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岳+胡琳
2013年7月,剛剛退休的王新法,不遠千里從河北省石家莊市來到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zhèn)薛家村義務(wù)扶貧。三年來,他幾乎花光自己的養(yǎng)老錢,辦茶廠、修路架橋、還為烈士樹碑立傳……現(xiàn)在,省級貧困村薛家村已順利脫貧,并躋身省級文明村鎮(zhèn),但王新法卻倒下了。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因勞累過度,突發(fā)心肌梗死,犧牲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王新法舍不得離開這片傾注巨大心血的土地,村民們更舍不得這個“村長”。“他是我們薛家村永遠的親人!”村民彭社杰道出了薛家村309戶村民的心聲。
錚錚誓言 立志扶貧
王新法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人,1981年轉(zhuǎn)業(yè)到石家莊市公安局工作。退休后的王新法本可以憑借退休金和一輩子的積蓄安享晚年,但一次去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zhèn)薛家村探親,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澳莻€山村,山好、水好、人好,就是太窮了,是個省級貧困村,我就想去幫幫他們?!蓖跣路ㄗ詭т伾w卷兒來到了薛家村,并在村里一棟閑置的舊木板屋里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三年多。
剛進村時,很多村民都懷疑這名外鄉(xiāng)人的動機。畢竟怎么會有人不遠千里,來這個山溝溝里義務(wù)扶貧,他是不是騙子?
行勝于言。
王新法自掏腰包,為兩位搬下大山居住的低保老人田美年、付珠衣接通生活用電;購置100盞節(jié)能燈泡、30多臺烤爐,免費分發(fā)給困難家庭……
真心換真心,通過多次接觸,村民們逐漸打消了質(zhì)疑,還推選王新法為“名譽村長”。在一次村支部黨員大會上,王新法當眾立下重誓:“我的生活用具全都拿來了,我就扎根在這里,全村不脫貧,我就不離開?!?/p>
后來,村民最擔心的問題不再是貧窮,而是王新法何時會離開。然而,王新法最終還是離開了,以村民們始料不及的方式,以家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式。
“吃自家飯,管公家事”
雖退伍多年,但王新法仍不失軍人本色。修路架橋,他身先士卒,與村民同吃同勞動,連外孫出生都沒能趕回去。
他的一言一行,感染著每一位村民。
在王新法的帶動下,薛家村的村民開始自發(fā)參與村莊建設(shè)。村里新建的五座橋都由村民動手修建,成本只有五分之一。用當?shù)厝说脑捳f,“如果不是‘名譽村長帶著大家干,怎么可能只花這么點錢!”
“能出一份力,就盡量出一份力,搬得起一塊石頭,就盡量幫著搬。沒人通知,我是自己找過來的?!?8歲的老人彭心太回憶道,“去年8月份,地里的玉米快熟了,為支持修路,我兒媳婦邊哭邊把玉米連根拔了?!?/p>
薛家村黨支部書記覃遵彪心里至今滿懷愧疚。4年前,當王新法第一次告訴覃遵彪,自己要義務(wù)扶貧的想法時,覃遵彪還以為只是醉話,根本沒當回事。當王新法拿出64萬元積蓄,要為村里架橋、修路、建烈士陵園、發(fā)展生態(tài)茶園時,覃遵彪驚呆了。后來,他不僅和王新法一起義務(wù)出工,還主動將自己的茶廠和另外引進的一家茶廠并入村里的茶葉合作社,成為村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薛家村最大的財富是1500畝茶園。然而,這里的茶葉靠原始加工,收入不高。為了增加村民收入,王新法到處奔波,請來專家“把脈”,并按專家建議,利用這里的自然氣候避免蟲害,將四季采摘改為一季采摘?!耙婚_始看不慣他,覺得他太霸道。”曾德平說,“薛家村最大的財富是茶園,但他卻要大伙兒將茶葉采摘由四刀改為一刀,這不是斷了老百姓僅有的財路嗎?”但接下來的事情讓他心服口服。聘請專家“把脈”、對茶園進行標準化管理,利用自然條件減少病蟲害、大力發(fā)展有機茶葉……在王新法的幫助下,曾德平家里的試驗茶園,次年每畝收成就達到了7500元,畝均增收5000余元。
“吃自家飯,管公家事。”村委會主任賀順勇這樣總結(jié)王新法的扶貧義舉。
在薛家村義務(wù)扶貧四年間,王新法前后拿出了100余萬元,為村里拓出了15公里山道,架起了6座橋梁,讓老百姓喝上了潔凈的山泉水,共幫助64戶貧困戶204人脫貧,人均年收入也從最初不足2000元增至2016年的7720元。
