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作為中國武術的重要部分,被視為中華文化之精粹,是一項集修身養(yǎng)性于一體,注重內外兼修的運動。它融合了武術和瑜伽之所長,但這項運動的好處卻少有人知,法國雜志《時尚·COSMOPOLITAN》科普了關于太極拳的知識。
太極拳是如何運作的?
太極拳由來已久,它對精神集中和動作的準確性有著嚴格要求。這項運動是多種運動的結合體,更像是處于武術打斗和舞蹈之間的一種運動形式。太極拳將武術中打斗的動作分解開,使它們變得緩慢柔和并具有連貫性。太極拳的所有姿勢都具有柔的特質和高度一致性,整套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打一套完整的太極拳大約需要30分鐘,有時候還會配有“武器”輔修鍛煉,比如劍、棍等。
強健心臟,舒緩壓力
打太極既可鍛煉肌肉,還可使您的心臟更加強健。只要堅持鍛煉,您會發(fā)現肌肉緊張感正慢慢消失。消除了緊張感可以加快血液循環(huán),還有利于降低動脈壓力。太極拳向來是舒緩緊張感的上佳選擇,幫助您釋放壓力。
力量與平衡
太極拳對于新手來說容易上手,并且有利于身體健康。首先,太極拳的動作可以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度。其次,它會讓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這是一項柔和而又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運動,從手臂到腳趾,一招一式都可以讓您對身體有更清晰的認識。打太極需要保持站立的姿勢,腿部的支撐將會貫穿始終,您很快就會感受到腿部肌肉的變化。太極拳將武術動作放緩,這就對平衡性有一定要求。當您從一個動作轉到另一個動作時,全身的重量常會移到單獨的一條腿上。最后,太極拳是柔和的運動,切不可操之過急。(綜合環(huán)球網資料)
相關鏈接
練太極身體更強壯,治病又健身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拳術,也是當下流行的健身方式。近日,英國《體育醫(yī)學》期刊發(fā)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太極拳能夠有效改善老人身體機能。乳腺癌、心衰、骨關節(jié)炎或慢阻肺病患者練習太極拳后,體力、平衡能力及體姿均能得到較大提升。
研究人員對涉及1500多位平均年齡為50-70歲,練習太極拳平均時長12周,每周練習兩三次的參與者數據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練習太極拳后,參與者在6分鐘步行測試中成績更優(yōu)異,肌肉力量更強,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例如,對骨關節(jié)患者來說,太極拳練習改善了該病導致的身體疼痛、肌肉僵硬,同時縮短了患者坐立時間。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理療系主任瑞德·達蓮娜教授稱,太極拳還會促進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該運動不受環(huán)境和設備限制,值得推廣。研究人員也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研究太極拳與各種慢性病癥狀的改善之間的因果關系。
美國一項研究發(fā)現,練太極拳能提高平衡力、腿部力量、心血管耐力、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改善脈搏率、肌肉靈活度、免疫系統(tǒng)反應及睡眠習慣。
研究人員將過去幾年練太極拳的中老年人與年齡相仿、慣于久坐的成年人的大腦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與從未練過太極拳的人相比,太極拳練習者的大腦中,與決策和注意力相關的部分表現出更好的連通性。
盡管目前還不能確定太極拳是否更優(yōu)于其他輕中度運動,比如散步、瑜伽和力量訓練。但練太極拳比拉伸等低強度運動的效果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