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兒童,我們馬上會想到活潑、天真、單純、調(diào)皮、聰明這些美好的詞語來形容他們。那么在歷代詩人筆下,兒童的形象是怎樣的呢?云姐姐為大家選取了詩人筆下十種類型的兒童形象,相信大家看完后,肯定會覺得這些小朋友簡直萌翻了!
撒嬌耍賴型
與小女
□[唐]韋 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句析】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因為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小女兒就整晚哭鬧著不肯停歇。詩人通過對這些生活瑣事的描寫,并抓住小女孩愛漂亮、喜歡哭鬧的特點,使小女孩的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同時也將自己的愛女之情也流于筆端。
一本正經(jīng)型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句析】此詩描寫一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而不敢回應過路人。詩人通過描寫典型細節(jié),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孩童的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機警好客型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guān)。
【句析】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興,突然發(fā)現(xiàn)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村里來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門打開。詩人用“疑”“急”二字,把兒童那種好奇、興奮、粗疏、急切的心理狀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詩人捕捉住這一剎那間極富生活情趣的小鏡頭,成功地攝取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聰明伶俐型
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句析】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詩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
貪吃貪睡型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句析】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只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這樣一靜一動,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態(tài)寫活了,富有生活氣息。出現(xiàn)在詩中的人物是一個童子,正是生命力旺盛的年齡,他在柳蔭下酣眠,正是他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表現(xiàn)。
自娛自樂型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句析】孩子們放學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在草長鶯飛,楊柳拂提的二月,興致勃勃地放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朝氣。
做賊心虛型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句析】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詩人在詩中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偷蓮”的心理,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頑皮、可愛。
乖巧懂事型
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句析】施肩吾有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兒,她在干什么呢?她既未和別的孩子一樣去尋找螢火,也不向大人索要瓜果,卻鄭重其事地在堂前學著大人“拜新月”呢。少女拜月,意在乞巧,而這位“才六歲”的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拜月,是“不知巧”而乞之,這個“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純真而可愛。
超級自信型
牧童詞
□[唐]李 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句析】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天真可愛的牧童形象。詩里描繪的牧童憨態(tài)可掬,腰間插上幾枝蒿竿子,小胸脯一挺,就以為自己是李廣將軍了,老虎來了也不怕。無論是誰,兒時都做過這樣稚氣的俠客夢。
憨態(tài)可掬型
村 晚
□[宋]雷 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句析】牧童騎著牛,不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騎,而是橫坐著,他吹笛也不是認認真真地吹,而是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于是,牧童調(diào)皮天真的神態(tài)被活生生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人為之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