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叫包拯。
以前,來打官司的百姓只能在衙門外擊鼓喊冤。等到衙門里的公差轉(zhuǎn)遞給辦案的官員,案子才開堂審理。這樣,一些公差們常找借口向告狀人要錢。不給錢,就扣著狀子不送。他們一刁難,窮苦的百姓可就遭了殃,拿不出錢,有冤無處訴,告狀無門。這些都被新上任的開封知府包拯知道了。
包拯命令衙門辦公的日子,大門都開著。要告狀的百姓可以直接上公堂,當面向他訴說是非曲直,當堂論斷。從此以后,窮苦百姓告狀有門了,不再無處申冤發(fā)愁了。百姓對包拯都十分信任,愿意找他斷案。
包拯斷案公道,為很多人申了冤。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包青天”的說法也在老百姓中間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