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朝
2016華語電影十大最美表演
文/滕朝
2016是中國電影“小年”,國內(nèi)電影票房遭遇了大滑坡。但這并不妨礙許多令人過目難忘的銀幕形象的出現(xiàn),比如一邊剝蒜一邊唱“我的情郎”的張一曼,戴著牛角帽的五星級殺手董小鳳,李雪蓮上訪道路上的那28個男人……《電影》雜志從這些角色中遴選出了“十大最美表演”(排名不分先后)以饗讀者。本文評選只限于2016年在內(nèi)地上映的院線電影。
入選理由:基本上,張譯一個人撐起了電影后半段的戲,出彩。一副文弱樣子的張譯,完全不像殺手,卻總是用一種“匠人”精神來捍衛(wèi)殺手的尊嚴,反差帶來極強的戲劇效果。無論臺詞還是肢體動作都帶有一定的“漫畫感”,“漫畫式”的戲劇性使張譯的表演充滿張力,角色更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凸顯人物的立體感。
入選理由:周冬雨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溫順、清純的淑女,《七月與安生》中她突破自己,飾演桀驁、癲狂、叛逆、靈動的安生,她的表演大開大合,松弛得甚至有些放肆,徹底發(fā)揮了自己的演技。觀眾驚嘆于她的靈氣和天賦,連嚴苛的金馬評委都被她的演技折服。
入選理由:很多人說,《七月與安生》中周冬雨的表演要更出彩一些。其實,這主要在于角色設(shè)置:安生性格濃烈,周冬雨表演外放;七月性格溫吞,馬思純表演內(nèi)斂。馬思純飾演的七月看似沉靜嫻熟,卻在壓抑之后展現(xiàn)了驚人的反差,角色的內(nèi)心層次很深,表演難度相當(dāng)高。當(dāng)馬思純和周冬雨同時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時候,馬思純說,這是最好的結(jié)果,因為七月與安生本來就是一體的。
入選理由:有的演員演戲千人一面,梁家輝是千面一人,演什么像什么??戳杭逸x演戲真是一種享受,演戲時的爆發(fā)力與各種細節(jié)設(shè)計令人咋舌。《寒戰(zhàn)2》雖然是一部動作片,但最耐看的還是文戲,三大影帝同臺,特別是梁家輝飾演的李文斌與對手唇槍舌劍,氣場超強。一次發(fā)布會設(shè)置了梁家輝和另一演員對戲的環(huán)節(jié),對方顯然早已忘記臺詞,而梁家輝卻一字不差地將兩大段臺詞一口氣說出來,臺詞功力可見一斑。
入選理由:拍這部電影前,任素汐已演了四年話劇《驢得水》,演話劇的演員身上劇場味都很重,放到大銀幕上戲就容易過。然而,任素汐的表演難能可貴地松弛與真實,動不動就去“睡服”別人,卻是最堅守底線的一個。有網(wǎng)友評價“人生第一次見到有人演出了樸實但高貴的放蕩”。而她一遍剝蒜一邊唱“我的情郎”的畫面,也成為2016年電影銀幕上的最美瞬間。
入選理由:71歲的秦沛飾演的爺爺與奶奶之間相濡以沫的感情幾度催人淚下。特別是教堂婚禮上的表白讓無數(shù)觀眾動容:“你要比我先走,如果想一想啊,那也挺好的。你膽子又小,又笨,你又愛哭,留你一人在那哭,我就更不放心了”。幾句臺詞,實力“撩妹”。
入選理由:顏丙燕是公認的文藝片女王,《愛情的牙齒》中的錢葉紅、《萬箭穿心》中的李寶莉,對底層小人物的刻畫惟妙惟肖。《盛先生的花兒》中的棉花一角,顏丙燕的表演同樣大放異彩,將一個農(nóng)村外來婦女在面對城市生活與感情困境時的隱忍、堅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入選理由:王紫逸有靈性,特別是那雙大眼睛,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這與電影中韓沖那敢愛敢恨的性格很貼近。影片最后王紫逸反抗村民的那場戲極其精彩,仿佛是被禁錮已久、發(fā)了瘋的豹子,紅著眼咆哮著沖破牢籠,用失去身體自由的方式來尋求精神與愛情的自由。
入選理由:西德尼瑪是藏區(qū)很有名的喜劇演員,堪稱藏區(qū)“趙本山”。他在一些小品電視劇中的表演,無論是肢體動作還是表演風(fēng)格都極具夸張,但在《塔洛》中,他卻將之前那種夸張痕跡全部抹掉,觀眾看不到表演,他就是那個孤獨的牧羊人,塔洛。
《我不是潘金蓮》——大鵬、于和偉、張嘉譯、趙立新、張譯、郭濤、李宗翰、黃建新、高明、田小潔、劉樺、范偉等入選理由:馮小剛說,《我不是潘金蓮》的真正主角不是范冰冰,而是范冰冰背后那28個男人,范冰冰只是作為一根線將那28個男人串起來,所以,從基層法官王公道,到新任縣長鄭重,再到市長馬文彬等等,這一串群像刻畫都極為出彩,呈現(xiàn)一出“官場現(xiàn)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