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自幼熏習(xí),年少成名
蕭嫻(1902—1997),中國當(dāng)代最著名的女書法家。父親蕭鐵珊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員,工詩文,善書畫。蕭嫻從小并沒有在深閨中忙于“女紅”,而是喜歡讀古文、詩詞,尤喜書法。蕭鐵珊寫大字時,往往需要有人磨墨拂紙,于是,蕭嫻自12歲起就成了父親的小書童,也有了零距離觀摩的機會。蕭鐵珊寫字時,蕭嫻就在一邊認真觀察。不久,她的書法天賦就展現(xiàn)了出來。13歲那年,廣州大新百貨公司落成典禮上,蕭嫻寫了一幅一丈二尺長的對聯(lián)“大好河山,四百兆眾;新辟世界,十二重樓”作為賀禮。為了證明作品的可靠,她又當(dāng)眾書寫橫批“壯觀”二字,一時轟動羊城,報刊譽之為“粵海神童”。
師從書法大家
當(dāng)然,蕭嫻最為稱道的學(xué)書經(jīng)歷還是在20歲那年,被大書法家康有為收為弟子。受康有為影響,蕭嫻學(xué)書從篆隸入手,與現(xiàn)在一般入從楷書開始不一樣。她認為,“楷書是從篆隸而來。篆是圓筆,隸是方筆,圓筆方筆都掌握到了,不論改寫楷書、行書或草書都不難掌握了”。
此后,在康有為的指點下,蕭嫻除了繼續(xù)練習(xí)篆書、漢魏碑刻外,又摻入老師的筆意,字寫得越來越有氣魄??涤袨樵f,蕭嫻的書法與年長六歲的師兄劉海粟相比,已在伯仲之間。
書法大氣磅礴,屈指可數(shù)
雖然很多人習(xí)慣于將蕭嫻與古之衛(wèi)、管(即衛(wèi)夫人,晉代著名女書法家;官夫人,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相提并論,但論及書風(fēng),蕭嫻與衛(wèi)、管等傳統(tǒng)帖學(xué)一派的書家迥然不同。有人這樣描述蕭嫻:“一個平素滿頭銀發(fā)、瘦小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每當(dāng)一拿起如椽大筆,就頓時判若兩人,口中還虎虎有聲,目光如炬,肆意揮灑,橫掃千軍”,這份“丈夫氣”不僅在歷代女書家中絕無僅有,即便在整個書法史上也屈指可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