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
- 黃道周楷書隸意表現(xiàn)形式及其審美價值
具有的表現(xiàn)特征。楷書隸意表現(xiàn)形式,就是隸意表現(xiàn)特征在楷書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運用方式。作為晚明富于獨創(chuàng)性的楷書大家,黃道周在書法理論上重視對楷書隸意表現(xiàn)的研究,在楷書的創(chuàng)作上注重對隸意的展現(xiàn),其楷書作品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隸意表現(xiàn)形式,因而,隸意表現(xiàn)成了黃道周楷書藝術一個重要的特征。因此,對黃道周楷書隸意表現(xiàn)形式進行深入研究,梳理和剖析其楷書隸意表現(xiàn)形式的類型及來源,論證隸意表現(xiàn)形式對其楷書創(chuàng)作的審美價值,這對當代書法界有關黃道周的書法理論和創(chuàng)作研究,應該具有較大的實
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2022-01-08
- 穴
? ? ? ? 楷書“穴xué”,象xiànɡ形xínɡ字zì。“穴xué”字zì的de早zǎo期qī形xínɡ狀zhuànɡ與yǔ表biǎo示shì屋wū頂dǐnɡ的de“宀”很hěn相xiānɡ似sì,上shànɡ面miàn隆lónɡ起qǐ,形xínɡ狀zhuànɡ很hěn像xiànɡ人rén們men挖wā掘jué用yònɡ來lái居jū住zhù的de洞dònɡ穴xué的de樣yànɡ子zi?!把▁ué”的de本běn義yì指zhǐ“土tǔ室sh씓
快樂作文(1.2年級) 2021年4期2021-09-10
- 話說楷書與行書
◎閆淑霞楷書與行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兩種書體。在談到楷書與行書的關系時,有人說“楷書和行書無先后關系,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學術體系”,也有人說“行書就是楷書的快寫”,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片面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中國文字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演變的,除甲骨文是漢字首創(chuàng),是人們生活的寫實,其他書體都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我們要了解楷書與行書的關系,先要從它們的起源說起。一、楷書與行書的起源楷書起源于東漢時期,它是由隸書發(fā)展演變而來的一種字體。與隸書相比,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12期2020-12-07
- 淺析學書法應從楷書入手
為學習書法應該從楷書入手,因為楷書最為規(guī)范、端正。要唱戲先要練好基本功,而書法里的基本功就是楷書。為什么寫好書法要先寫好楷書呢?人都是先學會走路然后才能跑,寫字同理。要先學會一筆一畫,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楷書的筆畫最為端正,寫行書著稱的王羲之,狂草出名的張旭,都是因為楷書的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才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先寫楷書實際上就是先從規(guī)矩入手。在故宮大殿上有一個名為“正大光明”的牌匾,牌匾上的字體就是楷體,不只在故宮,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很多牌匾,幾乎都是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4期2020-05-24
- 亦論“以行入楷”
”,我的理解是在楷書書寫過程中注重法度和書寫速度的同時,還要辯證借鑒其它書體的結字、用筆和逸趣融入其中,以豐富其結字的變化、用筆的節(jié)奏、情趣的宣泄,進而最大程度地表現(xiàn)作者的內心世界和藝術追求,這種書寫狀態(tài)與“筆墨當隨時代”是相一致的。以行人楷可強“勢”。蔡邕《九勢》:“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矣,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國在其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日: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薄皠荨痹跁鴮W中十分重要,我認為其勢來源于形,有形
中華書畫家 2019年8期2019-09-12
-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雪
文②小篆③隸書④楷書As time has passed, 雪③④ has evolved into official script (隸書lìshū) and regular script (楷 書kǎishū) respectively.As sublimated, 雪 depicts the image of “holding snow in hand” for official script; further, the figure of “han
Special Focus 2019年1期2019-01-30
- 行書不是楷書的快寫
精品課堂行書不是楷書的快寫□詹麒麟在篆隸楷行草的書體演變過程中,并不像大多數(shù)人想象中的那樣先有楷書,然后發(fā)展成行書,最后形成草書。蘇軾在書論中談到張旭的草書時說:“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庇械娜苏J為真書就是指今天的楷書,所以行書是楷書的快寫,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唐代張懷瓘在《六體書論》中說:“隸書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曰真書,大率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其于舉趣蓋有殊焉。”他的《書斷》中記載:“案隸書者,秦下
中國篆刻 2017年9期2017-09-14
- 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目錄(下篇)
