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權
北辰小學變“警察與保姆式”、教師獨攬大權式班級管理模式為“三評”“三制”“四活動”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自主管理中強化責任意識。
一、“三評”增強責任意識
北辰小學以“星·北辰”文化為引領,采用多元評價方法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1.星級評選,增強集體責任感
評選“十星級好少年”。學校設立了熱愛學習、自我保護、藝術特長等“十顆星”,要求各中隊每月開展一次“評星活動”。活動按“自我申報——展示成績——民主評議——教師授星”的程序展開,獲“星”的學生在班級“星光燦爛”欄目中公示。學生平時獲“星”的情況是學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重要依據。
評選“星級班級”。學校紅領巾監(jiān)督崗每月對各班“兩操”、路隊、文明行為、安全等方面的檢查打分情況進行匯總,然后通過同年級比較,評出“星級班級”。每周的授旗儀式上,由同年級中得分最低的班班長把流動紅旗當眾授予“星級班級”。
評選“星級寢室”。北辰小學是一所寄宿制學校,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在校住宿。學生年齡小,獨立生活能力差。為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學校開展了“星級寢室”評選活動。學校要求年級小組長和寢室長督促寢室成員按規(guī)定整理好寢室內務,學生會每天定時或不定時地對各寢室的就寢行為、衛(wèi)生(含物品擺放)等情況進行檢查評分,并根據得分情況評出“星級寢室”。這種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意識,使寢室干凈整潔,井然有序。
2.述職評議,提升個人責任感
班干部“月述職”。班干部述職內容包括個人以身作則情況、分管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三個方面。班干部述職后,全班學生進行評議。
小組成員“周評議”。每周結束之際,學生以組為單位自我剖析,并接受組員評議。這樣的評議能暴露出很多問題,有利于學生相互幫助,共同提高。
3.學期評價,激發(fā)社會責任感
北辰小學采用合作評價的方式進行期末評價。一、二年級學生由家長協(xié)助學生對照標準進行評價,班主任結合實際審核評定。中高年級按“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交流評價——班主任、科任教師補充評價——家長簽字認定”的流程開展評價。此外,在評價獎勵方面,學校既注重全面發(fā)展,又注重某一方面的進步,讓每一名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二、“三制”引發(fā)責任內驅
內驅力是成長的源動力。學校通過班干部競爭上崗制、小組合作負責制、個人目標鞭策制激活學生的內驅力。
1.班干部競爭上崗制
北辰小學在三至六年級學生中推行班干部競爭上崗制。競選分兩個層次,一是核心班干部職位競選。核心職位包括班長、學習委員和“六員”(衛(wèi)生監(jiān)督員、安全監(jiān)督員、行為習慣監(jiān)督員等)。競選前,班主任先詳細說明每個崗位的職責,接著由學生推選候選人(也可以自薦),然后候選人演講,最后由全班學生視候選人演講情況及管理能力投票,并確定班干部人選。二是組長競選。組長職位由各小組成員參照班干部選舉的辦法在小組中民主產生后,報班主任備案。
2.小組合作負責制
小組是班級組成中最小的一個元素,但它在整個班級管理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校結合寄宿制學校的特點對小組進行了整合,并拓展了小組功能。一是科學編制小組。組員5-6人,男女生適當搭配;組長和副組長各一人,分別由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擔任。二是明確小組長職責。小組長是課堂學習探究討論的主持人,是課間活動的組織者,是就餐就寢時維持秩序的監(jiān)督員。三是強化小組管理。每周末,組長從紀律、學習等方面對小組成員進行量化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告知組員。
3.個人目標鞭策制
個人目標鞭策的主要載體是“目標卡”。目標卡是學生量身訂做的奮斗目標,包括奮斗口號、競爭對手、特長發(fā)展等版塊。單元測試后,學生對照目標查找問題,總結經驗,并在小組內反饋情況。
三、“四活動”升華責任情感
活動是學生責任能力形成的重要載體,它能促使學生把責任意識轉化為責任行為,進而形成責任習慣。
1.突出主題活動
學校將每月的重大節(jié)日與星級創(chuàng)建評選相結合,讓學習、活動、考評一體化。如三月的教育主題是“向雷鋒學習”,學校組織學生學習雷鋒事跡,讓他們了解雷鋒是一個對別人和集體有高度責任心的人,然后引導學生開展為他人、為集體做好事的實踐活動,最后結合主題評出“助人為樂星”和“熱愛集體星”。層層深入的活動,逐步強化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
2.規(guī)范課間活動
北辰小學統(tǒng)籌規(guī)劃、安排課間活動,除要求每名學生必須自備一件體育器材外,還規(guī)定課間活動以組為單位集體進行,任何人不得在教室里學習。為了保證活動安全,紅領巾安全監(jiān)督小組在操場上全方位巡視。這樣做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規(guī)范了他們的行為。
3.發(fā)展特長活動
北辰小學的培養(yǎng)目標是“讓每名學生成為璀璨的星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學校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
學校開設了書法、繪畫、珠(心)算、音樂、舞蹈、足球等興趣班,每個班都安排有輔導教師。具體做法是“三定”。一定項目,學生根據自已的興趣愛好自愿報名參加相應的輔導班,對于沒有明確意向的,由班主任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并征求相應學生的意見;二定活動時間,每周二下午第三節(jié)課,一、二年級開展活動,每周四下午第三節(jié)課,三至六年級開展活動;三定競賽活動,每學期每個項目分別舉行兩次對抗賽。為了培養(yǎng)學生陽光、自信的品格,學校還通過校運會、文藝匯演和櫥窗展示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藝的平臺。
4.拓展實踐活動
學校將烈士陵園、光彩產業(yè)市場、福利院、漢江濕地、趙康大棚蔬菜、天谷加工廠作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讓學生有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的機會。重陽節(jié)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孝心和愛心;清明節(jié)去祭掃烈士墓,使學生感知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植樹節(jié)前后參觀漢江濕地,使學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四月份,帶領學生到蔬菜基地參加勞動實踐,讓學生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此外,學校還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與或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讓他們深切體會父母的辛勞,升華家庭和社會責任感。
(作者單位:谷城縣城關鎮(zhèn)北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