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馬莉,宋瑞霞,王婷偉
(安徽新華學院)
基于AHP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模型*
孫馬莉,宋瑞霞,王婷偉
(安徽新華學院)
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了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現(xiàn)狀,用一致性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并對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模型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和改進.通過實驗證明,改進后的綜合素質測評模型更符合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要求.
綜合素質;AHP;一致性;測評
隨著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的到來,綜合素質人才的數(shù)量和質量直接影響了社會人才結構.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基地和搖籃,全面提高和完善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如今高等教育的目標和責任.大學生綜合素質[1-2]評價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模型,從而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可以實現(xiàn)教育的科學化和合理化[3-4].因此,該文針對安徽新華學院目前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進行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和一致性檢驗標準分析目前評價模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改進和完善評價系統(tǒng).希望通過改進后的綜合素質評價模型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水平、推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層次分析法[5-6](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一種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層次化多準則決策方法.
應用層次分析法分析解決問題時,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驟[7-8]:(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2)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3)一致性檢驗.層次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層次結構圖
2.1 數(shù)據(jù)采集
該文針對安徽新華學院學生素質綜合測評展開研究,測評指標主要包括德育素質、智育素質、能力素質三大模塊.原始數(shù)據(jù)滿分100分,主要模塊的劃分比重是:德育素質30分,智育素質60分,能力素質10分.
該文采集安徽新華學院2011級本科生,四年的綜合素質測評的原始測評文檔,共1038份測評文檔進行實驗和分析.
2.2 實驗設計
2.2.1 指標體系
將綜合素質指標體系劃分為三大模塊,分別為:德育素質、智育素質、能力素質.其中德育素質[9]包括政治表現(xiàn)、道德修養(yǎng)、集體觀念、學習態(tài)度、遵紀守法和文明習慣六部分;智育素質主要是專業(yè)課的考試成績;能力素質包括實踐活動.在各子模塊中,又進一步細化各項測評指標,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所示.
圖2 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2.2.2 一級指標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原始數(shù)據(jù)一級指標中智育素質占素質評價體系的60%,德育素質占素質評價體系的30%,能力素質占素質評價體系的10%.依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的權重和層次分析法重新計算權重,得出智育素質占素質評價體系的54%,德育素質占素質評價體系的29.7%,能力素質占素質評價體系的16.3%,此結論無法通過一致性檢驗[10],故原始數(shù)據(jù)的比重是不合理的.
2.3 二級指標問題及改進
針對原有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具體方法如下:
(1)智育素質的指標體系分析及改進過程如下:
①智育素質的判斷矩陣見表1.
表1
④將初始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為wi:
⑤ 計算矩陣的最大特征值 λmax:
根據(jù)判斷矩陣和初始特征向量,計算最大特征向量AW:
根據(jù)AW和wi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
C.R=C.I/R.I=0.024/0.90=0.026<0.1,
由結果判斷矩陣符合一致性檢驗結果.所以,B1的權重為:W=(0.448,0.164,0.106,0.283).
(2)德育素質的指標體系分析及改進過程如下:
①德育素質的判斷矩陣見表2.
表2
④將初始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為wi:
⑤ 計算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
根據(jù)判斷矩陣和初始特征向量,計算最大特征向量AW:
根據(jù)AW和wi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
⑥對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
C.I為負數(shù),可知C.R也為負數(shù),而層次分析法中的一致性檢驗是不允許C.R為負數(shù)的,故判斷矩陣不符合一致性檢驗結果.因此,需要再次對指標進行調整,調整過程如下:
①調整能力素質的判斷矩陣見表3:
表3
④將初始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為wi:
⑤ 計算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
根據(jù)判斷矩陣和初始特征向量,計算最大特征向量AW:
根據(jù)AW和wi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
C.R=C.I/R.I=0.017/0.90=0.019<0.1
判斷矩陣符合一致性檢驗結果.所以,B2的權重為:W=(0.472,0.073,0.286,0.170).
(3)能力素質的指標體系分析及改進過程如下:
①能力素質的判斷矩陣見表4:
表4
④將初始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為wj:
⑤ 計算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
根據(jù)判斷矩陣和初始特征向量,計算最大特征向量AW:
根據(jù)AW和wi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
⑥ 一致性檢驗:
C.R=C.I/R.I=0.016/0.90=0.018<0.1,
判斷矩陣符合一致性檢驗結果.所以,B3的權重為:W=(0.493,0.294,0.139,0.074).
表5 素質評價體系綜合指標權重表
由上述(1)(2)(3),可以得出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各指標權重綜合量表,見表5.
該文通過對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現(xiàn)狀的調查和分析,分析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構建指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jù)層次分析法的思想修訂了相應的指標權重,構建了更合理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模型.
[1]蔡敏.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教育科學,2011(1):67-71.
[2]樊亞嶠,靳玉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制度化[J].中國教育學刊,2010(6):29-31.
[3]楊育.大學生能力素質評價體系研究:從科技創(chuàng)新的視角進行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2011(9):105-107.
[4]汪旸,張瑋瑋,楊文君,王梅紅.大學生綜合量化評價體系探討[J].中醫(yī)教育,2011(2):36-40.
[5]Ghodsypour S,Brien C.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pplier selection using an integrated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linear programm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56-57:199-212.
[6]韓利,梅強,陸玉梅,等.AHP-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7):86-89.
[7]袁澤敏,施維克.淺談AHP層次分析法在城市公共空間綜合評價中的運用[J].價值工程,2016,35(4):53-55.
[8]Ma J,F(xiàn)an Z,Huang L H.A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termine attributes weigh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12(2):397-404.
[9]文怡.高校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
[10]Al-Harbi A S.Application of the AHP in project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1):19-27.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Based on AHP
Sun Mali,Song Ruixia,Wang Tingwei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In this paper,AHP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Us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 test standards for testing,and the curr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is used to correct the existing problems,until the consistency of the inspection standards.The modified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proved to be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by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AHP;Consistency;Evaluation
O21
:A
:1000-5617(2017)01-0029-05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6-11-29
*安徽省優(yōu)秀青年基金(2012SQRL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