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香港國民教育,再難也要推

      2017-07-04 08:39:22范凌志
      環(huán)球時報 2017-07-04
      關(guān)鍵詞:教育界污名特區(qū)政府

      ●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范凌志

      2012年,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卻陷入政治化風波中,負責應(yīng)對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最終決定“暫時擱置”,但其中一名委員堅決不投贊成“擱置”的票。這名委員名叫鄧飛,曾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lián)會主席,如今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統(tǒng)籌委員會非官守委員。鄧飛是香港通識教育的權(quán)威之一,曾因判知名作家陶杰的通識考試答卷“不及格”而為外界津津樂道;在“國民教育”及“港獨”話題上,他常有犀利言論。如今,特區(qū)政府換屆,新特首林鄭月娥多次表示要加強國民教育。“國民教育”到了重新推行的“拐點”?鄧飛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特區(qū)政府應(yīng)首先為被污名化的“國民教育”正名,決不能再躲躲閃閃。

      根源——港英刻意“厚古薄今”

      環(huán)球時報:請您談一下香港“國民教育”問題的由來。

      鄧飛:其實,“國民教育”這個詞容易引起誤會?!皣窠逃北局钙占敖逃⒎翘刂浮皭蹏逃?,但在香港特殊的語境里,這個詞就具備了特定含義。

      尋找這個問題的歷史淵源,可以從上世紀50年代談起。那個時候港英政府沒有“公民教育”一詞,因為香港是殖民地,殖民地人不是“citizen”(公民),只是個“城民”的概念。為解決這個問題,1952年,當時的港英政府成立一個“中文委員會”,專門研究怎么處理跟中國相關(guān)的教育內(nèi)容,即語文、歷史要學什么等等。

      這個委員會的成立有兩大背景,一是香港很長時間都沒有強制義務(wù)教育。我們所說的“九年義務(wù)教育”拖到什么時候才落地?內(nèi)地人可能猜不到:1981年。另一背景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全球華人充滿熱切期待,香港也如此。

      “中文委員會”發(fā)現(xiàn),想要把香港人的民族意識、歷史文化全抹去是不可能的。怎么辦?那就讓香港所有涉及中文、歷史的科目以及課外的德育教育必須有一個特征——四個字:厚古薄今。也就是只能尊崇歷史文化上的古代中國,盡量不觸碰近現(xiàn)代的事情。

      當時的中文教育有大量文言文,但涉及當代的,只有一些公函、信件等應(yīng)用文寫作。這就造成香港人對近現(xiàn)代和當代保持著一種陌生認知,似乎近現(xiàn)代只有流血和動亂。而他們越喜歡古代的中國,就越討厭近現(xiàn)代和當代的中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90年代。

      舉個例子,我1993年參加“中五會考”(讀大學預(yù)科前的考試),那時的歷史試卷分為ABC三部分,A大約是夏商周到唐朝,B是唐朝到明朝,C是明朝之后。絕大多數(shù)人選A、B,選C的極少,因為老師都不怎么教,怎么考?所以,說香港人對中國歷史很陌生不完全對,香港人只是對近現(xiàn)代和當代陌生。

      上世紀80年代中英開啟香港問題的談判,港英政府出于政治考慮開放區(qū)議員和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舉,開始引入“公民教育”。那時的“公民教育”有個特點是“去國家化”。這是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因為港英統(tǒng)治者面臨一種窘態(tài):不能說香港人是“英國人”,也不愿說香港人是中國人,在這種回避態(tài)度下,“中國”就缺位了。再加上當時香港正處于經(jīng)濟騰飛階段,很多七八十年代在香港出生、奮斗、享受香港經(jīng)濟發(fā)達成果的人,政治公民意識非常強,但這種意識又是“去國家化”的。

      臨近1997年,很多人意識到香港的國民教育要跟上,社會上形成一個共識,要增強對國旗、國徽、國歌、政治制度、祖國風土人情的教育。當時有兩個改革方案,一是“非學科化”,即仍保持“國民教育”不是一個單獨學科的狀態(tài),而是融入到其他科目中。另一種方案是專門設(shè)立“國民教育科目”。相比而言,后者的支持者少一些,因為這意味著要砍掉其他一些科目的課時,同時“誰來教”也是個難題。就這樣在爭論中,“國民教育”一直保持著“非學科化”的狀態(tài),不成系統(tǒng),沒有標準。

      后來,為改變這種局面,特區(qū)政府編寫了一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大綱”,這就引發(fā)了2012年“反國教”事件,9月,上任不久的梁振英宣布擱置課綱。

      阻力——反對派“恐怖文宣”

      環(huán)球時報:“反國教”事件后,香港的國民教育是什么狀態(tài)?

      鄧飛:其實以“非學科化”存在的“國民教育”并沒有萎縮,但有一點非常致命:“國民教育”被污名化了,以后但凡有人談?wù)摗皣窠逃倍奸W閃縮縮。

      香港的課綱和教材是兩碼事,課綱是統(tǒng)一的,而教材由學校選擇?!皣窠逃辈皇仟毩⒖颇?,甚至連教材都沒得挑,因為它不考試,出版商就無利可圖,只能學校自己設(shè)計教材。如果學校重視,那就自編教材,如果不太重視,那就以參觀、講座等活動來代替教學。

      香港高中有一門“通識教育科”,它原本跟“國民教育”沒有關(guān)系。這門課有個人與人際關(guān)系、香港、中國、全球化等六個單元。問題是,考試時“香港”單元常常有很敏感的政治化問題,比如“七一大游行”“立法會拉布”,而“中國”單元則出題很少,且常是無關(guān)痛癢的問題。這就造成教課時“重香港而輕中國”,聯(lián)想到“反國教”“占中”,就會給人一種印象:通識教育像是在做香港“街頭運動”的政治培訓。好在最近兩年,通識科不再出政治題目了,中國當代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也開始出題了。

      環(huán)球時報:很多人指責教育專業(yè)人員協(xié)會(教協(xié))操控教育界,是這樣嗎?

