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君
一
從前,有個地主,家有良田、豪宅、數(shù)不清的牛羊,還有妻妾成群,兒女成堆。有一天,縣太爺派人送來一封信,說是一位京官和巡撫大人近期內(nèi)要來本縣巡視農(nóng)田,可能的話,會在他府上借宿一晚。這位地主聽了,受寵若驚。次日,他就召集家人、奴仆、門客、護院拳師以及族人,大事張羅了一番。從那天開始,由地主出資,把本村的道路與橋一律作了修整;他家的宅院每日有人清掃,幾乎看不見一滴鳥屎;雞犬牛羊都趕到了指定的地方,沒有一只家畜敢擅離棚窩;他的家人,一律要跟一位長者學習各種禮儀;廚師下廚之前一律要做到沐浴自潔;護院拳師要做到每天巡邏,夙夜匪懈;至于村里幾位喜歡惹是生非的閑漢與潑婦,暫且被“請”到鄰村去住一陣子;其余村民,未經(jīng)同意,不得擅自接近地主家的宅院。一切安排妥帖之后,這位地主就戴著瓜皮帽、穿著長衫一直坐在家中恭候。忽一日,京官和巡撫大人在眾官兵的前擁后簇之下,浩浩蕩蕩地過來了。但他們只是在村外一間路廊里歇息片刻,跟農(nóng)民閑聊幾句就匆匆離開了。那位地主跑過來迎候時,只見到了京官遠去的背影。
二
從前,我們村上有三異人。三異人都是有名有姓的,但村人平日里都是以阿駝、阿壽、阿歪稱呼他們,以至我們都忘了全名。
先說阿駝。此人沒有妻兒,除了他本人有兩只腳,家里面沒有一樣長腳的物什,比如桌子、椅子、床等。他靠什么謀生,沒有人知道。有一天深夜,他突然扛著一把鐵鏟來到村外鄭氏祠堂后面的一塊自留地。有人見了,不作聲,立馬溜進村口的小賣店報告。那時正逢寒冬,村上幾個閑人正在那里圍爐打牌,如果興致好,他們會玩到天亮。有人好奇,跑過去看,見阿駝正哼哧哼哧地揮鏟。他在做什么?沒有人去問。那人回到小賣店后,有人問,阿駝在做什么?答,挖坑。又問,挖坑做什么?答,不像埋糞缸,也不像是埋人。于是,又有兩閑漢跑過去看個究竟。那時,阿駝已經(jīng)挖出一個大坑,那些土坷垃就堆積在別人的地里。但他仍然沒有歇手的意思。躲在黑暗中偷覷的兩閑漢不想點破,就在回去的路上打起賭來。閑漢甲說,阿駝要挖個小池塘養(yǎng)什么田魚之類的;閑漢乙說,阿駝要在那里砌一個大茅坑。小賣店里有人打牌輸了錢,忽然想起阿駝,就嘀咕了一句:阿駝是不是在挖什么寶貝?有人附議:阿駝的地就在祠堂后面,難道先人果真在那里埋了什么?于是眾人熱熱地吞下幾口烈酒,頂著清晨的寒風走到祠堂后面。那時,阿駝還在那里奮力鏟土。忽地,寂靜里傳來當?shù)囊宦?,鐵鏟碰到了什么硬實的物什。眾人都一齊撲了過去,有人奪掉阿駝手中的鐵鏟,把他打翻在地,另外幾人,迅速從泥土中撈出那塊硬實的物什。奇怪的是,阿駝躺在地里,居然不吭一聲。他們把那物什抱到淺澗邊上,洗去污泥。此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塊石頭,一縷陽光照過來,石頭就像金子一樣閃閃發(fā)光。
再說阿壽。這一回說的是大白天發(fā)生的事。那日午后的歇晌,阿壽見一陌生人打遠處來,手中提著一埕物什。阿壽嗜酒,隔老遠就能聞到酒香。于是明知故問,這埕里裝的是什么?那人說,是自釀的烏豆酒,吃一杯否?阿壽從屋子里拿來一個青花大碗,舀了一碗。不過幾口,就把碗里的酒喝得一滴不剩。阿壽摘下自家屋檐下的幾條臘肉,以肉易酒,又吃了一大碗。陌生人走后,阿壽追出去,還要討酒喝。那人早已沒了蹤跡,但阿壽好像還在找什么。有人見了,問,阿壽,你是不是丟了什么物什?阿壽說,我在找一扇門。那人說,這里是田野,哪里會有門?阿壽說,我看見一扇門了,但走近它的時候,門又消失了。太陽落山時分,阿壽還在找那扇看不見的門。
