氣化爐在煤粉燒嘴的布置上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了頂置式三噴嘴布置,設置了一個點火燒嘴和3個煤粉燒嘴。其核心設計在于頂置的多噴嘴結構,該設置可有效地優(yōu)化氣化爐內部流場及煤粉運動軌跡,提高煤粉的混合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氣化爐的碳轉換率以及渣灰比,獲得較好的煤粉運動軌跡,氣化爐筒體及頂部可形成較為均勻的渣層,從而對水冷壁盤管起到了有效保護作用。
2優(yōu)化改進
2.1煤粉燒嘴通道優(yōu)化改進
開陽化工氣化爐煤粉燒嘴采用夾套式設計,其中氧氣通道位于燒嘴中心,煤粉通道位于夾套縫隙。工藝燒嘴的煤粉通道,位于燒嘴內外夾套中間環(huán)隙,環(huán)隙設有外壁支撐,煤粉通道分為3個,以120°均布在環(huán)隙空間。煤粉從煤粉入口進入燒嘴后,沿3個通道向下,從下部出口出來后,順著螺旋軌道,旋轉進入氣化爐,與中心通道出來的氧氣,進行充分混合后反應。具體燒嘴結構如圖1所示。
2.1.1存在問題
煤粉燒嘴在煤粉通道入口外壁支撐處設有垛口式的結構,如圖2所示。
該結構的設計初衷為:通過對煤粉載氣的破旋,使煤粉對于3個煤粉通道的均勻分布效果更好。初始設計時,假定煤粉清潔度較好,幾乎無雜質,因而通過上述垛口式結構可以達到理想的分布效果。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煤炭開采轉運、儲存及破碎、制粉流程較長,煤粉中摻雜一定的雜質實際上難以避免,煤粉由通道輸送至燒嘴時,易在垛口處堆積,造成燒嘴通道入口處堵塞,從而造成煤粉入口通道的堵塞。開陽化工的生產實際應用表明,該垛口式結構設計的負面效果超過了正面效果。
2.1.2優(yōu)化改進方案
針對上述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對比初始設計及實際使用效果,將煤粉進入燒嘴后分為3個通道,切掉垛口結構,并在外壁上打磨出一個坡度,使煤粉入燒嘴改為帶錐形角進入。通過改造,實現(xiàn)煤粉雜質沿著通道進入,防止其掛在燒嘴入口處堵塞煤粉通道,從而減少對煤粉流量的影響,詳細結構如圖3所示。
2.2煤粉燒嘴膨脹節(jié)改進研究
初始設計時工藝燒嘴根部設置有膨脹節(jié),用以減少燒嘴在運行中所受的熱應力,但在實際應用中,因膨脹節(jié)承壓性差(最高耐壓0.2 MPa),而氣化爐在開停車過程中,壓力變化較快,極易造成膨脹節(jié)內外壓差過高,導致膨脹節(jié)損壞,從而使燒嘴冷卻水大量泄漏,危及系統(tǒng)運行。針對這種情況,開陽化工在經過論證后,認為在運行時工藝燒嘴所承受熱應力不足以對燒嘴造成損壞,在該處設置膨脹節(jié)的意義不大,大膽假設可以將其取消。經過改造后,經小心取證反復觀測驗證,燒嘴運行正常,再未出現(xiàn)過燒嘴冷卻水嚴重泄漏的事故,保持了氣化爐的平穩(wěn)運行。工藝燒嘴原膨脹節(jié)(己變形損壞)與改造后無膨脹節(jié)的工藝燒嘴對比,如圖4所示。
2.3工藝燒嘴頭部優(yōu)化改進
工藝燒嘴在運行時,受煤粉沖刷及爐膛內高溫輻射,頭部磨損燒蝕難以避免;同時因開陽氣化原煤為當?shù)馗吡蛎?,合成氣中H2S含量高,對燒嘴有較強的腐蝕作用。一般運行3個月后,燒嘴頭部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形及磨損情況,從而影響燒嘴正常運行,造成煤粉偏噴、霧化效果下降,導致水冷壁掛渣不均、碳轉化率降低等問題。
