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恩來在遵義會議前后的責任擔當

      2017-06-27 18:41王志力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17年6期
      關鍵詞:周恩來責任擔當遵義會議

      [摘要]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極端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遵義會議前后,周恩來苦撐危局,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積極籌備遵義會議的召開,在遵義會議上極力推舉毛澤東出來指揮紅軍,會后,又堅決維護毛澤東的軍事指揮,為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形成、為紅軍長征的勝利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關鍵詞]周恩來;遵義會議;責任擔當

      [作者簡介]王志力(1964-),碩士研究生,曾任貴州省綏陽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師,綏陽縣委宣傳部理論干部,通訊干部,綏陽縣政協(xié)辦副主任,綏陽縣茅埡鎮(zhèn)副鎮(zhèn)長、鎮(zhèn)長、書記,旺草鎮(zhèn)黨委書記,綏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07年9月任遵義紅色旅游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jīng)理,2010年8月,任遵義會議紀念館副館長。

      [中圖分類號] D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7)06-0006-04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在極端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黨從幼稚逐步走向成熟。在遵義會議前后,周恩來自始至終起了關鍵作用,為黨的事業(yè)和中國革命的事業(yè)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一、苦撐危局,果斷與“左”傾冒險主義決裂,堅決支持毛澤東等的正確主張

      周恩來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后來由于家道衰落,他作為家中的長孫,少年時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形成了堅強的責任心。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和蹂躪,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激發(fā)了他振興中華、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周恩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黨員之一,1927年7月他就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28年黨的“六大”他當選為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和組織部長,后又兼任軍事部長,1928年“六大”后至1930年春,周恩來實際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1930年12月,周恩來到達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擔任蘇區(qū)中央局書記。到達蘇區(qū)后,周恩來對毛澤東粉碎敵人三次“圍剿”的作戰(zhàn)方針表示贊賞。這段時間,周恩來一方面要執(zhí)行共產(chǎn)國際的決定,服從王明“左”傾中央的領導,另一方面認識到毛澤東的一系列主張和行動是符合實際的,是中國革命的出路,是必須堅持的正確道路,處于一種兩難的處境。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后,周恩來同博古、李德的思想分歧與對立更加尖銳,觸怒了博古、李德,1933年12月,博古、李德把周恩來調(diào)回瑞金,實際上剝奪了他對紅軍的指揮權。1934年5月,長征的準備工作開始秘密進行,中央書記處成立“三人團”負責籌劃長征,博古主管政治,李德主管軍事,周恩來僅負責督促軍事計劃的實施。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湘江戰(zhàn)役的殘敗,博古已經(jīng)六神無主,一籌莫展,有些自責愧疚,拿著手槍對著自已比劃想自殺,聶榮臻勸道:“你冷靜一點,別開玩笑,防止走火。這不是鬧著玩的!越在困難的時候,作為領導人越要冷靜,要敢于負責”;①李德已經(jīng)無計可施,喪失了斗志,經(jīng)常對著人發(fā)脾氣,這時“三人團”只有周恩來實際擔負起了領導中央和紅軍的重任。慘痛的血的教訓和黨的歷史使命感使周恩來對“左”傾冒險主義深惡痛絕,果斷地與“左”傾路線決裂,1934年12月12日,到達湖南通道后,周恩來主持召開了通道會議,請毛澤東參加會議,討論毛澤東提出的意見。這是毛澤東自寧都會議以來,第一次在重大軍事問題上擁有發(fā)言權。會議通過激烈的爭論,周恩來決定采納毛澤東的意見,轉兵貴州。李德因爭論失敗而大怒,中途退場。會后,中革軍委立即發(fā)布了向貴州進軍的命令。1934年12月18日,周恩來在貴州黎平主持了政治局會議,再次否定博古、李德折入黔東的意見,支持毛澤東西渡烏江,突入川黔邊的主張,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zhàn)略方針之決定》,認為“在湘西創(chuàng)立新的蘇維埃根據(jù)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適宜的”,“政治局認為,新的根據(jù)地應該是川黔邊地區(qū),在最初應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qū)”。會議還決定在適當時召開政治局會議總結檢討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李德因病沒有參會,會后,周恩來把已通過的決定送給李德看,兩人發(fā)生激烈爭吵,據(jù)當時在場的警衛(wèi)員范金標回憶:“總理把桌子一拍,擱在桌子上的馬燈都跳起來,燈都熄了,我們又馬上把燈點上?!币陨蟽纱螘h和發(fā)生的爭吵充分說明,周恩來與李德“左”傾路線已經(jīng)決裂。

