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敏
區(qū)域游戲時間,我像往常一樣在各個區(qū)域巡視,走到藝術區(qū),看見小寶正在做一個扇子發(fā)夾。她先用一根綠色毛根做成一個拱形的發(fā)夾,然后用橙色卡紙做了一把小扇子,再用膠水將扇子粘在發(fā)夾上,可是粘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這時她向我求助:“老師,我想把扇子粘在發(fā)夾上,可是怎么粘不牢呢?”“你是用什么來粘的?”小寶指了指膠水。我接過她手中的扇子和發(fā)夾,看見扇子上已經抹了很多膠水,可是發(fā)夾和扇子依然粘不上。如果是以前,我也許會直接對她說:“你用雙面膠試試吧?!倍F在我知道,這樣只是幫助幼兒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幼兒以后遇到類似問題仍然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最好的辦法是支持他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
于是我對小寶說:“這樣吧,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有沒有什么材料可以把扇子與發(fā)夾粘在一起?!薄昂谩!毙毚饝?。小寶走到材料柜前選中了一根吸管。我問:“你想用這根吸管把扇子固定在發(fā)夾上嗎?”小寶點點頭?!澳窃囋嚢?!”
以前在知道幼兒想的辦法不好用或行不通時,我會忍不住幫幼兒解決問題,比如主動幫她捆發(fā)夾,或者直接告訴她換個方法?,F在我知道這樣是不尊重幼兒,沒有給幼兒主動探索的機會。所以這一次我決定給小寶足夠的時間去嘗試。
只見她把扇子平放在桌子上,發(fā)夾放在扇子上面,她想用吸管把它們綁在一起,可是怎么都綁不好。于是我問:“你需要老師的幫助嗎?你希望老師怎么幫助你?”她說:“需要。你幫我拿著發(fā)夾?!?/p>
我?guī)托毮米“l(fā)夾,她嘗試著用吸管將扇子和發(fā)夾綁在一起,可是因為吸管太硬了,打的結無法系緊。小寶有點沮喪地說:“還是不行?!边@時,我對她說:“你想用吸管將扇子和發(fā)夾綁在一起,可是吸管太硬了,打的結系不緊。那還有別的辦法嗎?”于是,她又走到材料柜前,選了一根黃色的毛根,她試了試毛根的柔軟度說:“我想用毛根來固定?!蔽尹c頭贊許。
這次小寶先將扇子放在黃色毛根的中間,用毛根圍著扇柄繞了兩圈,將扇子固定住,再把黃色毛根的兩端繞在綠色發(fā)夾上,然后她找來剪刀想把多出來的毛根剪掉,可是剪了幾次都沒有剪斷?!袄蠋?,這個怎么剪不斷?”我沒有直接去幫助她,而是采用間接幫助的方法——幫她把毛根拉直,她終于成功地將毛根剪斷了。她高興地舉起自己的作品說:“我的扇子發(fā)夾終于做好了?!?/p>
在整個過程中,我不是直接去幫助幼兒,而是盡量讓幼兒自己嘗試,再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幫助。比如,小寶用吸管將扇子與發(fā)夾綁在一起不成功時,我首先通過對話引導她明白問題所在,然后對她說:“你希望老師怎么幫助你?”在小寶說出要我怎么具體幫她之后,我才按她的要求提供幫助??梢?,小寶一直都是占主導地位的,我只是協助她解決問題。
在我的引領下,這學期孩子們在游戲中從一開始遇到問題就找教師,發(fā)展到慢慢學會用各種辦法自己解決問題,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