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韋偉
[教材分析]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包詩”形式的課文,文中將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xiàn)代白話文中,通過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章是詩歌的擴展和闡釋,詩歌是文章的濃縮和提煉,詩與文渾然一體。通讀全文,僅出現(xiàn)了一個“情”字,可在沙老師的課上卻緊扣一個“情”字,貫穿一路情感,時時見真心,處處見真情。
一、情借景中抒
上課伊始,沙老師就出示了一組關(guān)于黃鶴樓景色的詞語,“煙霧迷蒙,繁花似錦,楊柳依依,沙鷗點點,俯臨長江,飛檐凌空”,工整的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無窮。再適時出示黃鶴樓的風景圖片,既直觀理解了“俯臨長江,飛檐凌空”,更讓學生化詞為景,如臨其境。皆因有了這組詞語的鋪墊,才有了后來教學送別前景色描寫那段文字的精彩生成。
教學實錄:
師:哪些場面能讓你們感受到依依惜別之情,把你的體會畫出來,找出句子、詞語,甚至是標點,寫出你的感受,靜靜地默讀。
PPT出示:“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生1:我從“楊柳依依”中讀出了連楊柳都好像舍不得好朋友離去,柳絲飄動,仿佛李白揮手作別。
生2:我從“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讀出了相思無窮無盡。
話語中還有表示“看”的詞嗎?說說不同。
師:你們很會讀書,楊柳自古就是一種離別之樹,一江春水,相思無盡,你們都注意到了景色描寫,作者將依依惜別之情借楊柳、借春水表達出來,這叫“借景抒情”。
師板書:目送遠行(景色)。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yīng)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yīng)該注重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鄙忱蠋熣亲プ×司吧鑼?,既讓學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李白對孟浩然離別的不舍之情,也學會了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
二、情在言中升
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能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本篇課文中,除了優(yōu)美的景色藏著真情,兩大詩人之間的對話更是意味深長,不僅有情,還有敬!
教學實錄:
師:再來說說,你還從哪里讀出了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PPT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jié)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p>
生:我讀出了李白對孟浩然很尊敬。
師:從何讀出?
生:李白對孟浩然說話,都用“您”字,表明對他的尊敬。
師:老師表揚你,你有一雙慧眼,有一顆慧心。短短兩句話,李白用了六個“您”字,飽含著敬意;還稱孟為“夫子”,體現(xiàn)對孟浩然學識的肯定;從年齡看是兄長,從人品、才華上看更是值得尊敬的老師。
可見他對孟浩然人品的敬仰。
PPT出示:《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生齊讀。
師:孟浩然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他寧愿隱居田園,也不愿與不為民著想、不為老百姓做事的官員同流合污。除李白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外,同時代的大詩人王維曾畫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題名:“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shù)氐拿麆俟袍E。
師:除了敬仰,李白的話中你還品出了什么?
生1:就請您滿飲此杯吧!讀出了不舍。
生2:就請您滿飲此杯吧!讀出了惋惜。
生3:就請您滿飲此杯吧!讀出了情誼深厚。
師:杯中有酒更有情;飲盡杯中酒,品味心中情!
人物對話對人物的情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正是這段對話描寫的魅力所在。沙老師抓住人物語言的描寫,通過句間關(guān)鍵詞語以及適時的拓展補充,讓學生感受到李、孟二人不僅友情深厚,更在人品、才情上互相欣賞,彼此敬仰,實乃一對忘年之交。
三、情在空中補
“空白”原是繪畫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圖畫雕繪滿紙,未必盡善盡美,倘若適當留下空白,反而會收到“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的藝術(shù)效果。語文課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說無處不在:有的出現(xiàn)在課題中;有的出現(xiàn)在文中對人物描寫的心理空白點、動作空白點、語言空白點、神態(tài)空白點等處;空白還可能出現(xiàn)在標點處,從而使文章意蘊深刻,令人回味。
教學實錄:
師:李白遠眺江上景色,什么都看不到了,他凝視著遠方,此時的李白會想什么呢?
生1:真希望他不要走。
生2:您走的時候要多多保重。
生3:您一路平安。
生4:您就要走了,真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
在教學中,沙教師充分利用課文中的這些“空白”,巧妙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填補“空白”,有水到渠成之效果?!澳克陀讶说拇瑵u行漸遠,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此時李白心情激動,他會想些什么呢?”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說話,在想象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體會當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