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強
摘要 近年來國有林場病蟲災害愈加頻繁,且出現了許多新型的病蟲災害,其影響力不斷增強,原有的防治藥劑難以奏效。本文介紹了我國國有林場森林病蟲災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期為我國森林病蟲災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國有林場;森林保護;病蟲害防治;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147-01
近年來我國國有林場森林病蟲災害愈加頻繁,影響范圍也逐漸擴大[1]。因此,必須加大病蟲災害防治力度,以降低損失。在進行病蟲害治理時,應該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防治方法。
1 存在的問題
1.1 病蟲災害種類越來越多
近年來全球環(huán)境和氣候存在一些異常變化,導致病蟲災害種類不斷增加[2],原來的病蟲災害在環(huán)境氣候的變化中變異升級,傳統(tǒng)防治藥物難以解決新問題。新型病蟲災害一般出現的比較突然,短時間內難以找出有效的解決對策,為其提供了肆虐擴散的機會。例如,近年才出現的青楊天牛害蟲,其防治速度緩慢,在研制有效藥物的這段時間里,其快速繁殖,破壞林場。
1.2 病蟲災害蔓延范圍逐漸擴大
病蟲災害種類的增多,直接導致林場受災面積擴大;受災面積的擴大又導致治理難度加大,如此惡性循環(huán),我國林場森林病蟲災害防治工作面臨著較大的阻力。國有林場森林大多樹種單一,容易引發(fā)病蟲災害,加之異常的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使病蟲災害更加頑固、不易防治。例如,在黃色毒蛾蟲泛濫時,整片桉樹林幾乎“全軍覆沒”[3]。
1.3 病蟲災害潛在危害較大
很多時候病蟲災害的暴發(fā)無規(guī)律可循,傳統(tǒng)的病蟲災害防治也只是總結以往的防治經驗,借助已經研發(fā)的藥物防治??墒墙陙砩锶肭帧⒉《旧壍陌咐急容^常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摸索解決措施。這些新型問題給國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嚴重的甚至會威脅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2 對策
2.1 加強對病蟲災害的預警
想要提高病蟲災害防治工作的水平,準確有效的監(jiān)測預警工作是必不可少。應提前發(fā)現異常,抓住時機采取措施,將風險控制到最低[4],把病蟲災害扼殺在搖籃里。林場工作人員要進行實時監(jiān)測,并掌握林場以往的病蟲災害。通過監(jiān)測對比及時發(fā)現病蟲動向,及早預警,防止災害面積擴散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2.2 深化病蟲災害防治領域的科學研究
林場病蟲災害防治工作需要通過生物和地理相關知識分析起因,進一步通過物理和化學手段防治,因而需要較高的技術含量。森林病蟲災害防治工作首先要從根源入手,也就是從種樹造林開始即要考慮病蟲害問題。為降低病蟲災害的影響,盡量營造混交林,加強林場抵御病蟲災害的能力[2]。其次,藥物防治時要注意藥物選擇,摒棄易殘留、毒性強的農藥。多配合生物防治、農業(yè)防治等手段,盡量減少對林場的破壞,并保證防治效果。例如對黃色毒蛾的治理:在其幼蟲時期噴滅幼腺1號膠懸劑,針對高齡幼蟲要加大藥劑濃度;或通過人工滅蟲的方法,尋找捕殺害蟲,并連同蟲卵、幼蟲等一并處理;還可以適當引進害蟲天敵控制害蟲,但是要注意天敵引進數量,以免適得其反。
2.3 加強檢疫工作
林場進出車輛、行人等一定要進行檢疫,嚴禁攜帶威脅林場森林的病蟲進入林場,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工作人員要在路口樞紐地區(qū)設置檢疫場所,嚴格防止害蟲進入林場。
2.4 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加大資金投入
林場森林病蟲災害防治工作要有制度限制。國家應積極號召相關部門建立完善的病蟲災害防治管理機制,明確不同主體在經營、防治、科研等環(huán)節(jié)的責任。此外,林場病蟲災害防治工作勢必要采取多種措施方案,影響范圍較廣,不是僅一個部門就能解決的。防治病蟲災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除了需要人員從事檢測、噴藥等工作,還要有專業(yè)人員研究病蟲災害、探索防治措施,需要較為龐大的資金鏈。因此,國家要加大對病蟲災害防治研究工作的資金投入,為病蟲災害防治研究做強有力的支撐。
3 結語
國有林場的林業(yè)收入也是國家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fā)展貢獻力量。高質量的林木才能創(chuàng)造更高的利潤,為此,國有林場森林必須要做好病蟲災害防治工作,盡最大努力降低病蟲災害的不良影響,提高產量和質量。方法正確事半功倍,在進行林場森林病蟲害防治時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要提前做好預防,實時觀測,及時發(fā)現病蟲災害,把握住治理的最佳時期;其次,林區(qū)的交通要加強檢疫,切忌在運輸過程中夾帶病蟲,保證運輸途徑的安全;再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采用生物防治和農業(yè)防治手段,減少農藥使用,在提高木材質量的同時,促進環(huán)保事業(yè)的發(fā)展。
4 參考文獻
[1] 栗妍.淺談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林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1,34(1):73-74.
[2] 葉建仁.中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與展望[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2006,24(6):1- 5.
[3] 劉新華.逆境報國的“林中華佗”:記“廣西森林病蟲害防治第一人”、博白林場教授級高工王緝健[J].廣西林業(yè),2013(8):8-10.
[4] 吳文.2014年固原市原州區(qū)趙千戶林場森林病蟲害預測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