工藝燒嘴在運行3個月后,燒嘴頭部耐火料己全部沖刷燒蝕,用以固定耐火料的抓釘亦嚴重燒蝕,中心氧槍頭部內側因應力作用產生了近1/2圈的裂紋,中心氧槍發(fā)生變形,造成與外環(huán)間隙不等距,煤粉因此發(fā)生偏噴。改造前使用3個月后的燒嘴頭部與改造后使用185天后的煤粉燒嘴頭部對比,如圖5所示。
針對該情況,開陽化工經實測論證分析,認定造成燒嘴損壞的主要原因為燒嘴頭部與外夾套材料材質等級(602CA與904L),不能很好地適應現(xiàn)有使用環(huán)境,為此,經分析研究后,改用Incone1718與Incone1600材質,并將燒嘴頭部整體挖出成型,以此消除因機加工及焊接等原因產生的潛在應力。改進材料和制作工藝后的燒嘴,運行效果及使用壽命得到顯著提高(最長運行周期達185天),較好地解決了因燒嘴壽命而制約系統(tǒng)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的問題。
2.4優(yōu)化改進效果
2.4.1煤粉燒嘴本體
(1)通過對燒嘴流道及流場分布進行全新模擬分析,對燒嘴結構形式進行調整,最終確定燒嘴結構形式并量產應用,同時加強了煤炭運行管理,使用改造后的燒嘴,未再出現(xiàn)因煤粉管線堵造成氣化爐停車。后期利用短停機會對氣化爐燒嘴進行拆檢,燒嘴入口處未見纖維等雜物,氣化爐爐膛掛渣平整,渣層厚度均勻,實際應用情況表明優(yōu)化改進取得了預期效果,解決了燒嘴易堵、偏噴等技術難題;(2)燒嘴運行正常,再未出現(xiàn)過燒嘴冷卻水嚴重泄漏的事故;(3)煤粉燒嘴運行效果及使用壽命得到顯著提高。
2.4.2氣化裝置
對優(yōu)化改進前后氣化爐的運行情況進行對比驗證,主要圍繞燒嘴煤粉流量穩(wěn)定性及合成氣有效氣含量、水冷壁熱通量及掛渣情況、灰渣情況、燒嘴使用壽命等工藝指標,對氣化裝置的長周期安全穩(wěn)定運行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具體如表1所示。
上述各項數(shù)據(jù)與結果表明,優(yōu)化改進后,各項主要工藝指標運行平穩(wěn),氣化爐運行狀況良好,碳轉化率得以提高,灰渣可燃物大大降低,提高了有效氣成分百分比,提高了氣化爐的有效運行時間,奠定了氣化爐安全穩(wěn)定長周期經濟運行的基礎,該研究與應用項目取得了成功。
3效益分析
3.1經濟效益
三噴嘴干煤粉氣化爐煤粉燒嘴優(yōu)化改進以來,氣化裝置運行穩(wěn)定,經濟效益明顯。改造實施前后一年同比實現(xiàn)合成氨增產3.2萬噸,液氨價格按2 000元/噸計,年創(chuàng)效3.2*2000=6 400萬元。
3.2社會效益
作為國內首套以“三高煤”為單_入爐煤種的三噴嘴干煤粉氣化技術,應用于貴州開陽化工年產50萬噸合成氨項目,通過在煤粉燒嘴結構創(chuàng)新方面作出了一些嘗試,在生產中取得較為良好的效果。三噴嘴干煤粉氣化技術的成功運用以及對相應設備技術的后續(xù)改造優(yōu)化升級,為三高煤提供了一種高效成熟的清潔利用技術,對于貴州、山西等省份存在的劣質三高煤就地轉化,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