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渝
摘 要 好的教育應該是心靈的教育,而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則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班級 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教室也能說話”,整齊的桌椅,明亮的窗戶,激勵人心的標語,生機昂然的綠色植物,健康向上的氛圍都能讓孩子學到課本之外的知識,促使他們能更好地成長。所以,創(chuàng)建豐富的班級文化,營造良好育人氛圍,打造一間屬于孩子們自己的教室至關重要,說不定“奇跡”就會誕生在這里呢。
1我們的教室
教室是孩子們的另一個家,他們在這里學習、休息、游戲。溫馨而富有激勵性的教室布置能增添孩子們學習生活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培養(yǎng)正確審美觀,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承受心理壓力,增強班級向心力、凝聚力,激發(fā)愛班愛校的熱情。
(1)創(chuàng)建屬于我們自己的班級名稱、班規(guī)、班訓(展示在教室門口)和班級旗幟,這些都布置在教室的正前方,最醒目的地方,這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
(2)確定班級奮斗目標。這也是放在教室的醒目之處。由同學們共同制定并張貼于“布告欄”(教室前門后黑板旁)上?!安几鏅凇边€張貼作息時間表、課程表、清潔值日表等。
(3)建立“群星閃耀”的評比欄。根據(jù)本班實際,設立“學習之星”、“文明之星”、“勞動之星”、“守紀之星”、“誠實之星”、“進步之星”等,堅持每周每月評選并更換一次。通過評比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一顆閃亮的星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為這個溫馨的家庭添磚加瓦;也讓學生既能感受到競爭的過程既是努力付出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感受快樂的過程。
(4)黑板報、墻報(我們的地盤)。這個陣地,在教室的南墻,那是孩子們展示自己才藝的天地,上面可以不定期地展示不同專題、不同形式內容。搭建“我行我秀”才藝展示臺。展示孩子們的繪畫作品、習作、書法、小報,各類競賽的照片等,給孩子們充分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另外,還要留一點版面給孩子出奧數(shù)題,孩子把各種不同的解題方式展示在南墻上,讓孩子共同分享、共同思考。這些都是每周或每半月更換一次。
(5)教室前面黑板旁邊的是班級“書香小屋”圖書架。書籍是人的精神食糧,好書使人受益終身,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視野,班級構建了圖書角,在這里整齊地擺放著由每個同學帶來的各類課外圖書,歸類擺放,并且定期更換書架上的圖書,并嘗試讓學生自主管理,每天由班干部輪流管理圖書的借閱。這些書籍滿足了同學們強烈的求知欲,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還培養(yǎng)了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6)后門角的衛(wèi)生角。教育學生愛護勞動工具,要求每個學生每日做完清潔,將勞動工具規(guī)范整齊地擺放。建立值日生每日輪換制度,主管全天工作,由地面到桌面,窗臺到公共區(qū),收拾干凈;堅持每天一小掃除,每周一次大清掃,做到物放有序,窗明幾凈,專人負責,一走進教室,就使人感到舒服。
(7)好人好事專欄。孩子撿到一塊小橡皮,小鉛筆,錢、物等,公共汽車上為老人讓座,幫助同學這些都可以記在在個專欄里,讓孩子從小知道為別人做事,付出是一種奉獻,是值得提倡和學習的。
(8)綠化教室。在教室里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動員學生每人節(jié)約幾角錢,以小組為單位購買一些適宜于室內擺放的盆景、花草等,擺放在教室的圖書角,好人好事專欄處,或者是窗臺等地方,要求每個小組自己負責澆水、施肥、管理花草。春華秋實,讓孩子和花草一起成長,共同分享成長中的快樂,讓教室里“人”、“物”充滿綠色,充滿春春的氣息。
2我們的特色活動
組織和開展課外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學校的活動以外,班主任還可設計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活動,以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以下是我們班已經實施的班級特色活動。
2.1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1)成立在“班級圖書館”,推行“流動館長”制度。孩子們借閱圖書由他們自己輪流管理,每次做好記載,堅持有借有還,每天由專人清理書籍。
(2)“書香共賞”。每周固定一節(jié)閱讀課,并且做好讀書筆記。
(3)“好書推薦”、“讀書沙龍”。每周或間周一次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4)堅持寫讀書筆記。收集學生優(yōu)秀作文或日記整理成冊,一期一冊。
2.2開展豐富的才藝展示活動
利用班隊會經常開展以“我行我秀、 夢想舞臺”的主題活動,才藝展示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特色鮮明。主要有舞蹈、器樂演奏,書法、繪畫等,充分展示我班孩子們多才多藝的個人魅力。除了這些,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參加球類、歌舞、電腦創(chuàng)作等比賽活動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榮譽意識,還能讓孩子正確面對失敗與挫折,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2.3節(jié)慶聯(lián)誼活動
利用元旦節(jié)、婦女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中秋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紀念活動,挖掘節(jié)日紀念活動的文化內涵,圍繞熱愛祖國,牢記黨史、尊敬師長、尊重勞動、感恩父母、誠信做人等主題,開展師生聯(lián)誼活動。在不同形式、不同素材的節(jié)目表演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班級大家庭。建設文明班集體”的責任心。
總之,班級是學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識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體質的培養(yǎng)地,是心靈的歸宿地。高雅、生動、形象的班級物質文化,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靈魂,愿我們的孩子在一個具有良好班級文化的班級中,自發(fā)地形成濃郁的和諧風氣,健康快樂的成長,潤澤心靈,奠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