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花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低年級學生如何組織一句完整具體的話進行研究,從“四素”來引導學生敘述一句完整的話,使小學生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具體的事件。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有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進步和發(fā)揮,幫助他們把自己心里所想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
關鍵詞:四素句 完整 具體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文字的學習和積累不夠,但是對語言的興趣大,喜歡模仿和幻想,有很多奇思妙想,他們可能在表達上講述不清楚,但是卻充滿童真可愛的趣味,小學生在表達時不能把事件敘述清楚,不是缺少時間就是沒有說清楚是誰什么人,從而說出的句子不夠完整。針對低年級學生展開語言教學時,需要教師教會學生正確講述一句完整的句子,發(fā)揮學生的語言天賦,使學生在表達時更加順利流暢,讓學生熟悉四要素的句式,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描述更為通順。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掌握語言表達的基本組成部分。
“四素”是句子組成的基本要素,其中包括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具體事件,學生抓住這幾個要素來敘述,可以很完整地將事件表達清楚,讓所有人都能聽懂。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利用分解句子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句子中什么詞匯是四素的具體內(nèi)容,讓學生先認識“四素”句子的組成。
一、通過看圖幫助學生對四要素句式的理解
在小學生語言教學初期,首先通過看圖說話來引導學生講述圖中的內(nèi)容,很多小學生不能認真觀察,致使學生對圖文理解能力差。在這個時期,教師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利用這些機會,運用“四素”問題來引導學生該如何表達具體的一句話,使看圖寫話的教學更加簡單。教師在針對一年級學生開展看圖說話的教學時,要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明白句子表達的四要素,教師引導提問學生:“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什么地方,具體在做什么,大概的時間是什么時候等?!蓖ㄟ^這些問題的引導,使學生思考發(fā)現(xiàn)圖片要表達的內(nèi)容。教師讓學生自己觀察并說出來,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頭腦判斷能力,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這句話應該怎么組織,怎么來正確完整地表達。教師在這個教學階段不可包辦教學,不能省略學生組織表達的時間,要給學生自己總結(jié)敘述的時間,讓學生可以運用四素來組織表達,從而養(yǎng)成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表達的習慣,讓學生喜歡上四素的講話方式,提升他們運用四要素造句能力。
二、“四素”難點知識的分析指導
在“四素”的四個內(nèi)容中,有幾個難點內(nèi)容不容易掌握,就是時間的判斷和文字表達。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知道哪些詞語是表示時間內(nèi)容的,如月光皎潔、黎明時分等也是表達具體時間的,教師要針對性地讓學生根據(jù)時間和景物來判斷四素中的時間因素,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的說出:“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北热缦?qū)W生出示一幅“學生在圖書館看書”的圖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時間可以是課余時間、放假時間、下午休息時間等?!蓖ㄟ^教師引導,使學生造出完整的四要素句子。當學生對句型表達中時間的因素掌握之后,就能輕松地掌握句子表達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游戲環(huán)節(jié)增加句式的鞏固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展開針對性的互動學習活動,因為學生年齡較小,貪玩好奇是他們的天性,對于游戲的興趣非常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四要素句式的興趣,豐富課堂氛圍,達到高效教學的效果。用一些游戲來增加學生寫完整句子的興趣,比如套圈圈游戲、木頭人、搶椅子、運氣球等一些有趣的游戲。教師在組織學生游戲互動時,讓學生共同來做這些趣味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來描述情景。用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四要素句子的理解,從而在歡樂的氣氛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游戲的過程,讓學生一起表達昨天在操場上都做了什么游戲,用學生都感興趣的話題來開展語言表達教學,從而使學生的看圖說話、語言表達、簡述事件內(nèi)容的能力逐漸增強。
四、在生活中強調(diào)學生用四要素來表達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也是快速提高學生運用四要素造句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表達,多運用四素來說話表達,用具體的事件完成造句。
比如說在回家的路上,小月看到了清潔工阿姨在清掃地上的落葉。那么時間是中午,人物是小月,在回家的路上是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清潔工阿姨在清掃地上的落葉是發(fā)生的事件,經(jīng)過整理可以得出含有四要素的完整句式。以這樣的方式,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平時生活中觀察發(fā)現(xiàn)到的事情寫下來,從而運用四素句型來記錄自己每天的學習和生活。再比如學生在什么時間在哪個地方聽到了什么有趣的聲音,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描述事件,幫助學生練習四要素的知識。比如我在星期天去鄉(xiāng)下看望奶奶,在路途中聽到牛羊的叫聲;或是我在公園里聽到鳥叫聲,非常地動聽等。這些都可以通過聲音使得學生們把有趣的聲音記錄下來,用四要素的知識進行組句,從而提高學生的組句能力和表達能力。還有就是吃過的東西也可以進行組句練習,像是我下午放學時在蘋果園里發(fā)現(xiàn)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把它摘下來嘗了一口的案例。這樣我自己就是人物,果園就是發(fā)生的地點,下午放學是發(fā)生的時間,摘下蘋果嘗了一口是發(fā)生的事件,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幫助學生提高組句水平。生活中有趣的事件也可以提起學生練習組句的興趣,比如我在星期天和媽媽去電影院看電影;或是我在暑假里,和家人一起去海洋館看水生生物等等,這些也都是通過趣事來提高學生四要素練習的方式。若是要延伸拓展句子,用一個事件延伸到另一個事件,可以通過事件和想法進行結(jié)合,比如我在昨天下午看電視的時候,觀看到跳水運動員拿到了比賽中的第一枚金牌,非常地驕傲和自豪,心想自己也要努力好好學習,以后也為國家爭光等,這樣的四要素句式可以拓寬學生思維,提高造句能力。
感官除了聽和看外還有聞,通過聞造句也能發(fā)散性的讓學生靈活運用四要素,比如我在中午放學剛進家門,就聞到媽媽做的糖醋魚的香味。這樣的聞到的過程也充分說明四要素的廣泛性。觸覺是幼齡兒童最直接感受的方式,也是能讓他們記憶深刻的方法,像是我在清晨醒來的時候就感覺到暖暖的陽光照射進屋子里,非常地舒服。這樣通過四要素描寫陽光溫暖的觸覺感受,也能讓學生對四要素理解更為深刻。由于小學生在說話表達時內(nèi)容比較簡單,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句子說得完整具體。在句子表達時加入形容詞,結(jié)合物體來想象它像什么東西,可以比喻成什么恰當?shù)氖挛?,從而使句子更生動,句型更完整?/p>
總而言之,低年級的學生對于四要素的理解不夠全面,對句式的運用不夠靈活。因此,通過游戲教學法和案例法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造句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充分理解四素句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在新時代的教學體制改革下,對于小學的教學要求越來越嚴格,小學生是教育的重點,也是國家人才塑造的基礎,再加上語文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學科,是我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科目,把四素句作為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重點,有利于扎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在語文學習上,通過四素句的延伸,逐步提高自我的語言素質(zhì),提高對國家文化的理解和應用,培養(yǎng)我國可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濟生,等.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0).
[2]鄭永靜.淺談小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4).
[3]印宏偉.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途徑[J].廣西教育,2012(09).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縣南劉集鄉(xiāng)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