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林
中日邦交正?;簧孢M程中的非官方接觸者的作用
王曉林
二戰(zhàn)后,依據(jù)圣弗朗西斯科條約和日美安保條約,日本政府追隨美國的“對中封鎖”政策,沒有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邦交正?;?,反而在1952年4月,和流亡到臺灣的蔣介石政權(quán)締結(jié)了日臺條約。日本政府顧慮到日臺條約,一直避免與中國的官方接觸。因此,非官方接觸者代替日本政府,與中國進行了接觸并促進了中日兩國政府間的官方交涉,為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龀隽酥卮蟮呢暙I。并且,非官方接觸者中的自民黨非主流派和公明黨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交涉進程中,起到了決定的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日邦交正?;?非官方接觸者;自民黨非主流派;經(jīng)濟界;公明黨
二戰(zhàn)后,依據(jù)圣弗朗西斯科條約和日美安保條約,日本政府追隨美國的“對中封鎖”政策,沒有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邦交正常化,反而在1952年4月,和流亡到臺灣的蔣介石政權(quán)締結(jié)了日臺條約。日本政府顧慮到日臺條約,一直避免與中國的官方接觸。因此,非官方接觸者代替日本政府,與中國進行了接觸并促進了中日兩國政府間的官方交涉,為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龀隽酥卮蟮呢暙I。并且,非官方接觸者中的自民黨非主流派和公明黨在中日邦交正?;簧孢M程中,起到了決定的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為非官方接觸者包含于非正式接觸者之中,所以要定義非官方接觸者就有必要先研究分析非正式接觸者。對非正式接觸者進行定義、分類,并分析其作用的是西原正。
西原把國家間的接觸者分成了4類。如圖所示,西原從2個次元,即從“是不是官方”所謂的官方的接觸資格的有無的次元,和“是不是公布”所謂的接觸事實的公布的有無的次元,來分析接觸者的屬性。把這兩個次元結(jié)合起來,就可以把接觸者分成4類。
圖1 國家間接觸者的4種類型和正式、非正式接觸者間的關聯(lián)
(來源:西原正:《國家間交涉中的“非正式接觸者”的機能——以日本和美國的對外交涉為中心》,載日本政治學匯編:《國際政治》,1974年第50號,第69頁)
西原根據(jù)官方的接觸資格的有無和接觸事實的公布的有無,把接觸者分成“正式接觸者”和“非正式接觸者”。在此之上,西原又把“非正式接觸者”分成了“官方-非公布型接觸者”、“非官方-公布型接觸者”和“非官方-非公布型接觸者”3種類型。因為在中日邦交正?;慕簧孢M程中,日本政府受日臺條約的限制,所以不是“官方-非公布型接觸者”,而是沒有從日本政府得到官方的接觸資格的“非官方-公布型接觸者”和“非官方-非公布型接觸者”與中國進行了接觸。據(jù)此,本論文以西原的定義為基礎,將“非官方-公布型接觸者”和“非官方-非公布型接觸者”定義為非官方接觸者。也就是說,非官方接觸者是與接觸事實的公布與否無關,是沒有從日本政府得到接觸資格的人。
關于非官方接觸者的對象,西原認為,自民黨的松村謙三、古井喜實、田川誠一以及倉敷人造纖維社長大原總一郎等屬于非官方接觸者。但是,西原并沒有系統(tǒng)地分析探討包含于非官方接觸者中的人物。因此,本文要重新考察非官方接觸者所包含的人物。
雖說是非官方接觸者,但是如果和政府自民黨主流派關系疏遠的話,就不可能刺激自民黨主流派,或者也不可能被自民黨主流派所信任。所以,非官方接觸者是與政府自民黨主流派具有利害關系的人物。首先,自民黨非主流派與自民黨主流派屬于同一政黨,在黨內(nèi)意見統(tǒng)一上,對自民黨主流派起到了很大的牽制作用。其次,經(jīng)濟界(特別是財界和大企業(yè))經(jīng)歷了池田政權(quán)時期的經(jīng)濟高度增長,能對自民黨主流派提供充足的政治資金,從而能對日本的政治和政策決定施加影響。再次,在野黨作為反對政黨,雖然不能期待其引導政府自民黨主流派的外交,但是在野黨在對外關系上,起到了彌補自民黨主流派外交不足的作用。因此,非官方接觸者所包含的對象是自民黨非主流派、經(jīng)濟界(特別是財界和大企業(yè))以及在野黨。
從1949年到1972年,日本政府受日臺條約牽制,回避與中國大陸的官方接觸。沒有官方接觸的中日兩國政府更談不上致力于中日邦交正?;慕簧?。因此,在國際關系緊張緩和的大背景下,非官方接觸者通過自己的人脈渠道,與中國政府建立了信任關系,進而促進了中日政府間的官方交涉會談,成為了連接中日政府間交涉的紐帶。本文將其分為3個階段來進行考察。
(一)美國總統(tǒng)約翰遜的政界隱退聲明的發(fā)表到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的訪中聲明的發(fā)表
