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宏生
(廣東省普寧市愛群中學)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大批農民進城務工,留守孩子日益增加,這給教育管理帶來沉重的壓力,作為教育工作者,除具備豐富的學科領域知識和較高的師德修養(yǎng)外,還要時刻給自己“充電”才行。行文中提到的都是本人在多年教育工作中的實例,主要是從留守孩子更需要關愛、善于用“閃光點”正面強化教育、深入“虎穴”方能挖得真經、安全教育警鐘長鳴四個方面來論述新常態(tài)下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新常態(tài);班級;管理;環(huán)節(jié)
一、留守孩子更需要關愛
近年來大批農民進城務工,而其子女留在家鄉(xiāng)的學校上學,待逢年過節(jié)才回家團聚,或是父母起早離開家里到鄰鎮(zhèn)(市)去務工(或是做點小生意),摸黑才回家,這些孩子則是由間接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父母本應為孩子的第一任最棒的啟蒙老師,但因實際情況只能做家庭經濟收入的支柱,自然缺乏對子女的關懷,而絕大多數的孩子在言行上則以懶、散、漫為主,學習上則是馬虎應付,對家人慣以報喜不報憂,欺老師瞞家人;這些給家庭和學校的教育都帶來沉重的壓力,現(xiàn)實中這些學生往往很容易淪為學困生或問題學生。在教育實踐中,首先是摸清學生個體的基本情況并分門別類,以更有針對性地轉化。其次,學生不良習慣一旦養(yǎng)成想轉化并非立竿見影的事,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去感化。第三,堅持不懈地鼓勵,從抓“閃光點”入手,讓其感受到只有愛才能給生活帶來溫暖與樂趣。
二、善于用“閃光點”正面強化教育
步入“互聯(lián)網+”時代,學生的思想已難囿于校園內的教育,而更多體現(xiàn)為散漫、易怒、無心向學等個性化較強的特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對于個性化較強的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實現(xiàn)感化教育的效果。如學習成績偏低、好動、愛自我表現(xiàn)的小林同學,是班里出了名的“搗蛋鬼”!剛接手的確感到棘手,經過兩三周的磨合發(fā)現(xiàn)他有號召能力,恰逢當時學校要舉行班際廣播操賽,讓小林同學擔任體操帶隊者。那一次,在小林和同學的共同努力下,該班榮獲體操一等獎,小林也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的體操帶隊者。因為小林改變了過去的散漫行為,與班集體融為一體,他很快在班中體驗到集體的溫暖,逐漸地喜歡上文化科,且期末的文化科成績出現(xiàn)質的跨越,那一學期小林被學校評為“最佳進步者”。
三、深入“虎穴”方能挖得真經
每位學生都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經濟基礎和社會交往,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是富有想象力且有較強的可塑性,有了自己的做事原則和講話方式,其間存在真假難辨,若想要獲得一些真情,則需堅持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才能掌握學生的第一手材料!
有一位小賴同學無論上哪一節(jié)課都有打瞌睡的習慣,多次找他談話都表示以后一定要改正,結果一上課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為了解實情,我利用放學時間(估計小賴父母在家)進行家訪。據了解得知小賴的父母是做豆類產品與活魚生意的,小賴每天凌晨三點左右起來幫忙做豆腐,其父親則出門去買魚,母親做點其他的活,弟妹也是五點多起來干活,我一聽一切都明白了。交談中母親多次央求只要孩子在學校光睡覺就網開一面,畢竟家境不好,孩子也是苦命!回校后,我對小賴同學凌晨起床幫忙做家務還堅持準時上學一事進行表揚,只期望他上課睡覺越來越少,并指派兩名責任心強的優(yōu)生幫助他解決當天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在真情的打動和小賴同學堅定意志的努力下,小賴上課打瞌睡的現(xiàn)象減少了,成績也從中低邁上中上的行列。類似小賴同學的實例就不在此贅述。
四、安全教育警鐘長鳴
安全教育無小事,事事為大事,安全教育貫穿始末。如學生上下學路上的交通安全,不吃不新鮮食物的食品安全,防坑蒙拐騙的人身安全,不沉迷網絡游戲,不輕信虛擬網絡中提到的人和事的安全上網,注意季節(jié)性病毒滋生與傳染的疾病預防,還有黃、賭、毒等方面的內容。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有限,自身的“免疫”能力不強,很容易經受不住各種誘惑。作為教育一線的工作者,要善于借助主題班會、校園網、布告欄、陳列欄等,以圖文展或以“安全在心中”為題的討論會,典型事件的視頻播放等多樣化形式,讓學生知道安全問題時刻伴隨自己成長且形勢嚴峻。老師的天天講、周周講、逢年過節(jié)反復強調講、安全教育的倡議書等先后帶給家長監(jiān)護人看,所有這些都體現(xiàn)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更需要培養(yǎng)一支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一切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教育實踐中,教師想要教育轉化一位學生則不難,而難在成功教育轉化每一位學困生。只有做到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四位一體的有機結合,才能讓教育起到應有的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善海.淺談中學班主任管理藝術[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
[2]周海芳.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導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