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棟 穆娟 胡元春
摘要:仔豬的腹瀉成為養(yǎng)殖過程中常見疾病,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給我國的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對引起仔豬發(fā)病腹瀉的原因及防治進行綜述。
關鍵詞:仔豬;腹瀉原因;防治
一、引起仔豬腹瀉發(fā)病原因
(1)病毒性疾病的原因。① 豬傳染性胃腸炎(TGEV): 各年齡的豬均易感,以2周齡以下的豬多發(fā),仔豬出現(xiàn)嘔吐,不久出現(xiàn)劇烈腹瀉,排水樣黃色或灰色糞便,常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死亡率越高。 ②輪狀病毒?。≒VV):以冬末春初季節(jié)最多,且多發(fā)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食后嘔吐,排水樣或糊狀、黃色或灰褐色糞便,在3~7d內死亡,死亡率較高。③豬流行性腹瀉(PEDV): 1~5日齡內仔豬感染率最高,主要發(fā)生于冬末春秋的寒冷季節(jié),以11月份至翌年3月間發(fā)生較多,病死率也最高。排灰色或黃色粥樣惡臭、水樣稀便。.
(2)細菌性疾病的原因。①豬痢疾:由腸道內豬密螺旋體與腸道內厭氧菌相互作用而發(fā)病。多發(fā)生于7~12周齡的仔豬。?;煊醒骸⒄骋杭罢衬?,使糞便呈油脂樣或膠胨狀。②仔豬白?。河纱竽c桿菌感染所引起,該病多發(fā)生于7~30日齡的仔豬,以7~14日齡最常見。且較嚴重氣候劇變,陰雨潮濕,母豬乳汁不足或過濃過稠等均可引起該病的發(fā)生。病豬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漿狀、糊狀的腥臭糞便為特征。 ③仔豬黃?。翰≡竽c桿菌感染,主要發(fā)生于1周齡以內的仔豬,以1~3日齡最為常見,排黃色或黃白色糊狀糞便,糞中含有凝乳小塊,腥臭.夏季多發(fā)。④仔豬副傷寒:由沙門氏菌引起.多發(fā)生于2~4月齡的仔豬,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但多雨潮濕季節(jié)多發(fā)。初便秘,后下痢,排惡臭稀糞。⑤仔豬紅痢: 由C型魏氏梭菌產生的毒素所引起.主要發(fā)生于3日齡以內的仔豬,四季常發(fā),以排紅色糞便和腸粘膜壞死為特征。排惡臭血便,多呈急性,具有發(fā)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特點。
(3)非疾病性腹瀉原因。①應激因素:仔豬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健全,對各種應激因素,如斷奶、飼料變化、溫度、濕度及環(huán)境的變化等應激反應,仔豬因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而導致腹瀉。②飼料中粗纖維含量過高引起腹瀉:飼料中粗纖維過高,仔豬吸收營養(yǎng)物質能力下降,引起腹瀉。③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造成仔豬腹瀉:由于仔豬消化機能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及胃內容物pH值偏高,仔豬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能力較差,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④營養(yǎng)因子缺乏:仔豬缺乏維生素、礦物質或其它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導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現(xiàn)下痢.病仔豬排淡黃色、白色、灰綠色糊狀或水樣惡臭稀糞。
(4)寄生蟲性疾病原因。引起仔豬腹瀉的主要的寄生蟲病,以球蟲、蛔蟲、錐蟲引起的腹瀉較為多見,發(fā)生于20日齡以上的豬只,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xiàn),病豬發(fā)育不良,逐漸消瘦,衰竭死亡或變成“僵豬”。
二、仔豬腹瀉防治技術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反應。仔豬自身神經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機能尚不完善,對各種應激因素的適應性較差,易造成消化機能紊亂引起腹瀉。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溫,改變飼料要循序漸進;飼喂要定時定量,禁止飼喂發(fā)霉變質飼料及冰凍飼料,避免一切能引起仔豬腹瀉的各種應激反應。
(2)加強營養(yǎng)防止營養(yǎng)因子缺乏。妊娠母豬飼喂全價飼料,保持營養(yǎng)平衡,防止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的缺乏,以保證胎兒正常發(fā)育。添加加入適量的低分子脂肪酸,可顯著提高初乳中總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從而增強仔豬抗御病原體,特別是抗御腸道病原體的能力,減少斷奶前腸道疾病造成的損失,防止腹瀉的發(fā)生。
(3)合理科學配合仔豬日糧。一般在7日齡左右,仔豬即開始補喂全價飼料,使仔豬建立對飼料粗蛋白的免疫耐受性,減少日糧抗原過敏反應,同時,在保證仔豬生長發(fā)育所需必需氨基酸條件下,飼料中蛋白質水平不能過高,粗蛋白質含量應控制在19%以下,可減少因腸內蛋白質消化不良而造成的腐敗和仔豬腹瀉。
(4)供給充足而潔凈的飲水。出生后3d的仔豬因母乳較稠,乳中的水分難以滿足其生長需求,所以必須供給足夠的潔凈水,否則仔豬極易因找不到潔凈飲水而去喝污水或尿液而引起拉稀。
(5)添加止瀉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定期在母豬和仔豬的日糧中,添加中草藥添加劑,可以調節(jié)臟腑機能、增進食欲,可有效防止仔豬拉稀,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斷奶窩重。
(6)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定期對環(huán)境、用具等進行消毒,定期對母豬乳房部位進行清洗消毒,特別是仔豬第1次吮乳前要用0.1%的高錳酸鉀水將母豬乳頭的積污洗凈,定時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盡量減少細菌病毒的侵襲機會。
(7)調整仔豬的胃腸功能。在斷奶前后的仔豬飼料中適當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有機酸,復合酶制劑和微生態(tài)制劑等,可彌補其內源性消化酶不足,保持胃內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飼料蛋白質的消化率,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加快仔豬生長發(fā)育,預防和降低仔豬腹瀉。
(8)搞好預防接種。對于懷孕母豬在產前21d左右注射1次豬大腸桿菌K88K99疫苗,仔豬出生12h口服多價幼畜腹瀉停,選擇性注射魏氏梭菌病、豬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病等病的疫苗,切實搞好防疫工作。
參考文獻:
[1]吳樹建.仔豬腹瀉的類型及防治措施[J]. 農村百事通,2017,(11):44-45.
[2]劉婷. 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與防治[J]. 農技服務,2017,(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