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孩子到了入學年齡,開始脫離父母的懷抱,投入到幼兒園的大家庭中,作為家長和孩子都會有些難以割舍,作為老師,為了迎接每個不同性格的小朋友,會根據(jù)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去呵護每一個孩子。作為老師,用一顆充滿愛的心去灌溉每一個幼小的心靈,每個孩子在剛?cè)氚鄷r,都會對陌生的環(huán)境充滿恐懼和不安,家長同樣會有各種擔心和顧慮,作為老師,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善意的目光,都會傳遞給孩子以溫暖和安慰,讓這些幼小的心靈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
一、多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都會問,今天學什么啦?學的怎么樣?你怎么不會呢?別人怎么學得那么好,做得那么好。諸如此類,請家長們多鼓勵孩子,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多陪伴孩子,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欣賞和陪伴,有了父母的陪伴和鼓勵,孩子的內(nèi)心會燃起一顆小火種,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至于脆弱和膽怯,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作為老師,我們也會很好地去培養(yǎng)孩子的品德和意志。
二、理解和尊重孩子
趙×是個活潑的孩子,因為回家路上把腳扭了一下,媽媽反復叮囑近期不要讓孩子參與戶外運動。由于孩子們要玩騎行通過紅綠燈的游戲,同學們都很喜歡,老師一聲令下,都把各自的小車放在了小馬路起點位置。只有趙×怯怯地在一旁,我不假思索地說:“趙×你在旁邊椅子坐著觀看吧?!焙⒆用黠@不開心的樣子。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準備中,看到趙×一臉不開心的樣子,我把孩子叫了過來,把小椅子放在小馬路中間,讓他負責紅綠燈的指示工作,孩子瞬間臉上多了一絲喜悅。騎行的孩子個個歡呼雀躍,趙×也在高聲為孩子們加油、鼓勁兒。玩得不亦樂乎。很多時候,我們作為成年人,會不經(jīng)意地忽視孩子的感受,作為老師,我們要仔細用心去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如果在這個游戲中,我忽略了趙×的感受,那么孩子就不可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游戲的樂趣,也就無法體驗游戲帶給他的啟示。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體會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還孩子以自由,還孩子以快樂。
三、關注孩子的品質(zhì)問題
孩子都是單純的天真可愛的,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小問題出現(xiàn),班里有個漂亮的小女生娜×,每天穿得特別洋氣。有一天娜×的花圍巾突然不見了,同學們找啊找啊,怎么也找不到。孩子只好失望地回家了,老師們課后去調(diào)取班里的監(jiān)控,看到了一個平時特別老實特別懂事的云×在穿衣服的時候拿走了娜×的圍巾,第二天,老師看到云×,把云×抱坐腿上,給云×講了愛撒謊的孩子的故事,告訴云×如果一次撒謊,以后即使說實話也沒有人會信了,老師知道你很喜歡娜×的圍巾,但是別人的東西,即使再喜歡。我們也不能夠占為己有。云×含著眼淚不住地點頭,從書包里拿出了漂亮的圍巾放到老師手里。云×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但是老師今天要有小小的懲戒,你要幫所有同學把椅子擺好,還要跟著老師給同學們發(fā)放玩具。云×做得很認真、也很用心。老師把娜×的圍巾還給娜×,告訴她,因為老師的疏忽,在老師的講桌里發(fā)現(xiàn)了圍巾,娜×非常開心,邊跳邊樂著回到了座位。老師如果過激地處理孩子的問題,那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埋下很大的隱患,孩子是單純的,沒有成人世界的所謂偷東西,只是喜歡,便很想得到,在他們小小的世界里,我們要用孩子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讓他們勇于承認錯誤,勇敢地面對錯誤,承擔錯誤的后果。孩子的心就像一株嫩芽兒,在園丁辛勤的培育下會茁壯成長。
四、讓午睡成為習慣
很多孩子剛剛?cè)雸@,很興奮,入睡很困難,因為孩子比較多,老師無法逐個去哄睡,有些孩子在家中,都是家長陪伴午休,所以造成集體入睡困難很大,我們用了很多方法,諸如:聽輕音樂、聽故事、聽歌曲等,對于難以入睡的孩子都不是很奏效,所以在這些孩子入睡問題上,我們教師也是煞費苦心,對于那些入睡難的孩子,我們把他們放在光線稍稍暗點安靜的臥室,把臥室布置的溫馨而安靜。在入睡前,帶領孩子做些模仿各種小動物入睡的游戲,在進行游戲時,老師盡量用輕柔的聲音去引導孩子。盡量不要大聲呵斥,不要用嚴厲的表情去嚇唬孩子,讓他們慢慢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盡量給他們講解一些道理,讓他們明白,如果自己不午休,也會影響其他小朋友,這樣不是一個好孩子該做的事。老師用心去溫暖孩子,孩子們是可以感受到的,慢慢的入睡難的孩子會越來越少。
五、感恩教育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于家人都是一味索取,不會想到別人。在家庭中以孩子為中心,也早已習以為常。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會帶領孩子去福利院去觀摩,去了解那些從小失去父母的孩子,讓他們懂得這個世界上的愛是相互的。父母給予我們關愛,我們更要關愛父母。關愛這個給我們溫暖的社會。我們會讓孩子在歌曲《感恩的心》中讓孩子們在故事中領略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朋友、感恩一切的一切,讓孩子充分感悟到,所有的一切不是理所應當?shù)膿碛?,而是父母和社會為我們?chuàng)造了和諧的一切,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過和孩子的相處,我學會了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心靈,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們對孩子良好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離不開周圍人善良的滲透,離不開老師諄諄的教誨,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等人的一起努力,祖國的花朵,才能夠萬紫千紅、分外美麗,讓我們攜起手,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