首先,自民黨非主流派的古井喜實、田川誠一等人為了維持中日備忘錄貿(mào)易,與中國進行了艱難的政治會談。藤山愛一郎表明了“一個中國”的政治主張,并通過訪問中國,與周恩來總理坦率地交換了意見。三木武夫、大平正芳派系領袖以“乒乓外交”為契機,與來日的副團長王曉云舉行了秘密會談。自民黨非主流派從多方面與中國進行接觸,并建立了獨自的接觸渠道。其次,經(jīng)濟界開始慢慢接受“中日貿(mào)易4原則”。財界人士以“乒乓外交”為契機,與王曉云舉行了會談。經(jīng)濟界開始了向中國傾斜。最后,在野黨的公明黨通過訪中,依據(jù)“池田提言”向中國提出了“中日復交5原則”(后來變成“中日復交3原則”)。社會黨通過訪中,向中國提出了“4個敵人”論。在野黨持續(xù)維持與中國的友好交流,緩和了兩國的關系。在這一階段,非官方接觸者從多方位摸索與中國的接觸渠道。根據(jù)這一系列的接觸,非官方接觸者與中國建立起了信賴關系。這刺激了佐藤政權(quán)。
(二)尼克松訪中聲明的發(fā)表到田中政權(quán)的誕生
首先,自民黨非主流派的三木武夫以“吊唁外交”為契機,與來日的中日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王國權(quán)舉行了會談,試探中國對邦交正?;囊庀?。藤山愛一郎和古井喜實通過訪中,把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田中會勝利的信息分別傳遞給了周恩來總理。根據(jù)這一系列的接觸,中國也開始做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臏蕚涔ぷ鳌F浯?,經(jīng)濟界加速接受“中日貿(mào)易4原則”,到最后基本上都承認了“中日貿(mào)易4原則”。財界4大團體的代表以“吊唁外交”為契機,實現(xiàn)了與王國權(quán)的接觸。關西和東京財界的代表團通過訪中,與周恩來總理舉行了會談。經(jīng)濟界加速了對中國的接近。最后,在野黨超越黨派進行合作,展示出了與佐藤內(nèi)閣對決的姿態(tài)。公明黨訪中代表團和自民黨非主流派一樣,也把田中會在總裁選舉中勝出這一信息傳遞給了周恩來總理。而且,民社黨也修正其外交路線,通過訪中,強調(diào)“1個中國”原則。在野黨團結(jié)一致,壯大了對中友好勢力。
在這一階段,非官方接觸者比起第1階段,更活躍了與中國的接觸。而且,非官方接觸者在判定出佐藤政權(quán)不能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圍繞著下屆自民黨總裁選舉,與中國進行接觸,展開斡旋。周恩來總理也對其做出了響應,開始做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臏蕚涔ぷ鳌?/p>
(三)田中政權(quán)的誕生到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實現(xiàn)訪中
首先,在野黨的社會黨的佐佐木更三通過訪中,打探出了在邦交正?;现袊囊庀?,為田中首相訪中開辟了道路。公明黨的竹入義勝通過訪中,將周恩來總理表明的中日共同聲明的中國大綱做成筆記。這成為了之后的“竹入筆記”?!爸袢牍P記”促使田中首相做出了訪中的決斷。其次,經(jīng)濟界中具有很強保守性的三菱集團和經(jīng)團聯(lián)的植村甲午郎會長,都與中國進行了接觸。三菱集團社長團對中國進行了訪問,與周恩來總理舉行了會談。植村也與訪日的對日工作專家孫平化和肖向前進行了會談。三菱集團和植村統(tǒng)一了日本經(jīng)濟界的意志,促進了中日邦交正?;膶崿F(xiàn)。再次,自民黨非主流派的古井喜實代替田中內(nèi)閣,向中國提出了中日共同聲明的日本草案,并與周恩來總理進行了會談。通過會談,中日雙方明確了在臺灣問題上,兩國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隔閡。于是,中日邦交正?;慕簧孢M程進入了要通過中日首腦會談來解決的階段。因此,古井也促進了田中首相做出了訪中的決斷。此次對中國進行訪問的古井屬于“公式-非公布型接觸者”,雖然不屬于非官方接觸者,但是,正是因為古井在作為非官方接觸者時,與中國建立的信賴關系,才會被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給予官方的接觸資格,圍繞著日本草案,與中國進行接觸。也就是說,因為古井的這一系列接觸具有一體性,使他在中日邦交正?;簧孢M程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這一階段,非官方接觸者對認真致力于中日邦交正?;奶镏姓?quán)提供了協(xié)助,推進了邦交正?;膶崿F(xiàn)。
在明確了自民黨主流派在中日共同聲明的締結(jié)上起到了壓倒性的并且決定性的作用之后,以自民黨主流派所采取的對美“協(xié)調(diào)”路線的性質(zhì)和其發(fā)揮作用的重要程度為基準,對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交涉進程中的各個非官方接觸者所發(fā)揮作用的重要程度進行了比較。如圖2所示。
圖2 各非官方接觸者的作用的重要程度的比較
(一)自民黨非主流派比經(jīng)濟界和在野黨發(fā)揮了更大作用