      博古、李德聽說烏江比湘江險,對渡烏江心有余悸,主張不過烏江,還是去與紅二、六軍團會合,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貴州甕安猴場召開會議,會議重申黎平會議精神,并作出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渡江后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會議還專門做出決定:“關于作戰(zhàn)方針,以及作戰(zhàn)地點的選擇,軍委必須在政治局會議上作報告。”②這實際上取消了李德的軍事指揮權,在組織上結束了最高“三人團”凌駕于政治局之上的不正常狀態(tài),恢復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采納了毛澤東的主張,解決了迫在眉睫的至關重要的部隊行動問題,排除了李德對中央重大軍事指揮的干擾,避免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覆滅的危險,為遵義會議的召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周恩來后來回憶說:“經(jīng)過不斷斗爭,在遵義會議前夜,就排除了李德,不讓李德指揮作戰(zhàn),這樣就開好了遵義會議?!雹圻@三次重要會議的主持和決策者都是周恩來,他是戰(zhàn)略轉變的關鍵者。

      二、顧全大局,積極籌備和組織遵義會議的召開

      湘江戰(zhàn)役以后,如何把三萬多軍隊保存下來,如何帶領這支軍隊走出困境并壯大起來,使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是周恩來思考的首要問題,他認為毛澤東是具有政治膽魂和卓越軍事才能和斗爭經(jīng)驗的人,只有毛澤東才能拯救這支軍隊,必須把遵義會議開好,必須把毛澤東請出來指揮紅軍,為此,他為會議的籌備和組織作了充分和周密的安排。

      周恩來采納毛澤東的建議,把參加會議的人員擴大到軍團負責人,增加了會議成功的法碼,保證了會議開好,使大家對“左”傾錯誤能夠有力進行批判,使力量向毛澤東一邊傾斜。周恩來還親自擬定電報通知劉少奇、李卓然參加會議,“卓然、少奇:十五日開政治局會議,你們應于明十四日趕來遵義城。恩來,24時”。④

      周恩來很注意一些細節(jié),在安排住房時,有意識把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安排在一起,據(jù)當年李德的翻譯、軍委警備科科長、中央縱隊設營和防空司令王智濤回憶:“進駐遵義前,周恩來交代,號房子時要將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安排在一起,將李德、秦邦憲安排得離他們遠一點。于是,我將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安排在新城古寺巷原黔軍一個旅長的住宅,將李德、秦邦憲分別安排在遵義老城兩個地主的住宅”⑤這就便于毛澤東、張聞天和王稼祥能夠認真討論和研究好會議相關的內(nèi)容,做到深思熟慮,準備好會議發(fā)言提綱。周恩來還布置參謀人員打掃黔軍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公館,時為作戰(zhàn)參謀的呂黎平回憶說:“我們中午進關后,周副主席上下巡視了一番,指出:‘作戰(zhàn)科住樓下,把樓上那間大房子打掃布置好,供開會用,下午,周副主席又檢查了一遍,表示滿意?!薄皶埃┕?、周恩來同志都從作戰(zhàn)科要了一些敵我雙方的資料與統(tǒng)計數(shù)字”⑥周恩來將這些資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從中總結自第五次反“圍剿”以來在軍事指揮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所犯的錯誤和得失,為準備開會,他通宵達旦地工作。據(jù)賀子珍回憶:“第二天,聽到周恩來的警衛(wèi)員說,周副主席為了準備這次會議熬了個通宵”。⑦

      為了保證遵義會議的召開,中革軍委還專門成立了紅軍警備司令部,任命紅軍總參謀長、軍委縱隊司令員劉伯承為司令員,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縱隊政治委員陳云為政治委員,周恩來親自安排對遵義城防進行了布置,命令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繼續(xù)向北前進,占領婁山關、桐梓,控制北面的通道、城池和關隘,紅三軍團在烏江、懶板凳一帶設防,紅五軍團在尚稽、團溪一帶設防,紅九軍團在湄潭、綏陽一帶設防,同時,布置中央軍委縱隊的作戰(zhàn)部隊干部團,分布于遵義新、老城主要通道,負責安全保衛(wèi)工作,確保遵義會議順利召開。

