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結晶,有著非常迷人的魅力,文字精湛,意境深遠。同時,古詩詞在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有著很多的問題,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所以,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使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落實到實處。對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措施。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策略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進行,我國的教育形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從應試教學的形式轉變成了素質教育,在此條件下,很多的學校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非常重視的,同時,小學生所處的階段有一定的特殊性,正處于初級階段,而且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古詩詞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很多的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對于學生的背誦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地培養(yǎng)。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在不斷開展中,對教育教學的目標和手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等,但是,應試教育的教育形式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對于當下的小學古詩詞教學來說,要實現(xiàn)相應的轉變是非常困難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也沒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行充分的調動,只是非常重視學生的古詩詞的背誦。在通常的教學中,教師用很短的時間將本節(jié)課要學的古詩講解完成之后,就要求學生背誦,在當節(jié)課上沒有背誦完成的,就讓學生在課下背誦,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教師是肯定要檢查的。這種教學的方法有著非常大的弊端,學生只是死記硬背,沒有對詩詞中所描繪的意境進行充分的感知,學生的厭煩情緒將會越來越多,教師如果一直應用這種教學的方法,那么,學生必定對古詩詞失去興趣。
2.當下,很多的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有待提高,對于古詩詞的教學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對其的認知有著一定的缺陷。絕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都認為在語文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現(xiàn)代文的教學,在此種認知的影響之下,忽視了古詩詞的教學,也沒有對古詩詞的具體內容和意境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感知,不能體會其中的思想內容,對于古詩詞的鑒賞更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所以,當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比較低的時候,在此狀況下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只是將這首詩的相關的簡介呈現(xiàn)給學生,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地解讀。這種教學的現(xiàn)狀和方法導致古詩詞的意境得不到全面的展現(xiàn)和傳達,學生在沒有理解的狀況下是很難記憶的。
3.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講解的時候,沒有重視意境的講解,只是對其內容進行相應的分析。古詩詞的美麗的展現(xiàn)是通過意境來傳達的,只有當學生對這種意境有了充分的感知的時候,才能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所以,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古詩詞意境的講解。但是,在很多的小學古詩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只是將其內容重點進行解讀,按照相關的材料來基本復制其上的翻譯。在此情況下,學生只是對其表層的意思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卻沒有感受到古詩詞的美感,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等也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和培養(yǎng)。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1.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古詩詞教學。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對于小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審美情趣等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體現(xiàn)了民族精神的內涵,民族精神的主要意思包含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其中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主要的表現(xiàn)是對于足夠和家鄉(xiāng)的熱愛,對于足夠的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期盼,對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捍衛(wèi)。很多的古詩詞中充斥著這種強烈的愛國之情,對于小學生來說,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這對于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從中感受民族團結、祖國安定和諧的局面的來之不易。教師需要這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從中找到精神的歸屬。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增加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的數(shù)量,對于小學生需要進行背誦和記憶的古詩詞進行了相應的要求和規(guī)定,在背誦和記憶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并且對其中的思想情感進行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之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教學大綱作為重要的依據(jù)和參照,對古詩詞的教學做到足夠的重視,通過古詩詞的教學來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發(fā)揮著自身引導的作用,小學生還處在學習的初步階段,對他們來說,教師就是非常權威的,教師的所說的在他們看來都是對的。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對學生機型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有效的古詩詞的講解,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等。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古詩詞的鑒賞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教師應該對此做到足夠的重視,教師自身需要對古詩詞有一個非常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認知,同時,能夠對古詩詞的意境進行準確的把握和感知,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全面、深入地解讀和理解,這對于學生背誦和記憶古詩詞是非常有幫助的。
3.古詩詞的意境在其教學和講解的過程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位置,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地講解。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著非常獨特的優(yōu)勢和魅力,主要的特點有文字精湛、語言優(yōu)美等,同時,其中包含著豐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意境,需要讀者對其進行深入地閱讀和理解,在此過程中,使其意境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認知,重視古詩詞意境的解讀。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讓學生進行古詩詞的朗讀,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體會其中傳達的思想情感和意境,然后,教師需要對其中的基礎知識進行相應的講解,對整首古詩詞進行全面的解讀,不能錯過任何的細節(jié),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其中的語言特點進行深刻的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對古詩詞的意象進行充分的發(fā)現(xiàn)和挖掘,對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感知和領會,在自己的意識中構建起相應的畫面。
三、結束語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古詩詞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汗水,在當下的語文教學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小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審美情趣等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益的,需要對其做到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沒有對古詩詞教育有一個端正的態(tài)度,教學觀念太過落后,對古詩詞的意境的解讀非常欠缺,等等。所以,需要對其盡心全面的研究和改善,與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結合,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實現(xiàn)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80.
[2]姚海燕.讓詩意棲居在語文課堂——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4,(08):46-47.
[3]蔣小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赤子,2015,(09):238.
[4]劉懷建.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現(xiàn)代閱讀,2013,(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