全村的人都知道阿歪的一根手指是怎么剁掉的。這事說起來簡直讓人不可思議。阿歪家貧,曾在耶穌堂做義工,討得一口飯吃。后來,阿歪接受洗禮,成了一名基督徒。但自此以后,阿歪感覺自己的手指出現(xiàn)了異樣。所謂“異樣”,就是食指里面有一種刺痛感。阿歪疑心是什么毛刺戳進肉里面,因此就讓眼尖的年輕人細細察看。那人看了,也說沒有。阿歪去了醫(yī)院,醫(yī)生反復察看,也說沒有什么毛病。但阿歪就是覺得這根食指有異。一個月后,人們發(fā)現(xiàn),阿歪已剁掉了自己的食指。
村上一位老先生說,第一個異人阿駝是個夢游癥患者;第二個異人阿壽是個得道者;第三個異人阿歪,原來是個小偷,后來悔悟,以斷指的方式與過去那個自己訣別,他后半輩子都在教堂里服事圣工,人們說他簡直就是個圣徒。
三
從前,有個漁民把一籃花蛤送給外地和尚,告訴他,花蛤是從土里長出來的。和尚見花蛤連泥帶土,以為是跟荸薺一樣的物什?;厝ブ?,他便遵照漁民的說法,把花蛤淘洗干凈,放開水里一氽,然后剝開,但見蛤血流出,也便閉著眼睛,吞下蛤肉,細嚼一番,覺著味道鮮美,便作自我安慰:花蛤流的不是血,而是一種紅色汁液。
四
那人抱起一塊石頭,說,這就是肉。眾人都笑了。他們說,他想吃肉都想瘋了。但他仍然帶著嚴肅的表情說,我說它是肉就是肉,你們不相信我也沒法子。有人搶白道,除非你吃下它。好,那人說,我只有吃下它,你們才會相信我的話。眾人搖頭,說他真的餓瘋了。那人捧起石頭,狠狠地咬了一口,咽下,嘴角居然流出了一抹油。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塊奇妙的石頭上。有人上前,舔了一口,說,果然是肉。此時,石頭表面突然散發(fā)出一股肉香。他們都流下了口水,想吃。但那人立馬把石頭收回來,說,因為你們不相信這是一塊肉,所以,饒是有誰長著一副鐵齒也咬它不動。有人上前咬了一口,險些磕掉了牙齒。那時正是1958年,東甌城鬧饑荒,人們腦子里想的就一件事:吃。沒餓死的,形如骷髏,唯獨那個吃石頭的人,吃得心寬體胖,活像廟堂里的彌勒佛。鄰舍們暗地里詛咒說,胖頂個屁用?人越胖,死后的蛆蟲越多。大約是應了人們的詛咒,越三年,東甌城里的人過上有吃有喝的日子之后,那個吃石頭的人忽然就瘦了下來。一日,他看到糧管所里的一架磅秤,就站了上去。一看數(shù)字,斤兩居然沒有短少。他甚至疑心,自己的體重沒有減輕,是心情沉重的緣故。那人終究放心不下,就去看醫(yī)生,說明情況。醫(yī)生望聞問切,查不出個所以然。那人又去省城檢查。X光片出來,醫(yī)生納悶:那人的胃里居然塞滿了石頭。醫(yī)生給他動了手術,取出了體內(nèi)的石頭。不多久,石頭復生。那人無奈,到山里去找一位法力甚大的巫師。后來聽說,巫師也治不好他的病。那人帶著絕望,索性跑到荒無人煙的山坳里面。多年后,曾有人在深山草寮里見過他,那人每天起來,頭一件事便是把溪里的石頭搬到屋里去,然后又把石頭一一丟進溪流。那人說,他必須不停地往窗外丟石頭,才能把身體里的石頭驅逐出去。他到底活了多久,就沒有人知道了。
五