      三、相忍為黨,在遵義會議上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遵義會議前,黨和紅軍已經(jīng)到了非常危急的關頭,四十多萬國民黨軍隊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周恩來采納張聞天、王稼祥、朱德等的意見,決定把毛澤東請出來指揮紅軍。據(jù)王稼祥回憶:“毛澤東在行軍途中同他醞釀要求召開中央會議,把博古、李德‘轟下來,并讓他多征求一些同志的意見,”王稼祥說:“一向支持毛澤東同志正確意見的周恩來同志也贊成這一建議”,⑧聶榮臻說:“周恩來、王稼祥同志他們兩人的態(tài)度,對開好遵義會議起了關鍵的作用?!雹?/p>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遵義老城召開,參加會議的有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云、博古,政治局候補委員王稼祥、劉少奇、鄧發(fā)、何克全,擴大參加的還有紅軍總部和軍團負責人劉伯承、李富春、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中央秘書長鄧小平,共產(chǎn)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和翻譯伍修權,會上,博古代表政治局作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報告,側重從客觀上為軍事失敗辯解,力圖推卸責任。接著,周恩來代表軍委作副報告,側重從主觀上指出軍事指揮上的錯誤,并主動承擔了責任,做了自我批評,同時,他批評了博古、李德的錯誤。周恩來在會上作自我批評,起了特殊作用,周恩來的自我批評,對“三人團”起了分化作用,對博古產(chǎn)生了影響,雖然博古最終仍持保留意見,但也不得不承認在個別戰(zhàn)略戰(zhàn)術犯了錯誤。周恩來的發(fā)言批判了“左”傾錯誤,促進了遵義會議對“左”傾路線的糾正,為其他人的批判開了個好頭。隨后張聞天、毛澤東等相繼發(fā)言,批判“左”傾錯誤及軍事路線,對“三人團”產(chǎn)生了分化作用,促使“三人團”的解體。周恩來的報告明確表明支持毛澤東,李德在自已的書中寫道:“博古把重點放在客觀原因上,周恩來則放在主觀因素上,而且他已經(jīng)明顯地把自己同博古和我劃清了界限——果然不出所料,周恩來公開地倒向毛澤東”。⑩在張聞天作反報告和毛澤東作長篇發(fā)言后,周恩來再次發(fā)言,請毛澤東出來指揮紅軍,明確表態(tài),支持張聞天的反報告,強調(diào)只有改變錯誤的領導,紅軍才有希望,革命才能成功,同時全力舉薦毛澤東出來指揮紅軍,周恩來“全力推舉毛澤東同志領導我軍的今后行動,他的倡議得到大多數(shù)與會者的積極支持”?這對會議確立毛澤東在黨內(nèi)軍內(nèi)的地位起了關鍵作用。周恩來的鮮明態(tài)度,爭取了很多同志回到正確的路線上來,周恩來當時在黨內(nèi)威信非常高,并且謙虛誠懇、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體貼同志,加上他天才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他的態(tài)度爭取了很多同志,同“左”傾路線劃清了界限,使會議形成了一邊倒的格局。

      會議做出決定:“(一)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托常委審查后,發(fā)到支部中去討論。(三)黨委中再進行適當?shù)姆止ぁ#ㄋ模┤∠藞F,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周為軍事指揮者,而恩來是黨內(nèi)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睍h剛結束,1月18日,常委進行了分工,決定毛澤東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幫助者。

      對于周恩來的作用,毛澤東是感激和肯定的,據(jù)當時紅一師師長李聚奎回憶,1935年1月底,紅軍準備渡赤水時,毛澤東對他說:“最近黨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這個會開得很好,解決了紅軍領導問題。這次會議所以開得好,恩來同志起了重要作用?!?毛澤東同賀子珍談到遵義會議時說:“那時爭取到周恩來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來不同意,遵義會議是開不起來的。”?

      四、無私為黨,為確立毛澤東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起了關鍵作用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的軍事指揮和領導地位并未立即被大家完全接受,甚至一度產(chǎn)生過懷疑和不理解,也產(chǎn)生過抱怨,另外毛澤東的遠見灼識、深謀遠慮,有很多人一時是難以理解的,周恩來每一次都進行了耐心的解釋和說服工作,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維護了毛澤東的威望和領導地位。

