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秋
幼兒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主要是指幼兒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是關于幼兒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xiàn),是每一名幼兒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yǎng)。其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yǎng),隨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幼兒時期正是良好習慣和優(yōu)秀品格等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期。幼兒園應該結合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進行適當?shù)牡掠?,以達到核心素養(yǎng)健康發(fā)展的效果。主題教育活動正是對幼兒進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我園不斷研究和思考,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特點,關注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有效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
一、征集意見,制定方案
幼兒個體差異性強,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領悟能力都有明顯的區(qū)別。因此,在活動初始,我們通常會召開各級部老師會議,專題商討并制定活動方案,使方案的制定能夠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如,在“端午節(jié)”主題教育活動中,小班主題是:“親親五彩繩,濃濃彩蛋情”,幼兒通過系五彩繩,親手制作五彩雞蛋,體驗節(jié)日的美好與快樂,激發(fā)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美好情感;中大班主題是:“粽葉久飄香,端午傳摯情”,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著民俗文化,開心地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其樂融融。
再如,開展“中秋節(jié)”主題教育活動中,小班主題是:“快樂中秋,幸福滿園”?;顒又饕浴翱鞓贰⑿腋!睘橹行狞c,讓幼兒親自動手制作彩泥月餅,讓幼兒體驗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fā)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美好情感;中班主題是“小拼盤,大聚會”,活動中,家長帶來了各種水果蔬菜,孩子們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用蔬菜水果做出了金魚、烏龜、螃蟹、花朵等拼盤。中秋節(jié)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叫中秋節(jié)?活動中,老師還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知曉了中秋節(jié)的許多趣事;隨著“月餅圓圓甜又香呢……”的歌聲響起,孩子們相互介紹著各自帶來的月餅,豆沙的、蛋黃的、椰絲的、蓮蓉的……大家分享著月餅,更分享著快樂。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了分享,體驗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大班主題是:“月兒對我笑,感謝父母恩”。大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拿出彩筆,畫月餅,畫中秋,畫出了心中對親人的祝福。說詩詞,唱兒歌,道出了自己的感恩之情?;顒拥拈_展,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真正體驗到節(jié)日的豐富多彩,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同伴之間友愛、分享的快樂,以及幼兒園大家庭的團結、和睦和快樂充滿愛的氛圍。
二、分工籌備,整合資源
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有了家長的參與,孩子們在活動中會感到格外的親切和幸福,有效地保證了活動效果。為此,每次活動的開展,除了有老師的參與準備,我們還將家長配合列入計劃中,通過適當?shù)姆绞綘幦〖议L的理解和配合。
例如,“六一”活動時,家長為我們提供了太陽傘,家長志愿者幫助我們清掃校園衛(wèi)生,布置會場,還有的為孩子們攝像、錄像,幫孩子化妝等;“植樹節(jié)”主題活動時,家長為孩子帶來了各種各樣澆水、松土等工具,有小水桶、小鏟子、小噴壺等,為孩子參與活動增添了無限的樂趣;開展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時,家長利用廢舊衣服等親手為孩子們縫制了漂亮的環(huán)保袋,至今懸掛在我們的主題墻上,成為我們幼兒園一道亮麗的風景;元旦佳節(jié)來臨,家長帶著小面板、小圍裙等來到幼兒園,跟孩子一起蒸大棗餑餑,其樂融融;圣誕節(jié),家長為孩子準備了圣誕樹、各種小掛件、小禮物等,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厚的情趣;要更換主題墻了,家長紛紛帶來各種既安全又可再利用的材料,如舊光盤、紙盒、鞋盒、易拉罐、奶粉桶、紙杯等,經過老師的精心改造,一個個獨具匠心的主題墻閃亮登場。這些工作都極大地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使得老師能夠全身心地為孩子服務,確?;顒拥捻樌_展。家長在辛苦勞動的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榜樣,美化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使孩子為自己的媽媽感到驕傲,更有興趣參與幼兒園的集體活動,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
三、嚴密實施,關注細節(jié)
幼兒園的活動一般都適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參與其中,達到全面發(fā)展的育人效果。為此,在活動中,每個級部都派有專門的老師巡回觀看,跟蹤記錄。發(fā)現(xiàn)活動在組織或者其他方面有漏洞或者欠缺,要及時記錄上報,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適當調整。如,在小班開展“重陽節(jié)”主題教育活動時,我們上午邀請孩子的爺爺奶奶來到幼兒園,跟孩子一起包餃子,本應該很熱鬧的場面,可是由于孩子入園時間較短,加上有親人在身邊,就格外嬌氣和任性,雖然老師提前也進行了安撫和鼓勵教育,結果沒等到餃子包完,就有家長因為孩子哭鬧帶孩子離園了,勉強留下的孩子情緒也不穩(wěn)定。因此,我們在第二年的“重陽節(jié)”活動時,就將小班的活動時間調整為下午接孩子的時間,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安全感倍增,自信心增強,參與活動的興趣非常高漲,家長也是樂在其中,活動結束后就可以直接把孩子接走,不會出現(xiàn)孩子哭鬧的現(xiàn)象,確保了活動開展的效果。
再如,去年我們開展“六一”主題活動時,其中有一項大型的文藝演出,家長都來觀看孩子們的表演,演出之后,每個班級都要合影留念??墒?,由于天氣炎熱,孩子們又累又熱,最后的合影效果不理想,孩子們哭鬧的、不情愿的、提前離園的。我們及時總結了原因,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征集了家長的意見,最后,我們就把合影等環(huán)節(jié)安排在提前的彩排中來完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信息反饋,經驗梳理
以往的反饋往往局限于征集家長的意見,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今我們在做好與家長溝通的基礎上,又增設了老師和幼兒的互動交流,零距離地了解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的心聲,達成教育的共識。
首先,我們的主題教育活動會邀請家長參與,這也為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每次活動結束,我們都會印制相應的意見表,寫上溫馨的引導語,征求家長的意見。如,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我們給家長印制了一封信,在反面留取了“請您說說此時的感受”等,誠心誠意地請家長留取意見;同時,我們也會征集老師的意見,畢竟他們是活動的執(zhí)行者和直接實施者,最具有發(fā)言權。每次,老師都會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見,真正體現(xiàn)了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使得我們每次的活動都有亮點,都有可利用的突破點。當然,我們也會征集孩子們的意見,讓孩子們把自己參加活動時的心情表達出來。老師會鼓勵大班孩子用繪畫加簡單文字的方式進行表達,中小班的孩子會在老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用語言和動作等方式進行表達。這種做法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繪畫能力等,又能激發(fā)孩子喜愛幼兒園,喜歡老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舉措尊重了孩子們的感受,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為孩子服務的保教理念。
五、加強宣傳,分享成果
每次活動結束后,我們都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編寫我們的公眾號信息,在微信圈、QQ群里轉發(fā)或上傳,同時會有很多的家長為我們轉發(fā)、點贊;同時,我們還會篩選出有代表性的照片進行清洗,張貼在幼兒園宣傳欄內,讓幼兒、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共享,每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照片張貼在宣傳欄內,會萌發(fā)無比的自豪感;適當?shù)臅r機也會借助新聞媒體進行宣傳,使得更多的家長和社會人士來了解幼兒園生活,關注幼兒發(fā)展,支持幼教事業(yè)。
總之,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幼兒園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應該圍著孩子轉,為孩子著想,為孩子服務,為孩子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孩子能夠真正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收獲,在收獲中成長。
參考文獻:
[1]馮蕾.繪本在親子閱讀活動中的作用[J].圖書館學研究,2011(10).
[2]陳軍蓮.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意義及途徑[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