每逢月夜,一個斷腿的小男孩就照例站在墻根,一聲不響,村上的人都有些不解。有一天,他悄悄告訴別人,他在觀察壁虎。因為他希望自己就像壁虎長出一條尾巴那樣,長出一條腿來。
六
一個腳疼的人和頭疼的人在火車上相遇。腳疼的人說,我寧可來點頭疼,也不愿讓這雙腳活受罪。頭疼的人說,如果我把頭疼給了你,而你把腳疼給了我,那該多好。腳疼的人和頭疼的人就這樣成了好朋友。
七
杜步歸,中學歷史老師,記憶力驚人,能一口氣背出每個朝代的起訖時間、年號以及每個帝王的名字,但有幾回,他竟忘掉了自己的名字。他原本有個哥哥,得了一種俗稱“七日瘋”的怪病,不幸夭折。母親想到自己身上掉下來還沒多久的一塊活肉,就這么埋進土里面,心里面不知有多悲傷,因此,她決定把孩子的名字留下來。也就是說,杜步歸是借用了早夭的哥哥的名字。杜步歸長到七歲的時候,上學堂正好及齡,有一晚夢見有個小男孩立在床頭,要向他討回自己的名字。杜步歸問,你是誰?小男孩說,我是杜步歸。杜步歸說,我才叫杜步歸。小男孩說,不對,我比你早生,我是你哥哥,是我先用這個名字。杜步歸醒來后問媽媽,我叫什么名字?媽媽說,你叫杜步歸。杜步歸說,不對,杜步歸是我一個哥哥的名字,我不要了。媽媽說,你們兄弟倆共用一個名字有什么不好?媽媽給他穿上了衣服,杜步歸賭氣不穿,媽媽扇了他一記耳光,他才低下頭來,屈就于媽媽的意愿。于是,他的名字就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伴隨著他出門了。老師和同學們都叫他杜步歸,他聽著聽著,也就順耳了。杜步歸這個名字,給他帶來了一連串好運。從小學到大學,他的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杜步歸在大學里暗戀過一名外校的女生,他常常在暗地里跟蹤她,卻不敢表白。有一回,女生突然停住腳步,猛地回過頭來,微笑著問,你叫什么名字?杜步歸在那一瞬間突然忘掉了自己叫什么??赡莻€女生竟囅然一笑說,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幾天前,我收到了一封信,下面署名杜步歸。如果我猜得沒錯,這人就是你了。從此,杜步歸就經(jīng)常給那個女生寫信。有一晚,那個久違的小男孩再次站在他床前,要向他討回名字。杜步歸說,我現(xiàn)在正在用杜步歸這個名字給我女朋友寫信。這是一個能給我?guī)砗眠\的名字,我不能歸還你。小男孩說,我在那邊用得著這個名字,如果你不打算還給我,我就會厄運不斷。小男孩捂著臉,哭泣著走開了。杜步歸從夢中醒來,忽然忘掉了自己叫什么名字,還好,有人走進寢室,報出了他的名字。杜步歸在每一個地方(包括身上的每一個口袋)都塞滿了紙條,上面寫著三個字:杜步歸。后來,杜步歸結婚,生子,在一所中學過著平淡的教書生涯。某日,杜步歸騎著自行車經(jīng)過一座荒遠的小鎮(zhèn),黃昏時分小酒館飄出的酒香勾住了他的雙腳。于是,下車飲酒。連喝七盅,大呼一聲:爽!踏月出了鋪子,酒勁方始上來。此時要是回去,生怕老婆抱怨。遂又騎上車,打算繞城逛一圈。他的整個身體歪斜在車上,東搖西晃,如坐船里。駛入小梨園,忽被樹枝絆住,落車,在梨園中一座老墳邊倒下,竟連睡三晝夜。醒來后,忘了歸路,也忘了自己的名字。
八
