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唐多令
劉辰翁
明月滿滄洲。長(zhǎng)江一意流。更何人、橫笛危樓。天地不管興廢事,三十萬、八千秋①。
落葉女墻頭。銅駝②無恙否?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卻月宮花樹下,塵坱莽③、欲何游?
[注]①三十萬、八千秋:佛家語,指災(zāi)難深重、歷劫長(zhǎng)久。本詞作于1276年中秋前。是年正月,元兵入杭州。②銅駝:古代置于宮門外的銅鑄駱駝。③坱莽:廣大無邊的樣子。
1.簡(jiǎn)要分析上闋開頭兩句在詞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青山、白骨堆愁”中“堆”了哪些“愁”?“堆”字有什么樣的表達(dá)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臨江仙
牛希濟(jì)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點(diǎn)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注]下,有路暗相連。
[注]羅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傳為葛洪煉丹處。
1.下列對(duì)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膬身?xiàng)是( )
A.“飐”是風(fēng)吹物動(dòng)之意,寫出因湖面廣闊,風(fēng)吹浪動(dòng),似外與天接,凸顯湖面之廣。
B.“一點(diǎn)”是詞人在湖面遙望君山的直觀感覺,以此強(qiáng)烈對(duì)比,意在表現(xiàn)君山的嬌小。
C.上闋的后三句描寫君山的神秘朦朧,并展開想象,使得景色奇麗而富有情致。
D.下闋寫秋夜增寒,著一“冷”字,天地之低溫,詞人體膚心理之寒冷都融匯于此字。
E.下闋寫星斗下垂,湖面視野開闊,橘林更顯紅顏嬌美,含蓄地寫出極富詩意的美景。
2.這首詞主要采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請(qǐng)結(jié)合有關(guān)詞句簡(jiǎn)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