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勃
摘 要:在經濟社會大發(fā)展的背景下,高校公共建筑項目后評價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以項目實施的流程為基本線索,從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法等方面分析闡述高校公共建筑的項目后評價工作,以期為高?;椖抗芾碓u價進行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項目后評價 高校 公共建筑 研究
中圖分類號:G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b)-0143-02
在我國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高校的公共建筑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為了能夠讓公共建筑的體系日趨完備,高?;ü芾韽臉I(yè)人員需要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對校園公共建筑項目整體進行綜合性的評估。那么,對高校公共建筑項目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必須結合高校的實際管理狀況,對工程項目的投資效益進行整體性的分析、評估,以便有效地促使項目建設狀態(tài)更為理想,也為后續(xù)進行同類項目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 項目后評價的內涵及意義
1.1 項目后評價的內涵
項目后評價就是指在一個項目完成后,對項目的各個方面做出一個比較科學、客觀和系統的評價,對項目的成果進行核對[1]。主要是對項目目的、執(zhí)行過程、效益、作用以及影響等進行分析。項目后評價屬于一種技術經濟活動,進行項目后評價主要就是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項目的完成情況以便在以后進行此類項目時,能夠進行得比較順利。同時,也能提升項目整體的完成水平,起到一個比較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進行項目后評價的過程中,也同樣必須對項目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公共建筑項目的實用性進行整體的評估。
1.2 項目后評價的意義
對一個工程項目進行項目后評價,不僅能夠讓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效率得到相應的提升,還能結合實際情況,對項目的整體施工體系進行完善。尤其是在公共建筑項目中,項目后評價能夠使高?;窘ㄔO更加實用化,進一步實現公共建筑的設計、建設價值。而且,項目后評價還能提升高校的整體投資決策水平,使各個工程項目之間的協調性得到增強,最終提升高校公共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水平。
2 高校公共建筑項目后評價的內容
2.1 立項決策階段的后評價
關于高校公共建筑項目的立項決策階段的后評價,主要內容是:根據高校在公共建筑項目方面的政策,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公共建筑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其他有關方面進行相關的檢驗,對這些方面做檢驗的目的就是看項目的實施結果是否符合預期。如果未達到預期的目標,就應該盡快找出問題并加以解決,使得項目在整體上更加完善[2]。在項目工程的整體評價過程中,還需要對其整體的決策體系進行優(yōu)化,從而使公共建筑的建設效率得到相應的提升。
2.2 建設過程的后評價
對高校公共建筑項目實施過程,同樣要做出相應的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能夠比較及時地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除此之外,建設過程的后評價也能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促使整個建筑項目盡快地投入運營使用。
(1)設計階段的后評價。設計階段的后評價主要就是對整個建筑項目在設計階段的工作做出一個評價。具體而言,就是對高校公共建筑項目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考量:一是公共建筑的外觀設計是否與學校整體建筑風格一致,是否與之相協調;二是公共建筑在空間上是否能滿足學校組織各項基本活動的需要;三是公共建筑在空間設計上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功能分區(qū)以及是否能夠滿足人流組織和疏散的工作;四是是否考慮到以后可能涉及的方面,比如預留線路或者空調、電梯等[3]。
(2)招投標階段的后評價:招投標階段的后評價主要就是對招投標文件的完備性、公正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同時,還要將評價結論進行反饋,進一步幫助管理者完善招投工作流程。
2.3 施工階段的后評價
施工階段的后評價就是對施工階段所要涉及到的方面進行檢驗或核對,如工程的質量、進度、物資采購以及相關合同等。在施工開始,要對施工技術以及施工的人力資源調配、施工方式進行系統的評估。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對工程項目中的各種風險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對可能出現的施工質量進行預測。在施工的后期,則要對公共建筑的質量以及建筑的基礎進行分析判斷,并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持續(xù)性的評價,從而使建筑項目使用、運行的效果更為良好。
2.4 使用效果的后評價
使用效果的后評價,主要就是對高校公共建筑工程項目進行效益評價、持續(xù)性評價以及影響因素評價等。對項目進行這些方面的評價,能夠幫助管理者對這一項目的使用效果有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認識與判斷,也對以后再進行同類或類似建設項目有一個比較好的借鑒作用。
3 淺析高校公共建筑項目后評價的方法
3.1 過程評價與效果評價相結合
過程評價與效果評價相結合就是指在對項目進行評價時,既要對建筑項目的建設過程進行后評價,又要對建筑項目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在使用這一方法時,應該以過程評價為主。這樣做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效率以及能夠保證項目的質量[4]。在進行過程評價時,還需要與系統評價相互結合,進一步對高校公共建筑項目建設中的項目功能、投資、質量、進度以及經濟效益進行相應的分析,并做好持續(xù)性的效果評價工作。
3.2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主要針對建筑項目實施時,有些環(huán)節(jié)不能進行定量評價,就應該使用定性評價,反之,有些環(huán)節(jié)不能進行定性評價,就應該使用定量評價。以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項目后評價,不僅能使得評價更加全面,而且對以后的項目實施會幫助更大。與此同時,在進行整體評價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目標進行定量分析,并得出合理的定量評價報告,還要對各種數據進行定性分析,讓項目組織管理結構更為清晰。這樣的綜合評價,使得項目的整體評價工作更加豐富、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
3.3 分析評價與對比評價相結合
分析評價與對比評價相結合就是針對不同的項目管理方面,采取不一樣的評價方法。主要是對高校公共建筑項目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和措施等方面應該采用重點分析法,而對于高校公共建筑項目的功能、施工進度以及工程質量等方面應該采用對比的方法,所得出的評價結論會更符合客觀實際、更具有代表性、更加科學合理。
3.4 環(huán)境評價與經濟評價的結合
在對高校公共建筑進行評價時,要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對工程項目進行整體的評價。在選擇評價指標時,不僅要考慮到指標的全面性,還必須要考慮到后評價指標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可以建立教學服務、科技服務、咨詢服務和設施服務體系來增強其評價的客觀性。在對高校公共建筑進行環(huán)境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結合高校的實際地理環(huán)境以及工程項目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還要從節(jié)能以及環(huán)保的理念對項目進行整體的評價。所以,環(huán)境評價與經濟評價相結合,將使項目后評價的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4 結語
項目后評價對高校公共建筑的研究十分關鍵,它能夠提升項目的整體評價效率。在進行項目后評價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要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客觀、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而且還要對項目后評價的方法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推動項目后評價在高校公共建筑項目管理中得到全方位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宏,劉宇濤,胡昊.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影響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建筑經濟,2010(1):41-44.
[2] 劉姣.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社會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分析與構建[J].現代商業(yè),2009(20):88.
[3] 陳媛媛,朱躍釗,汪霄.大學新校區(qū)建設項目社會影響的后評價主要指標的分析與構建[J].價值工程,2008(5):24-27.
[4] 張云騰.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影響后評價指標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1(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