小說家孟君,年齡與我相仿,跟我同年結婚。與我不同的是,他討老婆,據(jù)說是為了解決靈魂的問題。如何解決,不得而知。此君婚后,就跟歸隱似的,很少跟我們出來喝酒聊天。孟君的老婆也不怎么兇悍,卻把他馴服得如同一只綿羊,著實令人費解。另一位文友鄭君說,孟君跟他也算得上發(fā)小,小時候去動物園,他都不敢正眼看老虎。而現(xiàn)在,他對老虎的恐懼想必是轉移到老婆身上了。這當然只是個玩笑。從孟君的文章可以發(fā)現(xiàn),老婆對他是呵護備至的。至少在吃穿二事上,孟君不必費心。孟君不喜歡逛街,衣裳都是妻子給他買的,衣純以青,偶或著白,很少花花綠綠。吃飯的事也不用他來操心,到了吃飯時辰,妻子會溫柔地喊一聲“吃飯咯”。孟君每天的生活總是一成不變。黎明時分,妻子早早起來做早餐,飯畢,妻子去上班,孟君就待在家中寫作;其間,妻子會打來電話,提醒他不可久坐,要干點家務活,活絡一下筋骨。孟君也樂于此等家務活,照辦不誤。中午,妻子打電話叫來外賣,孟君大啖之后,必是午睡。醒來后,孟君又開始寫作,直到吃下午茶時分。妻子下班回來,燒菜做飯,給他張羅豐盛的晚餐。新聞聯(lián)播之后,孟君就陪妻子坐在客廳里看電視,偶爾也聊些外間發(fā)生的事。到了晚上九點,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妻子就會對他說,你應該坐到書桌前面去了。寫到夜里十點半,他將起身休息。在我的文友中,孟君是少數(shù)幾個至今仍然堅持手寫的作家之一。每每寫完一篇,就交給妻子打字。樣稿校畢,妻子幫他發(fā)郵件投稿。孟君狀態(tài)不好,妻子就給他燉參湯。偶或參加征文比賽得獎,妻子就給他一夜快活。但我后來聽孟君本人說,他妻子是一名女權主義者。妻子曾給他立下如下規(guī)約:一、每月必須完成額定的寫作任務;二、稿費收入悉歸妻子,自己僅留一小部分零花錢;三、不許在文章里說妻子壞話,當然,夸她賢惠是理所當然的事。第三點很重要,孟君牢記在心。有一回,孟君寫了一篇諷刺女權主義者的文章,擅自發(fā)表,妻子立馬取消了他三個月的牛奶配給。然而,不幸的消息還是傳到了我們的耳邊。有一天,文友鄭君告訴我,孟君已與妻子離婚。原因?不詳。孟君的妻子去了加拿大(或者是別的什么國家),孟君依然留在本城。他有了新歡?沒有,至今獨身。他還在寫作?是的,還在繼續(xù)爬格子。他每月依然完成額定的寫作任務;稿費收入存銀行,作為女兒(一直在學校寄讀)的撫養(yǎng)費,自己僅留一小部分零花錢;尤為難得的是,他從來沒有在文章中說妻子的壞話。那么,他的生活問題如何解決?他有時也會外出去超市購物,確保衣食無憂。到了吃飯的時辰,他就照墻上一排溜寫著的電話號碼叫外賣,星期一吃這家,星期二吃那家,變著花樣,從不雷同。每餐他都點兩份盒飯,吃完了自己這一份,他還吃妻子那一份。就這樣,一個人過著兩個人的日子。我們再度見到孟君時,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胖子。
九
東先生講述了這樣一個夢:夏日午后,他昏昏然躺在書房里的一張小床上,忽聽得女兒在門外喊他。他的四肢粘在床上,不想動彈了,連眼皮也懶得睜開了,連話也都懶得出口了。迷迷糊糊間,女兒推門進來,好像要他幫忙找什么東西。可他仍然倦于回答。女兒輕輕地帶上門,出去了。然后,他就進入了悠長的夢境。他夢見自己在一座大庭院里游走,出門時,忽然想起女兒還在庭院里面。他又踅返尋找。院子空蕩蕩的,沒有女兒的蹤影。他開始大聲呼喊女兒的名字,依舊沒有人應答。就這樣,我突然驚醒了,東先生說,在做夢之前,女兒喊我,我沒有應聲;在夢里,我喊女兒,女兒也沒有應聲。
