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偉成+付立輝
今年春節(jié)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2》中上海復旦附中16歲高中女生武亦姝在網(wǎng)絡上一度被刷屏。她成為《中國詩詞大會2》開播后戰(zhàn)勝百人團環(huán)節(jié)得分最高者,并且在這次詩詞大會上最終技壓群雄,一舉奪魁。她曾經(jīng)在接受采訪時,說她吟誦的詩句大多出自復旦附中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
自2000年在深圳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中華詩詞研討會,提出讓中華詩詞走進中小學校園的議題開始,全國開展“詩詞進校園”活動的學校大約有一千多所,特別是近幾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中華詩詞也備受關注。中華詩詞的學習與傳承不再局限于語文課本上那寥寥幾首。從大教育家孔子開始,作為五經(jīng)之首的《詩經(jīng)》便進入了課堂。詩詞教學不僅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還可以加強德育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大力宣揚民族復興的今天,加強中華詩詞學習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xiàn)。
但是,我們不難看到,很多中小學語文老師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高的產(chǎn)出、最高的分數(shù)”,讓語文教學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武亦姝走紅,反襯出古詩文教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武亦姝在詩詞大會上最終的勝出再次印證了校園是傳承中華詩詞的一塊沃土。我校也一直致力于對詩詞教學的研究。在吸取各地詩詞教學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也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現(xiàn)將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收獲與大家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
一、傳承詩詞文化,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詩詞的興趣
如同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掀起了撕名牌熱,而《中華詩詞大會》在舉國上下也掀起了飛花令熱。要培養(yǎng)學生對詩詞的持續(xù)熱愛,就要注重宣傳和熏陶。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杯h(huán)境教育和熏陶不可小視。孟母三遷成就了一代儒家大師,搞好詩詞教學,首先要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打造詩香校園。讓校園充滿詩意文化,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詩詞文化的熏陶。學校充分利用每一塊育人領域、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次校園活動,營造氛圍濃郁的詩香校園。通過組織師生的詩詞作品展,調(diào)動廣大師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推動中華詩詞進校園的進程。要在學校設立與詩詞有關的展板、櫥窗和歷代著名詩人、文化走廊等。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通過校園廣播站、電子滾動屏幕、班級多媒體、班級文化、???,積極開展詩詞知識的普及學習活動。
二、傳承詩詞文化,還要求學校加強管理和指導
一項活動要保持鮮活的生命力,首先要看學校領導的決策和學校的管理制度。我校把詩詞教學列入教學計劃,開發(fā)課程,整體部署,強化落實,定期檢查,科學評價。以我校語文教師為主,結合課本所選詩詞,依照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參照語文課程標準所要求學習的篇目及《古詩文誦讀》讀本等,通過調(diào)查學生的喜好,萃取更多的經(jīng)典詩詞,最大限度地拓展初中階段古典詩詞教學的資源,按照學生的不同程度開發(fā)分層式的學習教材。教材每個主題所選詩詞分三個等級,課本上的為必修詩詞,課外的詩詞再根據(jù)難易程度分為兩個等級。完成一級任務可獲得“詩詞小能手”稱號,完成二級任務可獲得“詩詞達人”的稱號,完成三級任務可獲得“詩詞大師”的稱號。對于詩詞的學習不僅僅在于背誦,而要形成“詠詩—賞詩—用詩—寫詩”一體式任務。
同時,學校成立了詩詞教學領導小組,重視對教師的培養(yǎng)和培訓。學校領導邀請相關專家對學校語文教師進行詩歌方面的專題培訓,并且舉辦了詩教師資隊伍培訓班,培養(yǎng)骨干隊伍,指導學校開展詩教工作。我們還認真學習語文主題學習中的先進經(jīng)驗,汲取近年來有關詩詞教學方面的新理念、新成果,探究詩詞教與學的新途徑、新方法,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新模式,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三、傳承詩詞文化,最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條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
學習詩詞,最怕把它變成一項負擔。學生如果每天因為背誦詩詞而愁眉苦臉,那么詩詞教學便不可能有生命力。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詩詞教學中主要采取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首先要求把學習內(nèi)容分成不同的級別,這樣內(nèi)容的多少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其次,在學習深度上不同程度的學生也可以選擇相應的標準。從一般的背詩默寫到賞析詩詞的內(nèi)容再到學以致用,學生可自由選擇。當然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一定的激勵措施,適當?shù)莫剳?、適時的表揚都能讓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局面,讓學生產(chǎn)生不竭的學習動力。而真正呈現(xiàn)在課堂的主要是大家的展示內(nèi)容,在老師的引導下把自己學習的詩詞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僅能互通有無,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和熱情。因此,如飛花令似的主題詩詞展示課、詩詞誦讀課、詩詞鑒賞課等,老師都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chuàng)新。
中華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在傳承歷史文化和提高人文素質(zhì)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們提高對中華詩詞進校園和開展校園詩教工作的認識,堅持不懈地做好這項工作,我堅信,不久的將來,中華詩詞一定會在校園、語文課堂這塊沃土上生根、發(fā)芽,結出豐碩的成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