自民黨非主流派比自民黨主流派革新,雖說是非主流派,但是具備在選舉中成為首相的潛質(zhì),因此不可能被輕視。自民黨非主流派通過中日備忘錄貿(mào)易交涉和派系領袖的政治交流等渠道,來牽制或協(xié)助主流派。和中國建立了信賴關系的古井喜實同時與大平外相保持著親密關系,所以,古井把中日共同聲明的日本草案帶到中國,與周恩來總理舉行了會談。這促使了田中首相做出訪中的決定。因此,自民黨非主流派比起經(jīng)濟界和在野黨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
(二)公明黨發(fā)揮了僅次于自民黨非主流派的作用
在野黨的公明黨比較中庸,發(fā)表的“中日復交5原則”成為了中日邦交正?;幕緱l件,被中國所信任。另一方面,可以說竹入義勝與田中首相是“盟友”關系,所以,竹入通過與周恩來總理的會談,做成了記錄著中日共同聲明的中國大綱的“竹入筆記”。這也促使了田中首相做出訪中的決定。因此,公明黨發(fā)揮了僅次于自民黨非主流派,比經(jīng)濟界、社會黨和民社黨更大的作用。
(三)經(jīng)濟界和在野黨各自發(fā)揮了相應作用
經(jīng)濟界雖然保守,但在緊張緩和的國際環(huán)境中,通過承認“中日貿(mào)易4原則”和訪問中國等向中國傾斜的渠道,給了自民黨主流派壓力。因此,經(jīng)濟界在中日邦交正?;簧孢M程中發(fā)揮了次于自民黨非主流派和公明黨的作用。在野黨的社會黨革新色彩濃厚,其與中國的友好交流刺激了佐藤政權(quán)的同時,佐佐木更三通過訪中,打探出了中國在邦交正?;系膽B(tài)度,為田中訪中開辟了道路。因此,社會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交涉進程。在野黨的民社黨偏保守,借中日友好交流之風,訪問了中國。因此,民社黨在中日友好勢力的擴大上發(fā)揮了作用,但是作用不大,于是放在了最后。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交涉進程中,各非官方接觸者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上圖2的各非官方接觸者的作用的重要程度的比較,也可以看出自民黨非主流派和公明黨作為中日政府間交涉的紐帶,比起其他的非官方接觸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進一步分析考察在中日邦交正?;簧孢M程中自民黨非主流派的決定性作用
通過中日備忘錄貿(mào)易交涉,與中國簽訂政治聲明的古井喜實等人與中國建立了信賴關系,掌舵著中日邦交正?;慕簧孢M程。藤山愛一郎作為中日國交恢復促進議員聯(lián)盟會長與中國進行接觸,促進了國會議員與中國建交的積極性。當時還是自民黨干事長的田中角榮就想把藤山納入自己的陣營中。派系領袖三木武夫和大平正芳也與中國進行了接觸。
在佐藤政權(quán)后期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在大平的宏池會和三木派等派系的聯(lián)合支持下,田中遠勝福田赳夫,成為了下屆首相。田中將自己的盟友大平任命為外相。從池田內(nèi)閣以來,古井通過與大平外相的長期交往,與大平外相保持著親近的關系。所以,在中日共同聲明的日本草案的擬定上,古井與大平外相保持接觸,并給予其建議。而且,田中內(nèi)閣利用古井與中國的信賴關系,讓古井帶著日本草案訪問中國,與周恩來總理進行會談。結(jié)果,周恩來總理和古井明確了在臺灣問題上中日兩國存在很大的分歧。于是,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做出了訪中的決定。
(二)進一步分析考察在中日邦交正?;簧孢M程中公明黨的決定性作用
公明黨通過訪中,依據(jù)“中日國交正?;嵫裕ǔ靥锾嵫裕保岢隽恕爸腥諒徒?原則”。這成為了中日邦交正?;幕緱l件,為日后的中日政府間交涉奠定了基礎。
田中首相和竹入關系親密,可以稱得上是“政友”關系。田中內(nèi)閣誕生時,為了實現(xiàn)中日邦交正常化,竹入自發(fā)訪問中國,成為了連接中日政府間交涉的重要紐帶。另一方面,中國與松村和池田會長有彼此的信賴關系。中國考慮到,相對于分成了親中派和親蘇派的社會黨,公明黨全黨一致致力于中日邦交正?;膶崿F(xiàn)。于是,中國在交涉進程的關鍵階段,更加期待公明黨的渠道。因此,周恩來向竹入表明了共同聲明的中國大綱。竹入把這一系列的會談寫成“竹入筆記”。這成了田中首相做出訪中決定的重要依據(jù)。
從以上內(nèi)容可以看出,自民黨非主流派和公明黨因為和中日兩國政府都建立了信任關系,所以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進程交涉中,比起其他的非官方接觸者,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即使處于緊張關系緩和的國際環(huán)境中,也可以說如果沒有自民黨非主流派和公明黨所發(fā)揮的作用,中日邦交正?;膊豢赡苣敲错樌貙崿F(xiàn)。
(責任編輯 馬樹顏)
王曉林,廣島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科
D829.1
A
1672-6359(2017)03-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