一位老同事聽了,也跟東先生說起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生死相隔的事。兩年前,他突發(fā)腦溢血。他想喊兒女的名字,可身體與舌頭就像是被凍結了一般,怎么也動不了。他在腦子里一遍又一遍近乎絕望地呼喊著兒女的名字,直至意識逐漸模糊。過了不知多久,他聽到兒子在耳邊輕聲喊他,可他張不了口。那時,他覺得這就是死亡,他站在死亡這一邊,與兒子相隔一條不可逾越的河流。兒子喊他的時候,他無法應聲;他在腦子里喊兒子的名字時,兒子也無法聽到。
十
然而有一天,T先生變雅了,也喝茶,也聽古琴。他曾把貓在紙上留下的腳印點染成一幅梅花。人們都說,T先生真是風雅極了。
十一
還有一位愛風雅的先生,飲酒時,一手執(zhí)花,一手舉酒杯,名曰吃花酒。
十二
工友們都說,老姜這個人,說話是慢的,吃飯是慢的,吃煙是慢的,走路是慢的,唯獨死是快的。他吃中飯時,頭一歪,就死了。邊上的飯還冒著熱氣。
十三
每次天黑之前,那個小男孩就會大哭起來。母親帶他去看心理醫(yī)生,也沒看出什么毛病。但他天天如此,就讓人費解了。母親帶他去拜佛,去游樂園,去參加兒童夏令營活動,去一切可以讓人開心的地方,但都沒有改變他的行為。為此,母親非要給孩子定個病名。她翻了很多書,最終確定為:黑暗恐懼癥。
十四
她打開門把藥渣倒在路中央,她推開窗戶把臟話潑到對門人家。但她跟菩薩說話時,音調(diào)就像聲樂老師一樣溫柔。
十五
他推動輪椅時,突然聽到了靈魂的轟鳴。仿佛地球的轉動,也有他出的一份力。
十六
一座黑洞洞的大屋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沒有人知道。但每個人都想窺探內(nèi)情。甲是一位素以持重之態(tài)示人的長者,眾人一致薦舉他進去窺探。他走進屋子,獨獨看見一扇房門緊閉著,就側著身子,把耳朵貼在門板上諦聽著;耳朵時而緩緩移動,仿佛那一刻聲音是游移不定的。他出來后告訴眾人:里面什么都沒發(fā)生,大家可以回去了。眾人不相信甲的話,就派乙去窺探。乙透過門縫,隱隱約約看到了什么,但又看得不夠真切,于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還是不能確定房間里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出來后他就說了一番讓大家期待落空的話。于是,眾人又派丙進屋子探看。丙出來說,他看到房間里有一男一女纏繞在一起。眾人聽了,臉上浮現(xiàn)出滿意的笑容。
十七
一個放風箏的人,突然掏出手機,好像在跟天上的某個人通話。
十八
人群散開。一個手持匕首的人突然出現(xiàn)。他的右臉有一塊半月形傷疤,眼睛里有一道刀光。微風吹過街,柳枝拂過肩頭。手持匕首的人又掉頭走進人群。
十九
