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痕
國際上,鼎鼎大名的鋼琴演奏家居覲(jìn),一生傾心鋼琴演奏藝術(shù)事業(yè)。2002年奪得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銅獎,2012年10月獲得“德國古典回聲大獎”19世紀(jì)鋼琴獨奏音樂年度獎……在這些耀眼光環(huán)的背后,是她艱辛成長、孜孜不倦追求鋼琴藝術(shù)的結(jié)果。她的成長經(jīng)歷,與她音樂天賦的成分和家庭的熏陶分不開,但更多是她從不放棄,認(rèn)定一條路,不懈追求換來的。
沒有鋼琴的琴童
1976年,居覲出生于上海的一個音樂家庭。父親居其宏是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母親是個對音樂癡迷的鐵桿粉絲。
居覲從小就是個乖乖女,聽話懂事。4歲起,媽媽就常帶著她去聽各種門票昂貴的音樂會,耳濡目染間,她愛上了音樂,顯示出極好的音樂天賦。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里,鋼琴可算是奢侈品,一般家庭都買不起。小居覲因為熱愛,常常纏著媽媽:“我要彈琴,我要彈琴?!北凰m纏不休,媽媽就帶著她到朋友家練琴。誰知道,她一坐到鋼琴面前就像被凳子黏住了屁股。由于,小居覲彈琴彈得太投入,以至于朋友家甚至有些“嫌棄”她,免不了就找各種借口拒絕這個癡迷的小琴童。
當(dāng)父母硬生生地把正投入練琴的居覲從琴凳上拉下來時,她懇求道:“再讓我練會兒,我還沒練夠呢?!甭牭酶改感闹兴岢o比。
騎著自行車帶著女兒回家的路上,父親說:“等爸爸有條件了,一定給你買一臺?!?/p>
可居覲卻懂事地說:“咱家沒錢,還是等有錢了再說吧?!憋L(fēng)中的父親聽到這句話,兩眼里淚花閃爍。
后來,父母省吃儉用,總算給居覲買了一臺鋼琴,這才讓她第一次登上了自己的小舞臺。
九歲錄節(jié)目播放全世界
有了自己的鋼琴后,居覲恨不得睡覺也抱著它。那時,每天她在鋼琴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這對于同齡的孩子來說,簡直是種折磨。窗外,小伙伴們一聲一聲地喊“居覲,快來踢毽子“”你再不出來,以后不理你了”,可不論大家怎么呼喚、誘惑,她仍像釘子一樣,牢牢地將自己“釘”在琴凳上,紋絲不動。
一個人對音樂癡迷到如此程度,進(jìn)步自然是非常快的。
9歲那年,居覲竟然得到了一個讓人驚嘆的機(jī)會—為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錄制曲目并向全世界播出。
這次錄節(jié)目,讓她品嘗到了付出后獲得認(rèn)可的那份自豪感,她十分興奮。為了對得起每天陪自己練琴的父母,她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練琴上,并且在11歲時,憑借其優(yōu)秀的音樂天賦和表現(xiàn)考入了中央音樂學(xué)院附屬小學(xué)。
在這里,對居覲來說,真像是喜歡游泳的人進(jìn)入了真正的大海中,那種心里的暢快溢于言表。更有幸的是,她師從于著名的音樂教授楊峻老師。在楊老師的指導(dǎo)下,小居覲猶如貪婪的小蜜蜂,勤奮練習(xí),打下了扎實的文化和音樂功底。
“驕傲公主”挨批
那時自認(rèn)為對鋼琴很了解的小居覲,有些驕傲,但她因此遭到了一次不小的挫折。這對她感觸很深,一輩子都記得。
當(dāng)?shù)谝惶靡魳氛n,得意自負(fù)的居覲將自己拿手的《月光奏鳴曲》演奏給楊峻老師聽。本以為該得到老師的表揚(yáng),沒想到的是,楊老師聽完,臉色黑青,沒有一句好的評語。小居覲的心一下跌到了谷底。
楊老師問:“你彈這首曲子,有沒有被音樂感動?”
居覲眨巴兩下眼睛,說:“沒有啊,怎么會哭呢?”
見她不理解音樂的真諦,老師沒有一味地批評,而是耐心地把小居覲演奏的毛病一一說出來。受了一次打擊的居覲,深深感到自己音樂知識的匱乏和稚嫩。從此之后,她靜下心來,從頭開始,心無旁騖地學(xué)習(xí)起來。
直到有一天,她在彈舒曼的曲子時,邊彈琴邊流下了淚水。楊老師拍著她的肩膀說:“孩子,你馬上就要真正走進(jìn)音樂殿堂了。”
她這才懂得,融入音樂比良好的技巧更重要。也就是從這時起,她深深地記住了老師的話,每次彈曲子,先閉目在心中感受一下曲子的旋律和情感,再開始演奏。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