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的發(fā)達,使慕課應運而生。慕課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和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之,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開始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在混合式學習和移動學習日益盛行的趨勢下,幕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研究熱點。本文探討慕課支撐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基礎日語課程中的具體實施與應用。
【關鍵詞】慕課 混合式教學 基礎日語
【基金項目】遼寧省“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2015年一般課題論文。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08-02
引言
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日益發(fā)展,知識和信息的傳播途徑變得更為廣泛,基于網絡課程的“幕課”實現(xiàn)了教學課程的全程參與。慕課,是英語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譯,指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是通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廣泛參與和開放接入的一種課程模式。目前,世界各地已經有了專門的MOOC平臺,不少世界名校都開設了免費在線課程,課程內容多為視頻形式,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慕課的產生,為實現(xiàn)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有效的資源支持。慕課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概念,給傳統(tǒng)教學與學習帶來巨大的變革。慕課優(yōu)質資源和傳統(tǒng)教學的相結合,將會改變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使外語教學變得更加豐富生動有趣。
1.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是對網絡教學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兩種教學方式的混合,混合式學習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 (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旌鲜浇虒W是傳統(tǒng)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化教學的整合。何克抗教授提出,混合式教學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混合式教學正改變著教學形態(tài),使外語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發(fā)生了變化。教師不再是進行填鴨式外語教學,而是起到整個教學課程中的主導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大大提高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讓外語教學變得不再枯燥乏味。
2.《基礎日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
2.1構建優(yōu)質慕課資源平臺
混合式教學,需要網絡資源的有效支持。混合式教學是通過網絡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來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基礎日語》課程中,應建立大規(guī)模的慕課教學資源平臺。首先把基礎日語的教學內容碎片化,以知識點為單位制作一系列慕課,構建優(yōu)質的慕課資源平臺。慕課資源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組織專業(yè)慕課制作小組分階段去完成。
首先,分析基礎日語課程當中,適合做慕課的語法知識點羅列出來。之后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慕課制作。除了語法之外,學生難以掌握的擬聲擬態(tài)詞、副詞以慕課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方便學生隨時觀看,掌握難點。另外,難以辨析的詞匯都適合制作慕課。當然,慕課的制作除了專業(yè)的日語教師之外,還需要強有力的網絡技術支持。外語教師可以與專業(yè)的慕課制作技術團隊合作,建設優(yōu)質的日語學習慕課資源。
在混合式教學當中,除了建設優(yōu)質的慕課資源之外,建設師生之間的有效在線溝通渠道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教學效果。給學生提供學習內容技術支持,讓學生隨時隨地能夠與教師溝通,以保證在線課外學習的教學效果。比如通過QQ、微信等在線平臺,建立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渠道,隨時幫助學生解決在課外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同時可以向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使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外語學習。
2.2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把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慕課視頻資源,上傳到班級資源共享平臺,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完成課外在線學習。課內課外相結合是混合式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學生觀看慕課資源,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課外在線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通過QQ 、微信等溝通手段,與教師溝通。
(2)課外在線學習
學生通過學校的慕課資源平臺,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課外在線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在課外在線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通過教師在線答疑的方式得到解決,或者在線討論的形式內化知識點。課外在線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3)課堂教學
基礎日語是小班授課,非常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根據混合式教學的教學內容進行分組,每組約3~ 4人,每組選一組長。組長不一定要固定,根據每次的教學內容選擇組長,以便讓組員都得到鍛煉。組長負責組織組員搜集優(yōu)質資源、上傳共享平臺、組織組員準備、策劃單元主題活動等。課堂內的諸多活動仍需小組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上,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行分組討論。教師不再進行灌輸式的知識傳授,而是根據教學難點以及學生在線課外學習反饋進行教學安排。教師以討論、交流、答疑的形式進行知識的進一步內化。并對知識的難點重點進行總結。
在基礎日語的后期階段,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可以進行基于項目的研究型學習。教師布置項目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成果物展示。小組的組員需要明確分工,每個組員都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后以發(fā)表的形式展示項目成果。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長的作用不可忽視。組長要帶領組員,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學習。組長合理安排每個組員的任務。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促成了現(xiàn)代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混合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核評價
在混合式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采取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和線上線下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試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考核,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測驗以及項目發(fā)表等。學習態(tài)度是指學生線上的學習態(tài)度,指在平臺上與老師的溝通情況。作業(yè)也可以分為線上線下作業(yè),線上作業(yè)包括學生觀看慕課視頻的次數和教師在線布置的作業(yè)。項目發(fā)表的考核需要自平和互評的考核方式。項目發(fā)表通常是以小組形式完成,考核方式需要科學全面地反應學生的成績。項目考核可以采取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兩個方面。教師對項目的成果物給與總體評價,另外根據每個組員的表現(xiàn)具體進行評分。學生互評指的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互評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給學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3.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學習理念和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旌鲜浇虒W對教師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選擇或制作合適的教學內容視頻,而且對學生能夠進行有效引導,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有效自主學習?;旌鲜浇虒W能夠應該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課下通過慕課等視頻資料掌握知識點,并通過課堂的有效討論以及教師的指點,準確掌握教學內容。能夠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此改變填鴨式的外語教學模式,讓學習日語變得更加有趣。相比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大大提高課堂容量,使教師的輸入和學生的輸出變得更加豐富,有效促進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讓課堂變得更加飽滿。
4.結束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對學生課外學習的監(jiān)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旌鲜浇虒W模式的實施,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論述了在基礎日語課程中如何設計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模式的構建將改變傳統(tǒng)的日語教學,給日語教學帶來新的變革。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電化教育研究[J],2004(03)
[2]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6(09)
[3]熊素娟.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職教通訊(06)
作者簡介:
樸春花(1975-),女,朝鮮族,吉林長春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及日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