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現(xiàn)在,優(yōu)酷&芒果TV《2017快男》、騰訊視頻《明日之子》、愛奇藝《中國嘻哈》已經(jīng)全部上線,幾大視頻網(wǎng)站終于第一次迎來了正面火拼。
“你有freestyle嗎?“、“這個面它又長有短,就像這個碗它又大又圓?!?/p>
昨晚,愛奇藝《中國有嘻哈》上線。很快,吳亦凡要求選手freestyle的“梗”躥上熱搜。
有人把嚴肅、嚴苛選人的“制作人凡”和搞笑耍寶的“綜藝凡”拼到一起,笑果十足。
俗話說,做綜藝,最怕就是沒話題,更怕的是沒對手。
現(xiàn)在,優(yōu)酷&芒果TV《2017快男》、騰訊視頻《明日之子》、愛奇藝《中國嘻哈》已經(jīng)全部上線,幾大視頻網(wǎng)站終于第一次迎來了正面火拼。
娛樂資本論一言蔽之,《明日之子》有點傻白甜,還是傳統(tǒng)的選秀,《2017快男》和《中國有嘻哈》模式有韓國的痕跡,《快男》超出預期、讓人欲罷不能;《嘻哈》可能才第一期,導師、選手留下了一些驚喜,同時還有一些爭議和bug。
何以見得?如果真要360剖析節(jié)目好壞在哪兒,看三樣:明星表現(xiàn)、選手質量、價值觀。
通過楊冪、羅志祥、吳亦凡,
我們看到了三種畫風
選什么樣的導師,直接決定了節(jié)目的目的、畫風。
從《2017快男》說起。三個召喚師,特色鮮明、分工明確。
李?。悍€(wěn)重的段子手。為什么他給pass那么爽快?畢竟是老江湖,一眼就能看出選手實力。
陳粒:隨心、隨性,代表女性觀眾。有選手吐槽以前還真沒聽過陳粒的歌,這一趴還挺真實的。微博粉絲量169萬,平時曝光小、反而給人新鮮感,走心時沒那么多雞湯。
羅志祥:控油達人(指不喜歡油膩、江湖的選手)。既有唱跳歌手的實力、又有綜藝感,且畫風切換自如。節(jié)目組很喜歡極致地塑造他們某一種個性。比如小豬勸選手別動不動想拯救華語樂壇,他舉手批評說“瞎掰”的鏡頭被用了很多次。
三人的人設算是立住了,他們之間的互懟、微妙氣氛,也變成了看點。
相比之下,《明日之子》的三人:楊冪被捧成女王,薛之謙很放飛,華晨宇稍微專業(yè)點。
先說楊冪:原定設想中,扮演、代表了花癡女,但其實是眾星捧月、好似在選妃的“女王”。
她身邊的張大大每一刻都在慫恿或鼓勵選手:“快給大冪冪放電啊,電到了就讓你過?!倍妹妹媒M合也沒有發(fā)揮歌手專業(yè)技能的余地,全程陪著楊冪選妃,ok,fine,首期完。
至于薛之謙和華晨宇,分別完成了歌手&蛇精病、“音樂鬼才”的人設。
但小娛還是忍不住想勸華晨宇,請一定守住“音樂節(jié)目”的底線!另外,張大大、鬼鬼什么的也都稍微穩(wěn)重點啊,動不動犯花癡、真的會讓“優(yōu)秀、帥”這樣的字眼變得廉價。
嗯,最后說《中國有嘻哈》。都說無diss、不嘻哈。三位導師都喜歡帶墨鏡選人。吳亦凡的幾大特色:認真、嚴肅、皺眉、freestyle,熱狗和張震岳:前者看似寬容、后者比較嚴苛,難怪會組CP。至于潘瑋柏,口頭禪“沒事再來一次”,很有“好好先生”的feel。
目前才播出第一期,小娛也在想:后續(xù)能否看到他們更專業(yè)、有趣、讓人驚嘆的點評和表現(xiàn)?
《明日之子》亂燉、《嘻哈》個性、
《快男》淘汰猛,誰能選出偶像?
