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賢
記得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曾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才是直接的書,應該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吨改稀肪褚裁鞔_指出:幼兒園組織教育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和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fā)展。我認為,參觀活動是讓幼兒接觸社會的好形式,它能使孩子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更好地了解社會。參觀活動也失為一種培養(yǎng)幼兒多種能力的好途徑,對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是大有好處的。
一、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幼兒,特別是3、4歲的小班幼兒,由于缺乏生活經驗,所以好奇心特別強,記得每次帶他們出去參觀時,幼兒都情緒高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一路上,他們伸出身上所有的觸角,眨巴著小眼睛看,伸長小耳朵聽,伸出了小手摸,他們想把整個世界探個究竟。由于幼兒期的孩子無意注意和主導地位所有為了發(fā)展幼兒的有意注意,到了參觀地點,我就向幼兒提出參觀要求,使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如帶領幼兒參觀兒童服裝店時,我指著琳瑯滿目的兒童服裝,交給幼兒從上到下,從左往右,由外而內的觀察方法,其次,引導幼兒在較性觀察。記得那次我手里拿著兩條裙子問:“這兩條裙子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條裙子?”幼兒的眼睛盯著裙子看,思維非?;钴S,有的說:“這條裙子的口袋有花,那一條沒有。有的說:這條裙子上有小白兔紐扣,那條裙子是圓圓的紐扣,有的說:這條裙子有袖子,那條沒有——,聽了小朋友的回答,我心里非常滿意,就連服裝店里的主人也情不自禁地說:小朋友真聰明,看得真仔細。由此可見,參觀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性觀察對幼兒觀察力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 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我們現在培養(yǎng)人才,是夸世紀的棟梁,怎樣把這些幼兒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的會的人?這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嚴峻的問題,我認為,只有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社會交往技能,才能加速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因此,我沒有把參觀活動看成是單純的社會認識活動,而是把它看作是幼兒與社會中的人相互作用的好機會,在參觀兒童服裝和百貨商店時,我讓幼兒與售貨員阿姨做買賣的游戲,教幼兒買東西時的禮貌用語,在參觀理發(fā)店時,讓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與理發(fā)店阿姨進行交流。如:阿姨你好,我想理發(fā),謝謝阿姨等,從而培養(yǎng)幼兒樂意與陌生人交往。這些在參觀活動中獲得的經驗,為小班幼兒進行相關的角色游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與外界環(huán)境親密接觸。而且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是有很大好處的!孩子的性格也會很樂觀,她會敢于表達自己內心所想,對于以后的社交方面也有大大的提高!
三、 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在參觀兒童服裝店時,老師啟發(fā)幼兒說出好看的裙子,美麗的裙子,飄亮的裙子,五顏六色的涼鞋,各種各樣的皮鞋等等,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再有,參觀結束,回到幼兒園后,老師要對參觀的內容進行總結性談話,它不僅使幼兒將零碎的經驗系統化,將感性的知識上升到理性高度更能使幼兒在談話過程中發(fā)展語言的表達能力,因為參觀活動剛結束,幼兒都有話可說,都很愿意講,所以每當這時,幼兒發(fā)言都是極其踴躍的。參觀可以幫助孩子了解這個世界,領悟大自然的美好。
由此可見,參觀活動對小班幼兒能力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以后我們應選擇好適當地點,多帶領幼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幼小的孩子在看看,想想,講講中學到更多的本領。在參觀活動中,孩子們所受到的制約大大減少,他們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因此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