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杰
這幾年,中國的金融資本也開始追逐和獎勵那些“為人民服務”的人。除了這一次的王衛(wèi)和順豐快遞,過去幾年,馬云和阿里巴巴,馬化騰和騰訊,王健林和萬達廣場,王石和萬科地產(chǎn),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王中磊和華誼兄弟,這些人和他們領導的公司都因為“為人民服務”而得到金融市場的超額獎勵。
立春以來,由妖精、魔鬼、資本大鱷這些“野蠻人”一年多來掀起的巨浪開始退潮,迷惘兩個多月的證券市場,終于再次找到市場的興奮點和上漲的動能。這個興奮點,就是順豐的借殼上市,而大盤上攻的動能,則來自于由順豐上市引發(fā)的快遞業(yè)集體沖動。
這幾天,順豐快遞的老板王衛(wèi)成了金融業(yè)的焦點人物,每天都會有無數(shù)平常只盯著自己股票漲漲跌跌的人,熱心地替他計算哪一天會成為首富。
錢,在這幾天似乎制造了歡樂與和諧。股市上漲,股民開心;市場轉(zhuǎn)暖,監(jiān)管層舒心;跟著賺錢,同行不再是冤家,莞爾一笑,圓通、申通、韻達開心。
按去年的營業(yè)收入算,行業(yè)最高者是順豐控股,營收高達574.83億元。以平均每件貨物20元的快遞費計,順豐一年打理的快遞貨物量當超過27億件。也就是說,僅順豐一家去年就相當于為每個中國人發(fā)或送了2次快遞。這樣的服務量和服務密度、強度,堪稱“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同志1944年在追悼張思德大會上的一篇演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則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是共產(chǎn)黨員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所謂“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從商業(yè)的角度看,只要你為人民服務,你就會得到市場的獎勵;如果擺正心態(tài),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市場就會給你更大的獎勵;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旦步入資本市場,那金融或?qū)⒔o你超值的獎勵。
和成熟的金融市場演進方式類似,這幾年,中國的金融資本也開始追逐和獎勵那些“為人民服務”的人。除了這一次的王衛(wèi)和順豐快遞,過去幾年,馬云和阿里巴巴,馬化騰和騰訊,王健林和萬達廣場,王石和萬科地產(chǎn),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王中磊和華誼兄弟,這些人和他們領導的公司都因為“為人民服務”而得到金融市場的超額獎勵。這一邏輯,在太平洋東岸早有驗證。Microsoft,Wal-Mart,F(xiàn)acebook,這些活躍在美國乃至全球的公司和它們的實際控制人,同樣獲得資本市場的超額獎勵。
而誰投資了這樣的公司,同樣獲益良多。越是看重企業(yè)是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投資收益越有翻倍的可能。
表面上看,是股票市場造富。而深究本質(zhì),其實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壞決定了誰和誰的公司能否創(chuàng)造財富傳奇。任正非和他主導的華為,就是一個明證。
步入古稀之年、越來越放松地進行公眾講話的任正非先生近日宣稱,華為最大的“商業(yè)機密”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五千年文明說‘童叟無欺,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共產(chǎn)黨講‘為人民服務,也是以客戶為中心。華為沒有獨特的文化,也沒有超越中國五千年的基礎文化,只是將這種文化精神付諸實施?!?/p>
不上市的華為,之所以能在全球通訊產(chǎn)業(yè)競爭中持續(xù)創(chuàng)新、迅猛成長,并攫取豐厚利潤,正是基于其持久地、專注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