從前,東甌有一男一女,男的住城西,女的住城南,互不相識。有一天,男的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舌頭變長了,露在外面,像炎夏里吐舌頭的狗;女的呢,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舌頭變大,塞滿了整張嘴,鼓凸出來,像是教科書上的類人猿。二人去同一家醫(yī)廬看舌頭,就此認識,后來經(jīng)老郎中撮合,結成夫妻,彼此間恩愛有加,從無嫌憎。至于他們有沒有親過嘴,似乎也沒有人知道。
二十
從前,有個男孩這樣告訴一個女孩:他十六歲的時候,“優(yōu)雅”這個詞還沒有誕生。直到二十四歲之后,“優(yōu)雅”就從頭發(fā)間長出來了。于是,女孩就從他的頭發(fā)間找到了一只優(yōu)雅的跳蚤。
二十一
從前,有個老賭棍,輸了錢,不僅賣掉了祖宅,還賣掉了留給自己的一具棺材(按鄉(xiāng)俗,人過五十五,就要給自己預備一具棺材,存放于祠堂)。這人后來無病無災,活到一百○八歲。他死的那一日,縣里面正好推行火葬制度。因為他是全縣第一個主動報名要求火葬的,殯儀館給他免費提供了一個精美的骨灰盒。
二十二
從前,有個富翁,散給鄰居不少錢物,但沒有人感激他,反而在背地里說他壞話。
二十三
從前,東甌有個地方官,名叫鄭玄,與大學問家鄭玄同名。這位鄭先生也很有文才抱負。一天,他帶著家奴和一輛馬車,風塵仆仆地來到京城。人問,你這車裝的都是什么物什呀?鄭先生說,是竹簡,里面是獻給皇上的壽賦。京城回來,他帶回了三輛馬車,除了京城所購之書,還有御賜的絲綢和高粱酒。過了三年,他又帶著三輛馬車進京面圣。人問,你車上裝的是什么物什呀?鄭先生說,是竹簡,面呈皇上的諫書。三輛馬車進京后,回來的卻是一輛裝著一具棺柩的馬車??紤]到鄭先生死諫,皇帝又準其死后歸葬,特賜棺材一副,厚二十厘米,長兩米,寬八十厘米。
二十四
從前,東甌有個讀書人,從地方官一步步攀升,最終當上了南書房行走,除代皇帝草擬詔書,閑時也替皇帝寫些吟風弄月之詩。他從來沒有用自己的舌頭說過心里話,到了晚年,宮廷發(fā)生內(nèi)亂,他就割掉了自己的舌頭。
二十五
從前,東甌有個地方官,有一天突然在城門口張貼禁令,三天之內(nèi),不允許百姓看天空,誰要是走在大街上忽然抬起頭來看天,就要挨板子。這個禁令頒布后,城中百姓都開始低頭走路。
二十六
有人買了一個蘋果之后,就想著什么時候去街上買一把刀。但他買了刀之后,就沒再買蘋果了。
二十七
有位女士,婚后一直不想生孩子,丈夫盡管表示不滿,卻也奈何不得。有人勸她丈夫,實在不行,就采取婚內(nèi)強奸的方式??伤煞騾s攤開細瘦的雙手說,按不住。過了若干年,他們就和和氣氣地離了婚。那位女士很快找到了一個外地男人草草結了婚,不久之后,她就懷孕了。現(xiàn)任丈夫是一位中學體育老師,塊頭大,據(jù)說手勁也挺大的。
二十八
有人尿不出來,就打開水龍頭。聽著嘩嘩水聲,他就尿出來了。
二十九
有人站在屋頂,手持竹竿,仿佛一位撐著長篙的船夫。另一個人站在屋檐下,就仿佛透過水面仰望什么。
三十
有人喜歡說話,是因為喉嚨里塞滿虛空。
三十一
有人在葬禮上念悼詞時突然咧嘴笑了起來。沒錯,所有的人都說,他笑了,莫名其妙地笑了。那個人后來死于憂郁癥。
三十二
有位居士,養(yǎng)了一只貓,但不許它捉老鼠。有一回,他看見貓戲老鼠,就把貓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后來聽人說,這位居士生肖屬鼠。
三十三