      一是全力支持毛澤東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和軍事行動。毛澤東后來回憶說,他一生打了四次敗仗,其中兩次是在四渡赤水戰(zhàn)役中,第一次是遵義會議后,準備在宜賓至瀘州之間渡過長江,紅軍剛到鄰近四川的習水土城就遭到國民黨川軍的頑強抵抗,使紅軍傷亡慘重,紅軍被迫一渡赤水,擺脫被動,第二次是二渡赤水后的仁懷魯班場戰(zhàn)斗,誘敵出來未果,然后攻打固守之敵,未能攻下敵軍的城池,紅軍也遭受了損失;尤其是土城戰(zhàn)斗,紅軍損失很大,有的人說風涼話了,質疑毛澤東的軍事能力。周恩來不以一戰(zhàn)一役論成敗,全力支持毛澤東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和軍事行動。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領導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佯攻貴陽,直逼昆明,強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擺脫了數(shù)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由于數(shù)月的連續(xù)作戰(zhàn),迂回穿插,部隊非常疲勞,林彪甚至懷疑和否定毛澤東的指揮,寫信給中央要求變換領導,撤換毛澤東、朱德,1935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會理縣郊外的鐵廠召開會議,會上,周恩來高度贊揚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批評林彪反對機動作戰(zhàn)是錯誤的,統(tǒng)一了黨中央和紅軍將領的思想,鞏固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為戰(zhàn)勝張國燾分裂主義和奪取長征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甘當配角。扎西會議上,周恩來采納毛澤東的建議,避實就虛,打擊弱敵,轉戰(zhàn)黔北,紅軍二渡赤水,連續(xù)攻打桐梓、婁山關、遵義城,取得了遵義戰(zhàn)役的勝利,殲滅國民黨軍隊20團,俘敵3000多人,取得了長征以來第一次大的勝利,極大地提振了紅軍的士氣。然而這次戰(zhàn)役的勝利也滋生了一些輕敵的思想,1935年3月10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研究紅一軍團林彪、聶榮臻報送的關于攻打打鼓新場(今貴州省金沙縣縣城)的報告,會上,毛澤東反復分析強調(diào)不能打固守之敵,并以不當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相抗爭,最后主持會議的張聞天以表決的方式,還是通過了攻打打鼓新場的計劃,否決了毛澤東的意見。當天深夜,毛澤東提著馬燈,來到周恩來的駐地,陳說利害,說服了周恩來,周恩來又說服了朱德。第二天,周恩來提出重新討論是否攻打打鼓新場,說服了求戰(zhàn)心切的紅軍高級將領,終于取消了進攻計劃。鑒于為了抓住瞬息萬變的戰(zhàn)機,便于指揮作戰(zhàn),中央政治局采納了毛澤東的建議,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了新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全權負責指揮軍事。雖然周恩來是遵義會議確定的黨內(nèi)對于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茍壩會議確定的新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的組長,但是周恩來什么都聽從毛澤東的意見,主意都是由毛澤東拿,并全力支持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岸鱽硗臼屈h內(nèi)委托的在軍事指揮上下決心的負責者,毛澤東同志為恩來同志在軍事上的幫助者。但恩來同志從中國革命的最高利益出發(fā),出于對毛澤東同志的充分信賴,自覺在把自己置于助手的地位,讓毛澤東全權指揮紅軍的軍事行動??梢赃@樣說,恩來同志在遵義會議期間所作的努力,起到了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后,張國燾向中央要權時,張聞天愿意把自己總書記的職位讓給張國燾,而毛澤東說不能把總書記的給他,毛澤東考慮后叫周恩來把紅軍總政委的職務給他,周恩來毫不猶豫地把紅軍總政委的職位讓給了張國燾。

      三是周恩來全力貫徹毛澤東的戰(zhàn)略意圖。毛澤東的特點是統(tǒng)籌全局,著重于戰(zhàn)略設計,而周恩來則負責具體組織和政策的執(zhí)行,在某種意義上,周恩來還有意識地使自己主要扮演執(zhí)行者的角色,時任紅軍第九軍團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回憶說:“我們打仗靠的是毛主席戰(zhàn)略方針路線,但每次戰(zhàn)役使戰(zhàn)爭勝利是靠周副主席指揮?!薄案敝飨罃橙酥心膫€是嫡系,哪個是雜牌軍,作戰(zhàn)能力如何,都很清楚。對我們哪個師戰(zhàn)斗力強,哪個戰(zhàn)斗力弱,更是了如指掌。因為了解,他們就能發(fā)揮各自的專長?!?“每當作戰(zhàn)最緊迫、最危急的時刻,周恩來總是身處最前線,臨陣決策,發(fā)揮著戰(zhàn)場指揮官的作用”。?

