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以立
圖|Innocent
攝影工作室
同樣的母親節(jié),不一樣的感動
文|徐以立
圖|Innocent
攝影工作室
01 活動現(xiàn)場
世界上許多種的語言,但一個詞語的發(fā)音在所有的語言里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那就是“媽媽”。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在這個感謝媽媽的節(jié)日里,很多孩子會為媽媽獻上禮物,說上一聲“我愛你”。
可是有這樣一群特殊兒童,他們有自閉癥、腦損傷、唐氏綜合征等,他們的智力發(fā)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對于普通孩子而言都顯得有些不足。所以,他們的媽媽比普通孩子的媽媽要付出更多的愛、時間、精力和財力去照顧他們。而這些女性可能因為孩子的關(guān)系而離異,也可能為了照顧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她們很少能體會到孩子成長所帶來的喜悅,甚至還要遭受世人歧視的目光。于是,擔憂、焦慮、緊張幾乎是她們情緒的共性。能聚在一起聊天和互相鼓勵,也是她們?yōu)閿?shù)不多的悠閑時間。
上海浦東新區(qū)暖暖殘障藝術(shù)中心(以下簡稱“暖暖公益”)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特殊兒童媽媽的心理痛點。近日,暖暖公益邀請來靜安區(qū)南陽學校的10對特殊兒童和媽媽,在位于靜安區(qū)膠州路319弄36號的樂途國際青年旅舍頂樓花園,為她們舉辦了一場“擷一瓣春色封存,獻給最美的媽媽”的愛心公益活動。
該活動得到公益伙伴Four ladies手工工作室、小原流上海東方學社、Innocent攝影工作室、樂途國際青年旅舍、玄香文化和“遇緣仁”文化會所、蓬萊中原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暖暖公益是一家關(guān)愛幫助殘障群體(智力障礙、腦損傷、自閉癥等),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藝術(shù)才能的公益組織,于2013年7月正式注冊為NGO(非政府組織)。暖暖公益充分依托北京大學校友會的資源,并努力開拓其他社會資源,致力于推動殘障群體的藝術(shù)教育及培訓交流,幫助他們更好地接觸和融入社會。
愛好園藝的、暖暖公益的副秘書長陳賽梅說:“這些特殊兒童的媽媽也曾是如花般美麗的柔弱女子。但是為了孩子,她們不得不為母則剛,勇敢而堅強??捎袝r候,疲憊的媽媽們會有一些負面情緒,而這也會影響到這些孩子的康復。”
媽媽的幸福是孩子們幸福成長的基礎(chǔ)。為此,暖暖公益特意邀請了小原流上海東方學社社長、小原流花道二級家元脇教授為這些媽媽們帶來一場來自花道的心理治愈之旅。據(jù)介紹,治愈系花道雖然在國內(nèi)還是一個鮮少為人所知的名詞,但在國外已經(jīng)變成一種潮流。美麗的鮮花能讓人心情愉悅;而插花時一系列安靜卻有條不紊的行動,就是一種良好、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舒緩情緒,讓人釋放壓 力。
記者發(fā)現(xiàn),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挑選花材后的媽媽們根據(jù)個人對美的不同理解,把原本普通的花草經(jīng)過修剪、層次搭配、點綴等步驟,變成了色彩斑斕、獨具匠心的日式插花作品。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雖由人作,卻宛若天成??粗谧约菏种芯`放的日式插花作品,媽媽們也逐漸找回了笑容,搶著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她們紛紛感慨,想不到插花能讓生活變得更為美妙;而且經(jīng)過這次活動,她們也學習到了如何創(chuàng)造生活的 美。
同時,暖暖公益也考慮到這些孩子心理的特殊性,邀請到Four ladies手工工作室的老師們教他們做壓花項鏈和壓花書簽。雖然制作手工作品能鍛煉孩子們的手腦,但是對他們而言這也不是簡單的事兒,因為每個細節(jié)、每個步驟可能都是一道坎。然而在老師和志愿者們的耐心指導下,他們都逐步獨立完成了制作,也付出了比普通人多幾倍的精力和心 血。
記者了解到,活動之所以會采用鮮花元素,除了從女性審美的角度出發(fā),能帶給媽媽們心理療愈外,更是希望傳遞給她們無限的正能量─因為花代表著希望,鮮花變成插花藝術(shù)和鮮花制品的第二次重生,就是傳遞著生機的蛻變,人與人之間也需要正向磁場的引力,才能帶來積極向上的生機!
同時,陳賽梅也表示,暖暖公益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打開思路,今后能夠引入更多園藝療法的項目到特殊兒童教育和康復的領(lǐng)域。
02 媽媽們的插花作品
03 孩子們的壓花作品
在活動現(xiàn)場,記者發(fā)現(xiàn)暖暖公益非常貼心??紤]到活動的時長,暖暖公益不僅請來玄香文化和“遇緣仁”文化會所,以及蓬萊中原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糕點和茶水贊助,還將孩子的活動和媽媽的活動安排在同一個房間內(nèi),安排多名相熟的志愿者負責照顧孩子們。
即便如此,有些孩子還是會因為媽媽不在身邊而時不時地大喊大叫。雖然很享受插花活動帶來的喜悅,但是幾乎所有的媽媽還是會隔三岔五地回頭去尋找孩子的身影,生怕他們磕著碰著。
靜安區(qū)南陽學校是一所以智力障礙兒童及腦損傷、自閉癥等多重殘障兒童為教育對象的特殊學校。記者現(xiàn)場采訪了參加活動的幾位媽媽。李女士(化名)是一位有智力障礙男孩的媽媽。平日里,她不僅要忙著解決兒子的各種瑣事,“在家里要一刻不停地看著他,一顆心整天懸著,怕他出事”;加上還要處理其他的日常家務(wù)雜事,千篇一律折磨人的日子正不斷蠶食著她的心力,常讓她疲憊不堪,“有時候想著想著也會掉眼淚”。李女士撫著自己的插花作品,粗糙的手指皮膚和寬大的指關(guān)節(jié)在嬌嫩的鮮花映襯下,顯得有些刺眼。但是她依然很積極地生活著:“既然上天讓我們做這樣的父母,我們就做這樣的父母。無論我的孩子是如何不同,我都會接納他、鼓勵他、欣賞他。因為我愛他?!毖约按?,雖然她的眼睛有些濕潤,但嘴角卻是上揚的,一如她面前姿態(tài)上揚的鮮花。
兩個小時的活動結(jié)束了,孩子們歡呼雀躍、爭先恐后地奔到各自媽媽的身邊,半炫耀半得意地掏出自己親手做的壓花項鏈給她們看。當被孩子們親手戴上美麗的壓花項鏈時,記者發(fā)現(xiàn)媽媽們臉上的笑容,比剛剛看到自己的插花作品時所流露的,顯得更加幸福與滿足。
雖然世事艱難、前路崎嶇,雖然不知道遙遠的未來將會如何,但是在有愛的世界里,誰都不會孤獨。無論是這些特殊的孩子,還是他們辛苦而又偉大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