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文選
傳說黃帝大白天睡覺時做了一個夢,來到了華胥仙國。仙民們一切順乎自然,不知生的快樂和死的悲傷;水淹不死,火燒不死,斧砍無傷痛,手撓無酸癢;人行空中如履平地,頭枕空中如睡床上……黃帝醒來,大徹大悟:“今天才知道,世間最美好的境界,是不能用主觀欲望去索求的。”從此,黃帝勵精圖治,而后天下大治。
“華胥之夢”這一典故,用來指夢境、仙境,或者無拘無束的理想境地。
“夢”為會意字。甲骨文左為人的形象,眼睛格外醒目;右為床的形象,合而會意:人在床上睡覺,睡眠中眼眸瞬動不停,正在做夢。小篆為會意兼形聲字。其一,由“宀”(房)、“爿”(床)、“夢”(不明)三字會意。“夢”亦曾寫作“■”,即源于此。其二,由“■”(mò,目不明)、“宀”(人的變形)、“夕(月)”(夜間)三字會意。繁體“夢”承襲小篆,會意兼形聲。《說文》:“夢,目不明也,從夕,瞢省聲?!焙喕帧皦簟眲t為會意字。
“夢”作動詞,表“做夢”;作名詞,指“睡眠中的幻象”。此外,“打攪好夢”“入夢”,用的則是“夢”的引申義,指睡眠。
夢是神秘的?!叭沼兴?,夜有所夢”,夢是我們身心活動的一部分。中國人對夢的探究歷史悠久,《周公解夢》就比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早了兩千多年。但由于時代的局限,《周公解夢》確有很多“占夢”的迷信色彩。
夢是虛幻的。說憑空想好事,用“白日夢”;說虛幻、美好的情境,用“如詩如夢”;說忽然明白了道理,用“如夢初醒”;說空喜一場,用“黃粱一夢”;說變幻無常,用“蕉鹿之夢”“人生如夢”?!安灰詨魟y知,謂之靜?!保ā盾髯印そ獗巍罚┮馑际牵翰蛔寜糁械臒﹪谈蓴_認知,這才叫作靜?!柏瑝粜褋硎窃绯俊保瑢粢星逍训恼J知。
夢是神奇的。夢能誘發(fā)我們的靈感,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作。有人說《元素周期表》是門捷列夫在夢中發(fā)現(xiàn)的。很多文學創(chuàng)作是夢賦予作者靈感的,很多文學作品是以夢作為題材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就是其中一例。成語“夢筆生花”,就是夢誘發(fā)靈感,才使文人墨客才情橫溢,文思豐富。
夢是渴求的。夢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渴望和追求。“夢寐以求”,夢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迫切。夢由模糊到明朗,由理想到現(xiàn)實,是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的,否則就是“夢幻泡影”。門捷列夫沒有經(jīng)年累月的孜孜探索,也是做不出元素排布的夢來的。
實現(xiàn)“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夙愿,每一個炎黃子孫只有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夢想才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