“老弟,你為鄉(xiāng)親們做的這些事,堆積起來就是一座山啊!”談及王新法,76歲的賀宗云老人情緒激動,老淚縱橫。
扶貧先扶志
王新法在薛家村義務(wù)扶貧的日子里,深刻感受到:要想拔掉窮根,首先要激發(fā)村民的精氣神。
一次踏勘時,村干部向王新法講述了86年前這里發(fā)生的一個悲壯故事:為掩護大部隊突圍,紅四軍一個連與敵人展開白刃戰(zhàn),最后彈盡糧絕,退至剪刀峽絕壁頂上,戰(zhàn)士們舍身跳崖,壯烈犧牲。當時一些農(nóng)會會員在剪刀峽一帶,找到68具紅軍戰(zhàn)士遺體,草草掩埋在村里5個地方。
王新法熱血沸騰,一種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何不請烈士們回家?讓鄉(xiāng)親們有個精神寄托。有了這種不怕犧牲、舍身奮斗的精神,就沒有改變不了的貧窮面貌! ”
原屬村集體財產(chǎn)的六塔山有319畝荒地一直閑置。經(jīng)過多番勘察,他將園址選在這里。一座烈士陵園分成烈士墓和公墓兩個區(qū)域,再栽上油茶,既綠了荒山,又可解決全村人吃油問題。王新法的想法,得到村“兩委”和村民的支持。
2014年3月31日清晨,在王新法的帶領(lǐng)下,村民們在六塔山上的“山河圓”烈士陵園,舉辦了“請烈士回家”儀式,覆蓋著五星紅旗的68位烈士的遺骸被安葬。86年前的英烈,魂兮歸來。這種震撼人心的場景讓在場的鄉(xiāng)親們無不動容。
2016年11月,常德一家投資公司看到薛家村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決定在這里開發(fā)旅游產(chǎn)業(yè)。遷墳問題必須要加快實施。從動員到遷墳,只用了短短19天,鄉(xiāng)親們共遷出祖先及其他親人的遺骸71具,集中安葬在六塔山的公墓區(qū)。
雖然王新法離開了,但他用盡“洪荒之力”,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拔窮根”的精神,已深深烙進全村人的心里。村委會主任賀順勇堅定地說:“有了王新法這種精神,沒有拔不掉的窮根。”
“我并不懂他,但我尊重他”
王新法過世后,女兒王婷在父親生前借宿的村民簡發(fā)成家中,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摸摸晾衣繩上的迷彩服,摸摸屋子里泛潮的花床單,再眺望埋葬著父親的六塔山。要回石家莊了,這一世的父女,就此相隔。她,舍不得。
面對王新法葬禮上如潮水般的村民和素不相識人的暖手相握,王新法的愛人孫景華也有點恍惚了——那個不顧家的男人,為什么在這里有這么多親人?為什么這里的鄉(xiāng)親們?nèi)绱肆魬偎?/p>
對王新法的所作所為,家人都認為:“理解很難,尊重更多?!?/p>
他扎根大山近4年,留給家人的時間不到60天。2017年春節(jié),是王新法到薛家村義務(wù)扶貧沒有回家的第三個春節(jié)。女婿譚銳對岳父是陌生的。結(jié)婚6年里,見岳父不超過10次?!拔以诒本┕ぷ?,回石家莊的次數(shù)本就不多,趕上岳父在的時候都覺得很稀罕?!?/p>
女兒女婿的感受,遠沒有相伴30多年的老妻孫景華深。近4年來,王新法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總共不超過兩個月。這還要把2016年9月孫景華到薛家村看望王新法的一個來月也算在內(nèi)。“老王說,要干一番大事。我以前總想不明白大事是什么,直到在他的葬禮上,看到那么多的老百姓跪下來送他,看到當?shù)匦『⒆訚M臉是淚舉著手寫的‘送爺爺?shù)呐谱?,我才知道,我并不懂他,但我尊重他?!?/p>
在薛家村,王新法投了一百多萬元。對于王新法的家人來說,這是一筆“巨款”——老伴兒孫景華的退休金一個月3000多元錢,還不夠自己吃藥的;女兒王婷為帶孩子辭了工作,孩子的奶粉錢,一家的開支,就靠丈夫一個人的工資。2月28日,王婷在父親的手機上看到一條短信,才知道,父親的退休金每月有4000多元錢。這錢,他一分都沒拿回家過。
“爸爸說過一句話,‘我是帶著思想來的,不是帶著私欲來的,我問心無愧。”王婷說著,眼眶又紅了。
王婷和母親孫景華即將返程回石家莊,她們把王新法留在了薛家村?!翱吹接腥撕臀覀円粯犹郯职?,我們也安心了?!北M管她們能帶走的遺物,裝不滿一個行李箱。
王新法去世后的幾天里,還陸續(xù)有村民打手機來要和他說話,有人發(fā)短信來和他聊天。王婷還發(fā)現(xiàn),父親這個扶貧老兵的手機鈴聲是沖鋒號,鬧鐘是起床號。
王婷把自己的心愿發(fā)在了朋友圈里:“5:30,爸爸手機里的起床號依然響起,在那邊不要再設(shè)這么早的鈴聲了,多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