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學(xué)標
所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之說,始見于《禮記·曲禮》:“如鳥之翔,如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四神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同時四神還代表一定的方位,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或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神圖案在漢魏時期極為盛行,被看成是辟邪求福的神祇,同時又表示季節(jié)和方位,被廣泛應(yīng)用于銅鏡、漆器、石刻、磚瓦等制品。
四神又稱“四靈”,白虎作為四靈之一,由二十八宿之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參、觜組成,是西方的代表。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白,故謂之白虎。古代掌管兵權(quán)者的“虎符”便來自于白虎,君王出巡時也會伴有白虎旗。
作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動物,虎是百獸之王,威風(fēng)凜凜,自古以來就受到先民們的崇拜和喜愛。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玉器上,虎的形象比比皆是。除了漢族將虎作為瑞獸外,在我國古代巴人的器物上很早就出現(xiàn)了虎的紋飾。考古資料表明,湖北鄂西清江是古代巴人發(fā)源地,居住在湖南湘西一帶的也是巴人同一族屬。到巴人的族領(lǐng)廩(lín)君時,統(tǒng)一了樊、瞫、相、鄭四個氏族,成為其中最強大的部落。文獻載:“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薄鞍褪霞榔渥妫怨亩?,白虎之后也?!笨梢姡糯跷髑褰腿艘曰閳D騰,把虎鑄在各種器物上,作為巴人族徽。此外,彝族、白族、布依族等許多少數(shù)民族也自稱是虎的后代??梢?,對虎的喜愛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觀念。一直到今天,虎在我國仍被視作瑞獸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虎常常與龍相提并論,共同出現(xiàn)。到了漢魏時期更是與龍等一起頻頻出現(xiàn)在銅鏡、畫像石、石刻上。四神之中,青龍與白虎被人們當(dāng)作鎮(zhèn)邪的神靈,其形象多出現(xiàn)在宮闕、殿門、城門或墓葬建筑及相關(guān)器物上??梢哉f,在古代虎紋不遜于龍紋,同樣是人們崇尚的動物紋飾之一。
四神鏡中虎紋的形象
銅鏡中的四神圖案最早始于西漢,在這類銅鏡中,也有些或缺少四神中的某一形象,有的還夾雜有怪獸、獨角獸、禽鳥及羽人、仙人等紋飾,但還是以四神為主。
四神鏡中,白虎造型一般為大頭,身軀大多較粗壯;圖案用單線紋勾勒而成?;⒍嘧鱾?cè)面,正面少見,或為奔跑狀或為行走狀,少數(shù)為站立狀?;⒒蛱ь^向前或作回首張口大吼狀,作下視狀者較少。虎嘴上下大多有須,眼、鼻、耳均刻畫清晰。虎尾較長,上翹,并向身前彎曲,抑或向后方上翹伸出。也有部分銅鏡上的虎尾向后拖出或下垂?;㈩^及虎身用短線紋及V字形短線或幾種彎曲度不同的線條裝飾成虎毛斑紋。
東漢中期以后,高浮雕銅鏡出現(xiàn),四神圖案更為生動、形象,層次感更強。這時期的畫像鏡和神獸鏡中的虎紋改變了以前以線條為主的形式,多采用高浮雕工藝,刻畫清晰分明,凸顯虎的雄壯有力。虎體上有的還飾有橢圓圈作為裝飾?;⑽泊蠖啻珠L,且向后上翹伸出。
漢代四神中的虎紋形象可以說是既寫實又夸張,如虎的軀體大都粗壯肥大,尾部與其他部位相比夸張得多。這是因為漢代的動物紋樣注重局部氣勢的描繪,為了表現(xiàn)虎的威猛,特別夸張它的軀體和尾部,因而顯得既寫實又夸張。
漢代虎紋鏡的品種很多,有“長宜子孫”銘文鏡、博局紋鏡、禽獸紋鏡、禽獸博局紋銘文鏡、畫像鏡、神獸紋鏡等。
虎紋的象征意義
在古人心目中,虎是可畏又可敬的神獸。畏懼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辟邪。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祀典》:“畫虎于門,鬼不敢入?!薄盎⒄撸栁?,百獸之長也。能執(zhí)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古人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而白虎也是戰(zhàn)神、殺伐之神,代表著君王的威嚴和意志,具有辟邪、禳災(zāi)、祈福及懲惡揚善、發(fā)財致富、喜結(jié)良緣等多種神力。因此,銅鏡銘文中有“左龍右虎去不祥,朱鳥玄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蒼龍在左白虎在右,長宜二親孫子”“白虎辟邪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兮”“左龍右虎辟不陽,長富樂未央”“左龍右虎辟不陽,七子八孫居中央,夫妻相保如戚央”“青龍白虎居左右,與天相保無窮之”“左龍右虎為國保,大吉”等文字,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人們希望白虎能辟邪禳災(zāi),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的心態(tài)和愿望。
白虎在當(dāng)時還被人們賦予具有通天功能的神力,可以引領(lǐng)人們升天。在漢代鏡銘中可以看到這樣的銘文:“上大山,見神人,食玉英,飲澧泉,駕飛龍,乘浮云,白虎引,直上天,賜長命,保子孫”。在漢代畫像石上也可以看到白虎形象,其作用也是引領(lǐng)墓主人升天成仙。此外,巫師乘虎的造型在文物中多有出現(xiàn),說明當(dāng)時虎在人們的觀念中確實是一種很重要的通天神獸。
虎紋出現(xiàn)的背景
虎紋源于現(xiàn)實生活,又是藝術(shù)夸張的產(chǎn)物,反映了人們對神仙境界的追求和企慕羽化登仙、長生不老的幻想。作為四神之一的虎紋,一方面是古代人們圖騰崇拜的印記,另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虎的敬畏,后來人們又把虎想象為鎮(zhèn)守西方的守護神,與其他三神一起組成了鎮(zhèn)守四方的守護之神??梢哉f,虎紋的出現(xiàn),與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是密切相關(guān)的。正如文獻記載、神話描繪、考古資料表現(xiàn)的那樣,神仙信仰自漢武帝以后迅速向民間輻射,成了人們的普遍觀念和追求主題。在當(dāng)時幾乎全民信仰升天成仙的大背景下,虎因其威力無窮而被人們賦予了某種神秘的力量,進而被神化,成了辟邪通天的神物及鎮(zhèn)守西方的守護之神。可以說,漢代四神鏡的出現(xiàn),與當(dāng)時讖緯祥瑞學(xué)說的盛行,以及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升天成仙思想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