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瑩瑩
[摘要]:二戰(zhàn)后,日本僅用幾十年的時間迅速從一個經濟小國轉變?yōu)橐粋€經濟強國,使得諸多國家對其刮目相看,不僅經濟如此,日本的科技、醫(yī)療、設計等個方面也有非常迅速的進展,這除了和一直幫助他的美國有關系之外,和日本本民族文化更有直接的關系。尤其體現在設計上,不但日用品設計、包裝設計、耐用消費產品設計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甚至是汽車設計、電子產品設計這類需高技術和高層次人才的復雜設計,也達到了國際的設計水平,使得各國對他們的設計另眼相看。
[關鍵詞]:日本;民族文化;設計;風格特點
1、日本民族文化特點
(1)開放性。由于日本是一個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的國家,他通過吸收、選擇再加以融合而形成自己獨有的文化,早在公元3世紀他就將大陸文明源源不斷的帶進日本,在長達千余年的對大陸文化的借鑒中,把大陸文化使之變形成日本本民族文化,最后使自己的文化逐漸豐盈起來。二戰(zhàn)后,美國從各方面對其進行大量的幫助,美國文化又涌入了日本。這幾次外來文化對日本的沖擊即日本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他將外來文化與自身文化有機的結合,形成自己獨有的本民族文化。(2)主體性。日本是個島國,與周邊其它國家都隔海相望,這個距離,某種意義上在和外界交流的時候具有一定的主導權,也就是說,有必要的時候,日本可以經由大海主動引進自己所需的外來文化,不必要的時候,再次利用大海關閉自己的國門。正是因為有利的地理環(huán)境,才使得日本在建立起統(tǒng)一的國家以來,既沒有受到外來的侵略,也沒有大規(guī)模的種族入侵,而是和平的生活著。直到二戰(zhàn)時期美軍的占領,才使得再一次的和外國的文化相接觸,但是日本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并不是全盤接收,而是根據自身的需要有選擇的吸收。在開放和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雙重作用下,同時帶來了日本文化的兩面性 (3)保守性。由于島國的地理環(huán)境和周邊國家之間隔海相望,對于戰(zhàn)爭頻發(fā)的中國,一個朝代的更換常常伴隨著對過去文化的替換和否定,但是對于日本來說沒有戰(zhàn)爭,所以他吸收了大量來源于中國,被戰(zhàn)爭丟棄的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例如:宮廷音樂、舞蹈等。而自身的民族文化保持其不變,比如茶道、相撲等。
2、日本產品設計的風格特征
日本設計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傳統(tǒng)與現代雙軌并行體制,即一種是比較民族化的、傳統(tǒng)的、溫煦的、歷史的;另外一種則是現代的、發(fā)展的、國際的。
(1)傳統(tǒng)設計:總體上來說是基于日本傳統(tǒng)的民族美學、宗教、講究信仰、和他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因此,稱之為民族的傳統(tǒng)設計。這類設計,主要針對日本國內市場,并且有相當程度不僅僅是商品設計,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日本的傳統(tǒng)設計在日本的民族文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通過長時間的不斷洗練,達到非常單純和精煉的高度,并且形成自己特定的民族美學標準。(2)現代設計:日本的現代設計是完全基于從外國,特別是從美國和歐洲學習的經驗發(fā)展而形成,利用進口的技術、為出口服務是日本現代設計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和目的。日本現代設計從國內來講,大幅度改善了戰(zhàn)后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西方式的、現代化的新生活方式;對國際貿易來說,日本現代設計使日本的出口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極大的促進了日本的出口貿易,為日本產品出口樹立了牢固的基礎,并且樹立了非常積極的形象,把戰(zhàn)前日本產品質量低劣、設計落后的形象一掃而空。
3、民族文化對設計風格的影響
(1)由于資源匱乏而崇尚環(huán)保、節(jié)約的設計特點。一直以來,日本人都是將設計看作民族生存的手段,因為是一個島國,地域狹小、資源缺乏,所以危機很強的日本人在設計中講究自然環(huán)保,他們善于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資源。另外,日本對于能源的消耗問題格外關注,強調材料的回收和重復利用,反對材料和能源的浪費。以汽車為例,日本的汽車工業(yè)起步晚于具有悠久汽車設計制造傳統(tǒng)的歐美國家,但近年來日本的汽車卻橫掃世界,占領了世界絕大部分汽車市場,可以說日本汽車的環(huán)保性以及對能源的低消耗性不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2)由于地域狹小而遵循“小巧精致”的造型法則。日本的產品設計普遍簡約、樸素、小巧卻精致,這是由于他們的土地貧瘠,僅有12.9%的可耕面積,礦產資源頻發(fā),致使他們不得不高度集團化,分工細致,崇尚小而精的標準。這樣的設計不但避免了材料的浪費,同時也大大節(jié)省了物品存放和使用空間,這對于資源相對匱乏,土地面積狹小的國情而言尤為重要。(3)基于禪宗文化而形成樸實、簡潔的風格追求。禪宗文化是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這種文化主張清新寡欲,提倡“本心清靜”,傳入日本后,對日本的現代設計風格起了重要的影響。
正是由于禪宗文化推崇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強調淡薄靜心,倡導一種簡約樸素的美學,因此日本的現代設計也呈現出簡潔、清新、樸實的特點,其中主要體現在設計的用料和用色方面。注重物體原始材料的簡素之美,成為日本設計中一種傳統(tǒng)的審美意識和精神構造。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和式建筑,全部保持原木的素色和清晰的紋理,即使涂刷也是采用透明無色的清漆這種樸素之美,使和式建筑展現出一種禪宗的樸素精神。
總之, 細觀日本的設計可以發(fā)現他們在產品設計、建筑設計、平面設計等各個設計行業(yè)中都十分注重細節(jié),人性化的方面考慮的很全面,有一種人文色彩在其中。日本是個開放包容進取的民族,至少設計界給我的印象如此,在吸收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把本民族的精髓融合,西方同行多會用“禪”去形容他們的設計精神,優(yōu)雅、簡潔、疏密把控等方面是我最為欣賞的。
參考文獻
[1]原研哉 編著《設計中的設計》[M].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11
[2]范作申 編著《日本傳統(tǒng)文化》[M]. 三聯出版社.
[3]王受之 著《世界現代設計史》[M].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4]吳文佳 編著《日本現代設計與日本傳統(tǒng)文化精神》 [J]. 藝術百家
[5](美)唐納德·諾曼 著《設計心理學》 中信出版社,2015.5
作者簡介:賀瑩瑩(1994),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yè)為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