華經(jīng)》卷六4行,楷書,有烏絲欄??膳cSH.174-5-3綴合。參:《舊目》,39;《集成》下,110。SH.174-5-3《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六2行,楷書,有烏絲欄??膳cSH.174-5-2綴合。參:《舊目》,39;《集成》下,110。SH.174-5-4《佛說佛名經(jīng)》卷九4行,楷書,有烏絲欄??膳cSH.174-5-5、SH.174-5-6、SH.174-5-7、SH.174-5-8綴合。參:《舊目》,39;《集成》下,110。SH.174-5-5《佛說佛名經(jīng)
吐魯番學研究 2017年1期2017-08-28
- 范培鑒書法作品
6—1993)的楷書作品。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游壽先生當年的一位研究生依然記得老人家上書法課時,操著一口濃重的閩南話,講“以唐代楷書為書法基礎學習范本的重要意義”。為此,她親自編寫了《歷代書法選》,并以楷書題跋,實實在在的為學生們做了耐人尋味的提示。同樣,作為同時代的周齊先生、范培鑒先生的楷書作品也為我們展示了楷書創(chuàng)作歷久彌新的魅力。老一輩書法家的楷書創(chuàng)作,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首先,學習書法,楷書作為基礎十分重要,并且要注重唐代的經(jīng)典楷書。其次,楷書創(chuàng)作也
書法賞評 2017年1期2017-04-08
- 圖說書法
王羲之楷書楷書起源于漢而成形于晉,漢末魏初的大書家鐘繇被稱為楷書之祖,對楷書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楷書尚有不少隸書意味。王羲之學鐘減去了隸意,結體亦變橫勢而趨于方整,從而完成了隸書向楷書嬗變的最后階段?,F(xiàn)存王羲之楷書均是小楷,但它是蘊育出唐代楷書諸大家的胚胎,因此對后世影響極大。王羲之小楷帖有《樂毅論》《曹娥碑》《東方朔畫贊》及《黃庭經(jīng)》。關于《黃庭經(jīng)》還有一段傳說:山陰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知王羲之愛鵝成癖,為其準備了一籠白鵝,作為寫經(jīng)的回報。王羲之見
視野 2016年5期2016-10-21
- 簡牘墨跡對楷書發(fā)展的影響
學院)簡牘墨跡對楷書發(fā)展的影響◆彭育龍(湖南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在書法的歷史發(fā)展與演變過程中,楷書與簡牘墨跡看似是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存在的方式也有所不一樣,楷書多是以碑刻的形式流傳下來,而簡牘墨跡則是以毛筆墨跡書寫在竹簡上的書法留存至今,在這些不同形式與不同表現(xiàn)技法的差異下,二者背后則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性與促進性,只要稍作對比就能發(fā)現(xiàn),楷書與簡牘墨跡在很多筆畫上都是極其相似的,有的點畫基本一致,所以理清二者的聯(lián)系與異同是有積極意義與價值的,所以本文旨在通過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6年8期2016-09-19
- 楷書
雪小禪我終于寫到楷書了。我用了“終于”這個詞,有點江山收了的意味。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了,我才寫到楷書。也像人到中年,客途聽雨,滿懷愁腸了,少年嫩綠沒有了,一把辛酸無人說了,猛一回頭,看到臨摹的一篇楷書,下筆便到烏絲欄,面上不動聲色,內心波濤翻滾了。少年聽雨歌樓上,據(jù)是新新意。祖父讓父親臨歐體、柳體、褚體......父親說:厭煩極了。但父親把臨的柳公權《玄秘塔》贈給我,那筆墨之間全是柳公權,可他說:并未怎么練過。作品是悟出來不是寫出來的,上天贈予的稟賦占到七成
小品文選刊 2016年5期2016-09-08
- 楷書
雪小禪我終于寫到楷書了。我用了“終于”這個詞,有點江山收了的意味。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了,我才寫到楷書。也像人到中年,客途聽雨,滿懷愁腸了,少年嫩綠沒有了,一把辛酸無人說了,猛一回頭,看到臨摹的一篇楷書,下筆便到烏絲欄,面上不動聲色,內心波濤翻滾了。少年聽雨歌樓上,據(jù)是新新意。祖父讓父親臨歐體、柳體、褚體……父親說:厭煩極了。但父親把臨的柳公權《玄秘塔》贈給我,那筆墨之間全是柳公權,可他說:并未怎么練過。作品是悟出來不是寫出來的,上天贈予的稟賦占到七成甚至更多
小品文選刊 2016年3期2016-05-09
- 楷書
雪小禪我終于寫到楷書了。我用了“終于”這個詞,有點江山收了的意味。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了,我才寫到楷書。也像人到中年,客途聽雨,滿懷愁腸了,少年嫩綠沒有了,一把辛酸無人說了,猛一回頭,看到臨摹的一篇楷書,下筆便到烏絲欄,面上不動聲色,內心波濤翻滾了。少年聽雨歌樓上,俱是新新意。祖父讓父親臨歐體、柳體、褚體……父親說:厭煩極了。但父親把臨的柳公權《玄秘塔》贈給我,那筆墨之間全是柳公權,可他說:并未怎么練過。作品是悟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上天贈予的稟賦占到七成甚至更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5年8期2015-08-07
- 楷 書
新的書體形式——楷書。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chuàng)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同時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的由來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辭?!方忉屨f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故稱為楷書。但是相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書的筆畫簡爽,筆直不造作,其形態(tài)與孔子墓上的楷樹形態(tài)極為相似,其筆畫形態(tài)猶如楷樹之枝干,因為是書體形式,故取楷樹之諧音,稱謂“楷書”。由于是從隸書演變而來,因此在漢末就有了楷書的雛形,歷經(jīng)王朝更迭,楷書有了
基礎教育論壇 2014年27期201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