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之后,紅薯已經(jīng)收完,小麥也已經(jīng)種了,這時候,就進入了一年當(dāng)中最長的一段農(nóng)閑時間。由于地窖里的紅薯不能長期存放,所以鄉(xiāng)親們的飲食就以紅薯為主。在故鄉(xiāng),紅薯有多種吃法,蒸紅薯、煮紅薯、燒紅薯、烤紅薯都很好吃。紅薯干煮熟吃或熬粥時放幾片,味道也很好,不過更多還是加工成面粉,和其他面粉摻在一起做成饅頭、面條之類的食物。在那段饑餓歲月里,真是“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啊。
紅薯的味道香甜甘美,但一日三餐頓頓吃紅薯,好味道就會越吃越淡。不過變換著花樣做紅薯飯,再輔之雜糧,這樣的飲食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餓了香,飽了臭”嘛。當(dāng)一個人饑腸轆轆時,吃什么飯不香?現(xiàn)在從城市到鄉(xiāng)村,溫飽早已不成問題,吃飯講究營養(yǎng),穿衣講究高檔。偶有親朋好友聚餐,見到紅薯,我總要搶先拿幾塊吃幾口,那味道依然清香、依然甜美,那味道輕而易舉地就把我?guī)Щ亓斯枢l(xiāng),帶回了那個年代,酸甜苦辣驟然涌上心頭……說到底,紅薯的味道,還是家的味道。
紅薯是故鄉(xiāng)的符號,是故鄉(xiāng)的記憶。紅薯好吃,香甜綿軟;紅薯好看,像紅衣少女;紅薯好德,置身泥土,藏而不露。紅薯承載著故鄉(xiāng)的歷史,記錄著一段鄉(xiāng)愁,記錄著故鄉(xiāng)人揮汗如雨的耕作場面和勞累時的呻吟、豐收時的歡笑。但我也在餐桌上聽到過這樣的聲音:“紅薯跟我有仇。”“唉,我看見紅薯就煩?!蔽颐棵柯牭竭@些,心中就涌動著苦澀,臉上就顯現(xiàn)出鄙夷,真想說:“人怎么能忘本呢?”
閱讀點滴
選文主要回憶了故鄉(xiāng)人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是如何用紅薯來解決吃飯問題的,表達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紅薯的喜愛、贊美之情。記敘時,作者運用通俗的語言進行了形象的描繪,把生活的苦與紅薯的甜這兩方面形象、真實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告訴人們做人不能忘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