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教材入手,學習寫作方法;開展活動,引導欣賞;自我評價,交流評價;談欣賞后感想。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多方面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
關鍵詞:方法;活動;手抄報;交流
藝術就在我們身邊,它可以是一支優(yōu)美的舞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它讓我們的耳朵聽到最優(yōu)美的旋律,讓我們的眼睛看到最亮麗的色彩,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藝術來源于生活,文章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
一、從教材入手,學習寫作方法
1.按照順序寫。課文都是最好的寫作例文,在《蒙娜麗莎之約》這篇課文中,先寫了作者迫切地等待,然后具體寫觀賞過程,最后抒發(fā)了觀賞的感觸。在觀賞畫作時,先描繪了畫作的尺寸和面容,接著寫姿態(tài)和背景。文章只有按照順序描寫,條理才能更清晰。
2.融入聯(lián)想和想象。在《月光曲》一課中,兄妹倆在聽貝多芬彈琴時,具體地寫了他們倆產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把《月光曲》那種不斷跳躍的音符所蘊含的生命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我們雖然沒有聽到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經感受到樂曲的旋律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由弱到強、由輕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弦。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寫文章的時候,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具體,并恰當?shù)丶由献约旱穆?lián)想和想象,文章的內容就會更充實,表達的感情就會更深刻,更富感染力。
3.抓住點來描寫。點的描寫就是細節(jié)描寫。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藝術,就沒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為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應該學會對細節(jié)進行描寫。《蒙娜麗莎之約》一文,作者在描寫蒙娜麗莎的表情時,從眼神和雙唇著重刻了她神秘莫測的微笑,讓我們感受到了永恒的美。作者通過細致地觀察抓住了點來描寫,既突出了畫的精彩部分,又增強了文章的魅力。
二、開展活動,引導欣賞
學習了《蒙娜麗莎之約》這篇課文之后,我就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yè):制作一份手抄報,主題自擬。準備手抄報展覽。四十三幅手抄報粘貼在黑板上,就像爭奇斗艷的鮮花。
1.我先讓學生按小組去欣賞。首先引導學生從手抄報的圖畫欣賞。動漫的人物,夸張的造型,艷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讓大家贊不絕口。
其次從手抄報的主題和內容觀賞。手抄報的主題各異,有“徽州文化”“保護地球”“大自然”“繪出我的夢”……故事、古詩、名言、對聯(lián)等內容精彩紛呈,無論從選材還是布局都反映了新時代孩子們的心聲。
最后圍繞主題把圖畫和內容結合起來欣賞。以“徽州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采用了古色古香的文物和優(yōu)美山水為背景,以徽州小吃、安徽名人榜、黃山四絕、古詩為內容。主題字體是用馬克筆寫的鐘鼎文;“大自然”的手抄報主題三個字是由嫩葉、水滴和果實組成,整個畫面以七色彩虹為背景,左邊兩個立體的風車代表自然現(xiàn)象,右邊的大花和小花代表自然景物,下面小熊和小貓的頭像代表自然界的生靈,贊美大自然的詩句穿插其中;“繪出我的夢”中拿著畫筆和調色盤的長發(fā)女孩為中心意象,她在描繪著自己美麗的夢想,五彩的花環(huán)代表著五彩的夢,閃光的風鈴代表著熠熠生輝的飄動的夢。調色盤上寫著: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夢想是發(fā)光的,逐夢的過程也是發(fā)光的,我們要執(zhí)著追求自己的夢想……
2.學生欣賞過后,及時質疑:(1)在這些手抄報中你最喜歡哪一幅?它的主題是什么?(2)作者用什么內容來表現(xiàn)主題的?(3)在你喜歡的手抄報上,最吸引你眼球的是哪個地方?為什么?(點的描寫)(4)結合圖畫和主題來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加上恰當?shù)穆?lián)想和想象)(5)你還喜歡哪些手抄報?主題是什么?(6)在觀賞過后,你有什么感觸?
3.在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再次自由欣賞。
三、自我評價,交流評價
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選擇這一主題的原因,是采用什么內容來表現(xiàn)主題的,圖畫和主題是怎樣相得益彰的,并說說對自己的手抄報最滿意的地方是什么(或者是在制作的過程中哪個地方用的心思最多);其次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評價,肯定優(yōu)點,提出可以改進的地方,分享制作手抄報的經驗;最后請教師點評。
四、談談欣賞后感想
學生可以從知識的角度來說,可以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可以從觀察的角度來說,也可以從活動的角度來說,還可以自由說。
五、指導寫作
1.條理清晰: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開頭,欣賞的過程詳寫,從自己的角度寫欣賞后的感觸。
2.重點突出:抓住點來描寫最喜歡的手抄報,合理運用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并融入恰當?shù)穆?lián)想和想象。
3.語言生動:語言要有個性,有自己的風格。
4.多讀多改:初稿形成后,自讀自改。
一讀,訂正錯別字和標點符號,修改有語病的句子。
二讀,文章的條理是否清晰,段落是否清楚,過渡是否自然。
三讀,文章詳寫的部分,用了什么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句子是否生動。
四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是否切合主題。
五讀,欣賞自己文章中最滿意的句段。
5.規(guī)范書寫:認真地謄抄在作文本上。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改的能力。所謂能力不是一會就能從無到有的,只有歷練到成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教師該如何引導和指點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這種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項目?!?/p>
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多方面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教育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教育本身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也是有方法技巧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努力探索,掌握教育的藝術技巧,才能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寫作。
作者簡介:汪泓雨,女,1973年8月出生,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