      鄧飛:“教協(xié)”最初支撐起很多反對派團體的建構(gòu),同時它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教師公會。我不認為它可以“掌控”教育界,它并不操縱“國民教育如何運作”,更多的是影響教育界。它的領(lǐng)導層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常常通過一些聲明、所謂“民意調(diào)查”來形成其對“國民教育”應(yīng)當何去何從的觀點,施加輿論壓力,比如“洗腦”這個詞,在香港說得最多的就是“教協(xié)”。

      可想而知,它對教師的影響是怎樣的。即使一個教育界人士覺得“國民教育”沒問題,他也不敢說,因為很容易被反對派媒體圍攻,學校聲譽受沖擊,影響招生。其實,這是一種“恐怖文宣”。

      環(huán)球時報:您遇到過類似事情嗎?鄧飛:當然。2012年“反國教”事件中,特區(qū)政府成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我是其中一員。當時因社會壓力很大,委員會決定暫時擱置國教科課程指引。為確保“擱置”結(jié)論能“好看一點”,特區(qū)政府和委員會的領(lǐng)導層都認為應(yīng)該“全票通過”。但我是拒絕的。

      首先我愛國,我所在的香島中學也是愛國學校,你讓我投票贊成“擱置”?這可是立此存照啊!委員會的二三十人中,我?guī)缀跏俏ㄒ环磳Φ?,有些官員就像“三司會審”一樣坐在我面前勸。最后我說我頂多棄權(quán),于是他們專門做了棄權(quán)票給我。有趣的是,浸會大學一位老師看到可以這樣,立刻也投了棄權(quán)票。

      破局——先為“國民教育”正名

      環(huán)球時報:在“國民教育”問題上,您想給林鄭月娥特首哪些建議?

      鄧飛:首先應(yīng)該為“國民教育”正名,恢復(fù)其名譽,這是必須要突破的。第二,教育局必須重視,因為正名不正名最終還是要看政府的態(tài)度,教育局要引導教育界像其他學科一樣,就“國民教育”進行各種實踐。第三,教育界對于“國民教育”不要躲躲閃閃,不能停留在“只做不說”上。最后,我認為還是要恢復(fù)“國民教育”課綱,應(yīng)該把它跟“公民教育”合為一體,名字就叫“中國特區(qū)公民教育”,把公民教育里國家應(yīng)有的角色與身份還回去。反對派要污名化“國民教育”,總不能把“公民教育”也污名化吧?難道他們不想做公民嗎?

      林鄭月娥特首曾提到要加強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我希望香港“國民教育”能迎來一個拐點。不過,她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舉措,因為在其他的教育項目上,她是有詳細方案的,比如說每年增加50億(港元)的撥款,這50億怎么分配非常清楚,但在“國民教育”這塊還沒有更具體的方案。畢竟,要突破被污名化的社會印象,并非易事。

      環(huán)球時報:“國民教育”在香港為什么再難也要推?

      鄧飛:很簡單,與“臺獨”不同,“港獨”思潮在港英統(tǒng)治150多年的時間內(nèi)都沒有出現(xiàn),反而在回歸后冒出,正說明我們的國民教育做得遠遠不夠。現(xiàn)在我們要把“港獨”思想遏制在萌芽階段,從國民教育入手才是對癥下藥。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年輕人認為“港獨”遠比統(tǒng)一要好,那就從一個角度反映出他們封閉的心態(tài),以這種心態(tài)如何面對全球化的競爭?這種思想不光是危害國家,對其自身也非常不利。我曾碰到一件事,在大圍跟一些學生做升學輔導,建議可以考香港中文大學,這兩個地方同在沙田區(qū),相距幾公里,竟然有學生驚嘆:“啊!這么遠啊!”

      “港獨”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它的力量真能對國家構(gòu)成實質(zhì)威脅,而是縱容了這些孩子心胸的“宅化”。“港獨”是一種社會心理的不健康,反對“港獨”就是為了拯救孩子?!?/p>

      猜你喜歡
      教育界污名特區(qū)政府
      職業(yè)污名與離職傾向:牽連家人污名與家庭卷入的作用*
      心理學報(2022年2期)2022-02-15 11:59:12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舉
      英語文摘(2020年6期)2020-09-21 09:30:54
      大國“制”理:中國用制度優(yōu)勢回應(yīng)西方污名化言論
      陶行知·新學制
      新教育(2018年32期)2018-02-22 12:54:02
      夏目漱石《哥兒》中的教育界眾生相
      北方文學(2017年21期)2017-08-01 06:38:01
      科學研究
      《世界日報》“教育界”專欄魯迅媒介形象建構(gòu)研究
      新聞傳播(2016年22期)2016-07-12 10:10:20
      針對香港反對派①“占中”“公投”②行為的對策建議
      污名的道德解析
      倫理學研究(2016年4期)2016-02-01 22:10:50
      穆棱市| 嘉义县| 和政县| 垣曲县| 遂宁市| 克山县| 龙川县| 沐川县| 锡林浩特市| 繁昌县| 山西省| 旌德县| 新建县| 桦南县| 镶黄旗| 多伦县| 涪陵区| 灌南县| 元谋县| 特克斯县| 清苑县| 尼勒克县| 禄劝| 馆陶县| 天峻县| 昌都县| 疏勒县| 安达市| 泸西县| 商都县| 出国| 安龙县| 托里县| 颍上县| 商水县| 迁安市| 新郑市| 施秉县| 南投县| 务川|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