除了明星很重要,節(jié)目紅不紅,更要看選手火不火。華晨宇一個人的存在,就證明了《2013快男》的價值。
不管什么時代,普通人渴望偶像這件事從來沒有變過。那么,選手會在哪兒爆發(fā)?
就目前來看,《2017快男》淘汰快、更聚焦,有種直接進入下半場的感覺,僅3期就從300人中選出了15強。有專業(yè)人士點評稱:“快男的鏡頭很規(guī)范,這么多人的場子里每個鏡頭景深、構圖都很好。”在小娛看來,包裝選手、對講故事的重視程度和能力,非常關鍵。
看快男,節(jié)目組很注重“講故事”。人們一般能記住爭議最大的:外形干凈、唱功不行的趙英博;實力超群、讓人心服口服的養(yǎng)雞;特色突出的聚來提;以及非常努力、有氣場的魏巡。
事實上,賽制殘酷、不停刷人、淘汰率高,我們能看到選手的真實反映、心理素質。
但另一方面,萬一好苗子被過早淘汰,豈不是有遺憾?有些人觀眾還沒記住就進入了15強,后期如何把他們的人物和故事做出來?這么快選出的15人,能否產(chǎn)生super star,有待檢驗。
緊接著要說《明日之子》。雖然為選手安排了美顏、魔音、獨秀三個賽道,但看來看去,最終PK的都是綜合實力。比較不討巧的是,因為它呈現(xiàn)的是海選,觀眾看到的不太精英,“妖艷賤貨”挺多。
選手質量層次不齊是一大禍害。選手一進來就和星推官互動、互撩,P得過頭、奇裝異服、唱奇怪的歌、唱功KTV水平。另外,水詞多、故事略單薄、灑雞湯不自然、不易讓人記住。
不僅如此,節(jié)目傳遞出來的感覺,有點傻白甜和浮夸。
以華晨宇這期為例,當華晨宇脫口而出:“你站在舞臺上是有光的”這種話,小娛深感尷尬。
緊接著,一枚并沒有很帥的男選手走進來,表演了一段沒有很驚艷的歌曲,旁邊的鬼鬼、張大大似乎一下子驚為天人,大喊:“你完蛋了,不得了。你小小年紀這樣不得了。“、”太帥了!”、“我又想談戀愛了”這種話來夸選手。
華晨宇:看我眼神
坐在中間的華晨宇似乎突然恢復正常,表情是凝重的、內心是拒絕的。他走下去,站在選手的位置,說:“我很想在他這個角度,看看你們倆?!编?,拒絕浮夸,花花請hold住??!
最后要說的是《中國有嘻哈》。
它的選手特色鮮明,清一色的嘻哈范兒十足。另外,它也很重視講故事。
那么一期看下來,哪些人被記住了呢?或許每一檔綜藝都必須有一個爭議選手。
比如這位,當熱狗說出:“你是全英文,但這里是中國,這是“中國”有嘻哈”這種淘汰理由時,估計不少rapper是滿屏黑人問號臉:Excuse me?
另外,TT這種一眼看上去陽光正能量的、還有神秘的、傳說中的歐陽靖,都讓人印象深刻。
提一點小期待吧,既然未來還有傳說中的“喊麥選手”出現(xiàn)的預告,說明這節(jié)儲備的故事還是很多元的。但小娛還是希望,《嘻哈》的敘述方式可以更有趣、有懸念一點,導師更麻辣、有料一點。小娛也期待后續(xù)看到真正的嘻哈精神、嘻哈故事。
總的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2017快男》搶占了先機、賽制殘酷、整體聚焦,口碑不錯。而《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比賽才剛剛開始,深水之下也有潛力。
比起拼流量、熱搜和話題,小娛認為,節(jié)目組通過選手、導師的故事,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更是衡量好壞的標準。
大家都號稱要把“明星導師”拉下神壇,于是他們變成了召喚師、星推師、制作人。
但到底是把明星捧高高、讓他們接不到地氣,還是把他們放在相對平等的位置,去擁抱和鼓勵年輕人不卑不亢、拒絕討好、追夢的勇氣和實力,這才是他們能否變成新一代偶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