有個東北壯漢,在苜蓿街魚丸店里吃到了一只小甲蟲,大怒,扇了老板娘一記耳光。老板娘順手操起砧板上的菜刀,卻被壯漢一把奪了過去,手一揮,刀尖竟在她臉上劃出了一道長長的口子。東北壯漢出門沒幾步,就被本街的幾個壯漢抓住,打折了一只手。這條街上,有些人可以動,有些人一根頭發(fā)都不能動。這個老板娘就不能動,因為她是寡婦,而且是有來頭的寡婦。依本城的規(guī)矩:一勿打和尚,二勿打黃胖,三勿打孤孀。打了孤孀,就會招致一群男人的圍攻。三個月后,東北壯漢養(yǎng)好了傷,心底里還有一股化不開的怒氣。一天傍晚,他在宿舍里對影獨酌,喝著喝著,突然操起刀來,直奔魚丸店,殺了那名寡婦。同一天,東甌城的一家旗袍店里還發(fā)生了一樁情殺案。不同的是,一個是在殺人前沒有二話,另一個卻在殺人前念了一首詩。
三十四
抽屜里放著一盒創(chuàng)可貼,是他十年前在丹麥一個不知其名的小鎮(zhèn)上買的。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為什么要買這盒創(chuàng)可貼,它跟一本速寫簿、一塊年久失修的手表、幾封信和明信片混置,一直都沒派得上什么用場。有一天,他突然想起那盒創(chuàng)可貼,心里涌起莫名的傷感,于是拿起一把美工刀,在自己的手臂上輕輕地劃出了一道口子。
三十五
他把兩個拳頭塞進自己的上衣口袋里,在街上漫不經(jīng)心地晃蕩著,轉到巷口,突然彎下腰來,撿起一塊大石頭,朝一方黑洞洞的玻璃窗砸去。他不知道這戶人家是誰的,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砸人家的玻璃。
三十六
他有一張祖?zhèn)鞯睦夏疽?。冬天出太陽,他就拎著木椅出來曬太陽;夏夜有月,他就拎著木椅出來納涼。自從老木椅散架之后,冬天不見他出來曬太陽了,夏夜也不見他出來納涼了。
三十七
有人經(jīng)過村中一座寺廟時,被一個同村的人莫名其妙地打了兩拳,傷情不算重:眉棱骨有點青腫,左鼻孔淌了點血。此外,一副眼鏡的鏡片也被對方打掉了一塊??傮w來說,傷損不大,為了息事寧人,他還是默默地忍下了這口氣。他到了教堂,落座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懷里夾著的那本《圣經(jīng)》竟也丟失了。有人問他為什么這般狼狽,他就把廟門口發(fā)生的怪事說了一通。這件事在當天下午就發(fā)酵了,變成了一起群體事件,其原因據(jù)說是“一個佛教徒打了基督教徒”。
三十八
婦產(chǎn)科的郭醫(yī)師說,牙醫(yī)也是小手好。
三十九
有這樣一位小說家。有一天,他突然“發(fā)明”了一種新小說。這種“新小說”是怎樣的?他給自己羅列了幾十條寫作準則,其中有幾條是這樣的:篇幅不超過五千字,不用“的地得”,不寫長句子(每個句子不超過十個字);不用逗號、冒號、感嘆號、破折號(僅用句號),不用形容詞,不用生僻字(常用字不超過兩百九十七個);不寫GAY和拉拉。這位作家平日里食素,面色寡苦。
四十
還有這樣一位詩人。有一天,他突然“發(fā)明”了一種新詩。這種“新詩”是怎樣的?他也給自己羅列了幾十條寫作準則,其中有幾條是這樣的:不用標點符號,每行詩不超過七個字,禁用形容詞,不寫月亮、花和家門口那條發(fā)臭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