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想曲16號
身份證是中國公民必須擁有的身份憑證,按理說每個人的身份證號應該都是不一樣的,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但事實卻是有部分公民的身份證號存在重號問題。從重號問題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經過各方努力,我國公民身份證重號問題已從171萬人降至8人。
首先,我們來看看身份證的號碼都代表什么。
作為國家法定的證明公民個人身份的有效證件,身份證是有明確的編碼規(guī)則的: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1643-1999》中有關公民身份證號碼的規(guī)定,公民身份證號碼是特征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2. 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以身份證號碼3206831983****2719為例,其中前六位320683為行政區(qū)劃碼,32表示江蘇省,3206表示江蘇省南通市,320683表示江蘇省通州市(由南通市管轄),現(xiàn)已變更為320612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中間八位1983****是出生日期碼,表示生日是1983年**月**日;第十五至十七位271是順序號,隨機生成,除了第十七位1這個位置上是男單數、女雙數外沒有規(guī)律;第十八位9為校驗碼,是將前十七位號帶入公式計算得出的,計算的結果為0~10,10用X代替。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一直以來竟有部分居民存在身份證重號的問題。4月27日,公安部宣布,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由171萬人減至8人,公安機關已對這8人的人口信息做了特殊標注,以達到其公民身份號碼唯一性的目的。
“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由171萬人減至8人”,近年來,公安部門在身份證糾錯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無疑顯而易見、有目共睹。不過,進一步對照一下此前公安部發(fā)布的相關數據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公民身份證號碼準確性、唯一性、權威性目標基本實現(xiàn)”,在完全徹底消除“身份證號碼重號”問題上,事實上仍存在某種困難。如在2016年6月,公安部發(fā)布的數據是,“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由2009年的171萬人減至10人”。這意味著,近1年來,新減少的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僅2人。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重號問題呢?我國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登記發(fā)放始于1986年,大量的重號身份證就是在那個時候產生的。由于當時參與登記、編號的人員多,素質參差不齊,漏登、錯登無法避免,不但有身份證號碼錯的、重的,還有照片錯的。直到第二代身份證出現(xiàn),才實現(xiàn)了身份證全國聯(lián)網,一旦有重號,輸入電腦就會發(fā)現(xiàn),重號問題才浮出水面。
身份證重號情況較多集中于40歲左右年齡段的居民,而這個年齡段的人,其身份證往往與房產證、社保賬號、存折等證件密切相連。兩個人的身份證重號后,讓誰去做更改,這似乎成了一個難題。我國現(xiàn)有的身份證相關法規(guī)中只提出:居民身份證重號,必須更改。
據公安部門解釋,出現(xiàn)身份證重號問題,只能要求重號一方更換身份證號碼。除此以外,目前還沒有其他方法能夠解決此類問題,但國家并沒有相關法律規(guī)定對具體兩人出現(xiàn)重號誰改的明示。
雖然有原則可循,但畢竟對當事雙方沒有強制性,如果有一方不接受協(xié)商,行政機關不能強制執(zhí)行,因為重號的過錯并不在其所有者。目前各地在辦理重號更改時,公安部門往往免費為改號者辦理新的身份證,但至于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證件更改帶來的費用或損失,則是由居民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