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 林
微信群內違規(guī)發(fā)帖,如何擔責?
○復 林
張廣全于上世紀60年代初大學畢業(yè)。2015年8月的一天,他參加了母校的百年慶典活動。由于經(jīng)歷過特殊遭遇,張廣全自打離開母校后,很少與大學同窗來往。而今,古稀之年尚能與老同學重逢,再續(xù)同窗之誼,他不禁感慨萬千。臨別之際,張廣全依依不舍,向在場十多個同學提議:“不如建個微信群,方便聯(lián)誼?!痹捯粢宦?,立即得到響應。張廣全推辭了群主之職,但他作為老班長,主動應承了群務管理事項。
經(jīng)多方聯(lián)絡,最終有24個同學自愿加入微信群。為營造和諧氛圍,張廣全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不同版本的群規(guī),經(jīng)大家商量,最終形成了八條規(guī)定發(fā)布在群內。其中第七條內容:不爭執(zhí),不互相貶損,不允許粗口謾罵,不進行人身攻擊,否則,清出本群。第八條內容:不談政治問題,尤其不要討論政治問題,否則清出本群。
此后,大家不時在群內分享健康養(yǎng)生、圖文視頻,隨時談心聊天拉家常,這給老伙伴們日益孤獨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樂趣。張廣全負責群務管理,手機從不離身。
2016年10月24日,同學趙萬新在群內轉發(fā)了一篇網(wǎng)文,標題為《蔣介石臨終遺言》,文中驚現(xiàn)“毛蔣一家”之說,言之鑿鑿聲稱:蔣介石老婆毛福梅祖先和毛澤東祖先是一家,毛澤東是蔣介石的堂舅子等,并配有圖片說明。此文剛剛上傳,立刻引起張廣全的注意。他特意到當?shù)貓D書館借閱文史資料。仔細研究一番后,他確定,網(wǎng)文所載文字圖片,與有正式記載的蔣介石遺囑或遺言迥然有異。那張他人扮演的毛蔣二人的合影,更說明了其內容經(jīng)不起推敲。
“問題很嚴重,這是對領袖人物和史實的調侃,極不嚴肅?!毕氲竭@,他立即打電話給遠在河北的趙萬新,指出此帖文內容虛假,由于涉及偉人,屬政治性言論,要求其主動在群內澄清。不曾想,趙萬新不僅不承認帖文錯誤,還指責張廣全多管閑事。
張廣全做事一向認真,對照群規(guī),他認為趙萬新違反了第八條規(guī)定,且拒不認錯,應將其踢出群。于是,他請求群主清理門戶。但是,群主抱著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反勸他睜一眼閉一眼,小事化無。無奈,張廣全便鄭重發(fā)帖,告知群友這篇“遺言”純屬無稽之談,其中的文字和圖片內容東拼西湊是謠言,讓大家不要輕信。
讓張廣全始料未及的是,此后多日,趙萬新接連在群內發(fā)信息,“看來你早就是人渣!”“還在乎這個人渣造謠誣陷?”“同學群中這個老反動分子、陳年人渣?!币幌盗兄櫫R勾起了張廣全不堪回首的記憶。
那是他年輕時遭遇的一場無妄之災。1964年,中央為防止我國發(fā)生“和平演變”的危險,開展了“四清”運動。在這場運動中,高校學生在畢業(yè)前,每個人必須寫自我政治鑒定,然后集體討論通過才能畢業(yè)。就在這關鍵時刻,一封匿名信寄到了系黨總支,反映張廣全“閱讀了大量西方17、18世紀的資產(chǎn)階級書籍”,散布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論。于是,學校找其談話,要求如實講清問題。張廣全想不起到底說過什么言論,結果被認為態(tài)度不老實。1964年7月,張廣全雖以五年學習期間全部考試科目成績優(yōu)秀而排名第一,但在畢業(yè)前夕,卻被打成反動學生,勞動考察兩年。
事隔多年后,他獲得平反時得知,所謂的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論,即他于1962年在同學中曾私下說過“人為制造緊張,讓人沒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好做馴服工具”“中國的教授騎自行車上班,美國的工人開汽車”等被同學揭發(fā)。
這段過往,是張廣全不愿回憶的痛點。如今趙萬新舊話重提,讓他憤怒。
2016年11月4日,張廣全到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市人民法院遞交了訴狀,提出四個請求,即責令趙萬新停止侵害,刪除惡意造謠、誹謗、侮辱張廣全的微信信息;責令趙萬新當庭賠禮道歉,在所發(fā)微信群中刊發(fā)書面道歉,消除影響;賠償合理訴訟費用500元;賠償精神損失費5000元。
張廣全提出主張的理由是:針對群團成員的善意提醒,趙萬新是非不分,大肆對善意人謾罵、中傷和誹謗,其惡意是明知且故意的。其行徑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的規(guī)定。
對于張廣全的訴訟,趙萬新置之不理。法院開庭審理時未到庭未答辯,也未提交書面答辯材料。
邗江市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微信群屬于社交公共空間,趙萬新未經(jīng)當事人許可,在微信同學群里發(fā)帖,公開發(fā)表對張廣全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言詞,言詞中稱張廣全為“反動分子”“人渣”等,其行為客觀上導致了張廣全社會評價的降低,張廣全的名譽勢必受到相應的貶損。據(jù)此,趙萬新的行為侵犯了張廣全的名譽權。張廣全要求趙萬新立即停止侵權,刪除微信帖文,在同學群里發(fā)書面道歉帖的訴訟請求,有事實與法律依據(jù),理由充分,予以支持。趙萬新的侵權行為造成了張廣全的人格貶損和社會評價降低,對張廣全的身心及生活、工作等均造成一定的傷害和影響,給張廣全造成精神上的傷害必然存在,張廣全要求趙萬新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損害后果、影響范圍等因素,法院酌定趙萬新賠償張廣全精神損失費2000元。趙萬新經(jīng)法院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證據(jù),視為放棄舉證、質證的權利。
2017年1月23日,邗江市人民法院做出缺席判決,趙萬新在微信群中刪除侮辱性內容,在微信群中刊登道歉函,道歉內容由法院核定,否則,法院將本案判決書主要內容刊登于其他媒體上,費用由被告趙萬新承擔;賠償張廣全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張廣全提出合理訴訟費損失,因沒有提交證據(jù)加以證明,法院予以駁回。
【以案說法】
微信群內常見的侵權行為是侵犯人格權,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侵犯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比較多見的是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對于侵犯隱私權、名譽權的行為,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害?!毒駬p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因此,在微信群內應當謹言慎行,切勿侵犯他人。
(編輯 陸艾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