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妹
一、 導入揭題
1. 同學們喜歡聽笑話嗎?誰來給大家講一個?(請兩個學生講笑話)
2. 老師也想講個笑話,但我的笑話和你們講的有個最大的不同,不是簡單地笑一笑,笑過之后還會有收獲,仔細聽。(老師講笑話:有人送來書信,向一個富翁借頭牛,富翁恰巧正在接待客人,忌諱自己不識字,就假裝打開信封看信,對送信人說:“知道了,過一會兒我自己去。”)
3. 說說你的收獲。(師生交流笑話中隱藏的道理)
4. 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出自我國古代的一本笑話集《笑林廣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出自這本書,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
1. 我們讀這個故事,可以從三方面來關注它的內容。哪三個方面呢?那就是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樣能幫助我們把故事讀懂。下面,就開始讀一讀課文吧,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2. 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交流,師提示: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個小圓點來表示。所以,全文共12個自然段)
3. 在所有的生字中,老師發(fā)現有兩個詞語最容易讀錯。(課件映示:煙熏火燎、剖開)誰來讀?指名讀,正音。
4. 還有一個字最容易和其他字混淆,看,它們都來了。(課件映示:辨、辯、辮、瓣)你有好方法區(qū)分這些字嗎?(生交流,師點評:這就是古人造字的方法,就是字理)
5. 我們來做個練習。(映示兒歌:中間結瓜先落瓣,中間下刀能分辨,中間發(fā)言很善辯,中間有絲扎小辮。)一起讀讀這首有趣的兒歌。
6. 小結:我們中國的漢字真奇妙,充滿了無限的魅力。
三、 學講故事
1. 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敘述這個小故事的?(生交流,師引導學生關注標點)
2. 你發(fā)現了嗎?第2、3、4、5自然段開頭都用了前引號,這其實是引號的一種不常見的用法,叫作連續(xù)引用,每個自然段開頭都要用前引號,但后引號只有一個,用在最后。
3. 下面,我們就重點來學習這個故事。課文后習題1要我們講講這個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完成這項任務。
4. 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我們先試著用一句話來講講這個故事。(課件映示:兄弟倆為了 而 ,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交流,師相機板書:射雁充饑 爭論不休 找人評理)
5. 我們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用一句話把故事講清楚了。
6. 如果你這樣講故事給弟弟妹妹聽,他們會喜歡嗎?是呀,這樣講故事太不吸引人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著把故事講生動。
7. 要把故事講好,先要把故事讀好,讀出人物爭論時的不同語氣。(板書:讀出爭辯語氣)請兩位同學來給大家做做示范。一個當哥哥,另一個當弟弟,我讀旁白,其他同學做智慧老人。(師生分角色讀課文)
8. 同學們發(fā)現了嗎?這兩位同學讀出了這種針鋒相對的感覺,秘密在哪里呢?(課件映示人物對話,反問句用紅色字體標出)
9. 原來,在他們的爭論中出現了這么多的反問句。誰來挑一句換成陳述句?(生將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10. 比較一下,你感覺到了什么?對,語氣更強烈。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幾個反問句,讀出反問的語氣。(生齊讀文中的幾個反問句)
11. 原來,在爭論中多使用反問句能讓爭論的火藥味更濃。所以,我們講故事時一定要把反問句說好。下面,四人小組分角色練讀這段對話。(學生四人小組分角色練讀課文第2~5自然段)
12. 我們都知道,會講故事的人,講故事時會有豐富的表情和動作。(板書:加上動作表情)那這些表情和動作從哪兒來呢?(師生交流:提示語會提示我們表情和動作。課件將提示語用紅色字體標出)
13. 我們來挑一個練練。“不以為然”一詞中的“然”字在字典上有3個意思:① 對,不錯;② 如此,這樣,那樣;③ 然而。在這里應選第幾種呢?(師生交流,“然”字在這里選第一個義項,“對,不錯”的意思)
14. 哥哥認為弟弟講的一點都不對,該怎么演?(指名學生表演“不以為然”的樣子,生有的扭頭,有的搖頭,有的擺手,有的跺腳)
15. 接下來,老師就給大家3分鐘時間練講這個故事,等會兒請同學上臺講。注意,不是一字不漏背下來,可以適當再創(chuàng)造,用自己喜歡的語言來講,但要注意反問句不能少。(板書:展開豐富想象)(生在座位上自由練習講故事)
16. 誰愿意上臺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指名學生上臺表演,師引導學生從反問語氣是否強烈、表情動作是否到位、有沒有加上合理豐富的想象這三方面進行評價)
17. 今天,同學們很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回去后,可以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這個故事給大家?guī)碓鯓拥氖斋@,我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學習。
(作者單位:無錫市春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