      四是協(xié)調(diào)斡旋,化解矛盾。周恩來善于作不同意見同志的思想工作,化解同志之間的矛盾,達到共識。遵義會議以后的十多天,博古一直悶悶不樂,1935年2月初,紅軍向云南扎西地區(qū)行軍時,途經(jīng)一個叫雞嗚三省的小村莊時,周恩來到博古住處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周恩來語重心長告訴博古,談話的大意是:現(xiàn)在誰做書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掌握軍權,誰來領導軍隊打好仗,只有在戰(zhàn)爭中不斷得到軍隊擁護的人,才能真正成為領袖。我們的對手是國民黨,具體是蔣介石,我在黃埔軍校和他處了兩年的時間,我知道這個人文武雙全,聰明能干,讀書很多,又有政治手腕。我們要打敗他,就要找個比他強的人,我考慮了很久,這個人是毛澤東。另外,我們遲早要和四方面軍會師,多年來,張國燾任過政治局常委、軍事部長,資格很老,現(xiàn)在能和張國燾相比的只有毛澤東。你沒有強烈的領袖欲望,你心地善良,在中央蘇區(qū)主持工作的一年多來,在政治路線上總是壓抑自己的見解,唯國際指示是從……周恩來的一席談話,使博古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解開了十多天來的思想疙瘩。第二天,博古把代表權力的各項工作交給了張聞天,實現(xiàn)了博洛權力轉換。此后,黨中央仍然讓博古擔任書記處書記,同時還擔任了紅軍總政治部主任,與“左”傾機會主義時期“殘酷斗爭,無情打擊”形成極大的反差,團結了不同意見的同志共同努力,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正如楊尚昆所說:“恩來同志不計個人得失,以他的地位和聲望,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全力推舉具有革命膽略和卓越軍事才能的毛澤東同志參與領導中央紅軍今后的行動。這對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周恩來在遵義會議上的這個歷史性作用是無人可以比擬的”。?

      總之,周恩來是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他對遵義會議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為確立毛澤東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的確立起了關鍵作用,他全力支持毛澤東的正確領導,撥正了革命的航向,他協(xié)助毛澤東領導黨和紅軍完成了舉世矚目的長征,為挽救黨、挽救紅軍、挽救中國革命,為長征的偉大勝利和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注釋]

      ①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第4版第185頁.

      ②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期).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③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中央檔案館.遵義會議文獻.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6頁.

      ④吳德坤主編.遵義會議資料匯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7頁.

      ⑤陳松,費侃如著.走進遵義會議會址.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3頁.

      ⑥呂黎平.青春的步履.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第1版.

      ⑦伍修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回憶遵義會議的前前后后.中共中央黨史征集委員會,中央檔案館.遵義會議文獻.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⑧王稼祥談遵義會議.紅軍長征 回憶史料(1)第248頁.

      ⑨聶榮臻.打開遵義,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文獻:第98頁.

      ⑩李德.中國紀事(1932—1939).北京現(xiàn)代史料編刊社,1980年第125頁.

      ?伍修權.我的歷程.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第84頁.

      ?李聚奎.遵義會議前后.紅軍回憶 回憶史料(1)第261頁.

      ?王行娟.賀子珍之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94頁.

      ?楊尚昆.相識相知五十年——我所了解的恩來同志.周恩來紀念論文集(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44頁.

      ?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上)(1898—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第314-315頁.

      ?王永林,徐焰.遵義會議前后周恩來的軍事實踐.軍事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楊尚昆.相識相知五十年:我所了解的恩來同志.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44頁.

      ?李海文,費虹寰.周恩來研究述評.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134-135頁.

      猜你喜歡
      周恩來責任擔當遵義會議
      優(yōu)質學校建設的歷史價值、責任擔當與發(fā)展趨勢
      周恩來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思考研究
      淺談新常態(tài)下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
      張聞天功著遵義會議
      在遵義會議決議的指引下
      神农架林区| 滨海县| 乃东县| 共和县| 台州市| 义乌市| 阿鲁科尔沁旗| 武威市| 海兴县| 卓尼县| 千阳县| 得荣县| 崇仁县| 潞城市| 无极县| 满洲里市| 平安县| 林口县| 涡阳县| 工布江达县| 景泰县| 樟树市| 龙山县| 贡嘎县| 扬州市| 饶河县| 新安县| 江川县| 嘉善县| 鸡泽县| 周至县| 偃师市| 禹城市| 三台县| 兖州市| 南川市| 武隆县| 城口县| 定州市| 沽源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