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
摘 要:本文結合已有對宏觀觀測網建設的相關研究以及實際相關觀測工作的開展,對關于宏觀觀測網建設的工作原理、意義以及提出如何提高宏觀觀測網建設有效性的措施,以期為做好地震監(jiān)測預報工作提供部分有效信息。
關鍵詞:宏觀觀測網;工作原理;意義;措施
自然災害活動的頻發(fā)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質損失,比如:汶川的地震、福州的臺風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不僅僅是經濟的損失,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威脅、心靈的折磨。然而自然災害所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我們不可控制也是不能阻止的。因此,我們必須通過提高相應的預防或者是災后救助,來減輕災害所帶來的危害。與災后有效的救助相比,我們更希望能夠通過災前的有效預防,實現人、物的有效轉移,以減輕災害所帶來的各方面損失。就地震這一災害而言,做好震前的監(jiān)測預報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宏觀觀測工作是監(jiān)測預報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本文結合已有對宏觀觀測網建設的相關研究以及實際相關觀測工作的開展,對關于宏觀觀測網建設的工作原理、意義以及提出如何提高宏觀觀測網建設有效性的措施,以期為做好地震監(jiān)測預報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
一、宏觀觀測網建設的工作背景及意義
邢臺地震是我國大規(guī)模開展地震預報研究和實踐的開端,周恩來總理發(fā)出“牢記血的教訓,開展地震預報預防”的號召,并強調指出“要群策群力不僅要有專業(yè)隊伍,還要有地方隊伍和接受專業(yè)隊伍指導的群眾業(yè)務隊伍”。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第八條規(guī)定 :國家鼓勵和引導個人和社會組織展開有關地震觀測的群策群防活動,對地震進行有效的預防和監(jiān)測。近些年來我國地震災害的頻繁發(fā)生,尤其是汶川地震給我們血的教訓,從震后了解的情況,地震前出現了一些宏觀異常,但地震部門沒有得到這些方面的報告。為此中國地震局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宏觀異常收集報送和核實工作的緊急通知”成立工作組,充分發(fā)揮群策群防的作用。所謂宏觀觀測其主要是利用地震災害發(fā)生前動物、水位、地光、水質和地聲等在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宏觀前兆現象,通過對這些宏觀現象異常變化情況的觀測,對于地震的實際發(fā)生情況進行預測。這些來自民間的異常信息在地震預測方面也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例如遼寧海城地震震前的大量的宏觀異常為短臨預報提供了大量的依據,因此加強宏觀觀測網建設對我國的防震減災工作具有積極意義。
二、提高宏觀觀測網建設有效性的措施。
(一)準確選好宏觀觀測點,實施有效觀測
選好觀測點可以說是進行有效觀測成功一半的條件。一方面要保證觀測點能夠有效觀測出震災害發(fā)生前動物、水位、地光、水質和地聲等在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宏觀異常現象,從而為進行預測工作提供數據資源。因此,觀測點的位置首先要設置在有一定規(guī)模的畜牧和水產養(yǎng)殖、深水井等場所,通過對該場地動植物、氣候氣象、地下水等一些異?,F象進行觀測對比分析。另一方面,就是要保證觀測點地理位置的合理分布,目前宏觀觀測員的工作除了震前異常的上報還包括震后的震情災情的速報,比如發(fā)生地震后所在觀測點的震感強烈情況,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破壞情況,為震后應急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據2012年和靜新源6.6級地震科考總結,該地震的宏觀異常分布范圍地域非常有。所以觀測點的分布要達一定的密度才可以提供有效的數據參考。
(二)加強觀測隊伍建設
1)提高觀測人員的責任意識。
強大的責任心是做好宏觀觀測工作的前提條件,宏觀觀測工作相比較其他工作而言工作內容和形式單一,同時對于工作人員的職責性要求較高。整體而言,災害雖有發(fā)生,但是一年之中發(fā)生次數較少,這時往往觀測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容易懈怠,因此對觀測人員進行責任意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使其將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與自身的人身價值相結合,這樣有利于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工作歸屬感。
2)明確觀測人員的工作職責。
宏觀觀測人員的基本職責主要有:觀測記錄工作、調查核實工作以及震后震情、災情信息上報工作等等,每一項都是缺一不可的。觀測人員對于記錄工作要嚴格按照《地震宏觀觀測情況日報填報表》填寫,每日定時觀測,對于異常現象要及時上報,并配合地震部門開展異常落工作。
3)加強團隊合作,發(fā)揮合力作用。
宏觀觀測人員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整個觀測工作的有效實施,觀測隊伍既要各司其職,同時又要實現團隊合作。一方面要保證專業(yè)隊伍的專業(yè)性,在相關人員的設置上就要安排接受過專業(yè)教育的人員來負責相關工作,尤其是新入職的人員。另外,對于群眾業(yè)余隊伍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比如:加強培訓,通過定時的培訓工作、現場指導等提高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性;或者是“以專帶群”,就是利用專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性來帶動群眾業(yè)余隊伍,提高觀測人員的素質和技術,同時也要發(fā)揮地方人員和群眾業(yè)余隊伍本身的優(yōu)勢,這些工作人員長時間在當地生活,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為宏觀觀測提供實際有效的信息。最后,可以通過定期進行理論測試的途徑督促工作人員的自主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三)開展經常性的業(yè)務檢查,完善制度建設
宏觀觀測有效性的實現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有所體現,定期的業(yè)務檢查是進行有效觀測的重要途徑。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定期對各個觀測點進行現場檢查及電話抽查,有利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存在的問題與觀測員及時溝通解決,為有效進行地震宏觀觀測提供前提準備。另外,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宏觀觀測工作管理細則,明確職責,開展評比,通過獎懲辦法讓制度不僅是落在紙面上,更是要落實到實踐中。
三、開展科學研究,加強宏觀異常的有效甄別
宏觀異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宏觀異常不全是地震前兆異常,在接到異常上報后地震部門都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異常并結合微觀資料對比進行分析。因此在原有的人為定點觀測基礎上,應適當開展建立生物動態(tài)宏觀連續(xù)觀測站,采用視頻觀測等動物活動性自動連續(xù)觀測技術,提高生物觀測資料的連續(xù)性、客觀性,建立課題研究,為宏觀異常的分析研究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和勝利.地震宏觀觀測及地震群測群防在地震監(jiān)測中的作用[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6年18期.
[2]王秀娟,劉晶.淺談徐州市地震宏觀遠程視頻采集系統(tǒng)的建設[J].中國科技縱橫,201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