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制陶、用陶歷史悠久。最初,傣族人用泥土做出的碗、鍋、盆不僅沉重,而且裝不住水。后來,傣族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掌握了捏碗、燒鍋的技藝,逐漸迭代精進。
傣陶中常見的芭蕉葉花紋
今年 65 歲的巖罕滇原是古老的曼泐村人。曼泐村舊址位于現(xiàn)在的猴子山上,緊鄰昔日的傣王宮。
“當時,傣王宮周圍一共有 8個村寨,其中有 4 個為貴族居住,其余每個村寨都承擔一項專門為皇宮服務的職能,其中,曼泐村負責為皇公貴族制作土陶物品。”在搬遷至曼各村之前,巖罕滇家族一直居住在這個村莊里。
土改之前,曼泐村只有 17戶人家,每家都是子承父業(yè),世代為傣王宮和地方土司服務。
傣族的皇公貴族不像明朝、清朝的皇族,高高在上,戒備森嚴。傣族皇族也并不那么富有,也沒那么大的規(guī)模,所以,雖是專職給皇宮制陶的村寨,但曼泐村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官窯”。村中的制陶匠人也給老百姓做陶器,“只要你買得起,你也可以使用跟皇宮里一樣的東西?!睅r罕滇說道。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曼泐村的土地被征用,17 戶人家全部遷出,巖罕滇的家族從此定居曼各村。
隨著現(xiàn)代化的深入,除少量用于建筑物屋脊的裝飾品和佛教禮器外,在其他場合已不能??吹玫絺鹘y(tǒng)的傣族陶器。
如今,傳統(tǒng)的17 個制陶世家中,只剩巖罕滇一家。
巖罕滇坐在作坊的角落里,全神貫注地制作傣家的鳥型陶器
在景洪市瀾滄江北的曼各村民小組,我們找到了巖罕滇。
巖罕滇指著電視柜兩側(cè)的巨型陶罐說,“這種樣式就是當年傣族達官顯貴使用的”。電視柜左邊右邊的陶罐線條相對簡單,寬底、圓肚、瓶蓋小,是一個水缸模樣。這只陶罐的花紋簡單,但因上了青色的彩釉而變得不凡,巖罕滇說,過去只有宮廷用品才能上彩釉,釉的顏色會隨著容器的輪廓形成深淺變化,極為優(yōu)雅。
傣族常用的陶制品器型
除了傣家人常用的生活器皿,巖罕滇對佛教建筑裝飾的制作也得心應手。
他的作品多取材于民間傳說和宗教題材,形象夸張而又不失生動,如麒麟、大象、孔雀、鳳凰等,都是當?shù)卮鲎迦思液退聫R建筑中常見的動物造型。
巖罕滇的小女兒玉章鳳在曼各村北面開了間傣陶作坊。近十年的時間,已發(fā)展成為景洪市內(nèi)頗有名氣的制陶公司。
走進作坊,可以看見工匠們忙碌的身影。一位師傅正在快速旋轉(zhuǎn)的磨盤前制作大型茶罐,另一位師傅正利用磨盤的轉(zhuǎn)速修整碗口。三個年輕的雕花師在一邊有說有笑地勾畫圖案,繁復的花型隨著罐子的轉(zhuǎn)動傾涌而出?;秀遍g,像是回到了舊時村寨里家家戶戶忙著為傣王制作陶器的時光。
“慢輪制陶”如今已經(jīng)從謀生工具變?yōu)橐豁椩诮虒W、體驗或者外出展示時才派得上用場的技藝,現(xiàn)在,也只有極少數(shù)的制陶匠人還繼續(xù)用這種古老的技藝制作陶器。
傳統(tǒng)傣族制陶,主要使用轉(zhuǎn)輪、木拍、竹刮等木制工具,主要技藝流程包括舂土、篩土、拌沙、滲水、安裝轉(zhuǎn)盤、制坯、打坯、干燥、準備燒陶、燒陶等環(huán)節(jié),所生產(chǎn)的陶器按其用途可分為生活用具、建材、賧佛用具等種類。
玉章鳳從作坊的角落里找出一套慢輪來。這塊約一米長的木板,一側(cè)固定著齒輪,齒輪上壓著一塊笨重的厚石膏,石膏可以隨著齒輪旋轉(zhuǎn),制陶就在石膏平坦的表面進行。幾天前,她備好一塊泥坯,包在塑料袋里“醒著”,這時候揪一塊下來,甩在石膏上,先拍扁,再用刻刀徒手修成一個圓滿的正圓形。
醒好的泥巴先要搓成泥條
盤條法制陶
“輪制陶是倒著來做容器,比如做一個大開口的陶罐,就要先從開口處做起,一點點堆上去,最上面的才是容器的底座?!敝灰娝炀毜匕岩粔K泥巴揉成長條狀,沿著底部的圓形泥盤邊緣圍成一個圈,接著拿起一個扁圓形、中間略微凸起的石塊順著泥胚內(nèi)側(cè)敲打。
這時,她脫了鞋,用右腳的大腳趾和食指靈活地推動著齒輪轉(zhuǎn)動,這樣,她的雙手基本可以固定在同一位置,左手扶著泥胚外側(cè),右手研磨內(nèi)壁,把陶壁打磨得光滑且厚度均勻。
腳趾助力慢輪轉(zhuǎn)動
慢輪制陶就是這么一圈圈把泥坯盤上去,幾乎是在沒有外力的狀態(tài)下把陶器敲打均勻。經(jīng)過反復堆疊、雛形初現(xiàn),才開始慢慢修正器型,直至作品完成。
“制陶用的是膠泥土,一般在田壩里就能找到。田壩里常積水,比較潮濕的地方有一層,去掉表面 1 米左右,下面 1~1.5 米可用,再往下就是沒法用的黑沙土了,用來燒的時候會炸?!庇裾馒P說,作坊里至今還在用巖罕滇改良過的一種平地堆燒窯。
從外觀看,窯子像兩個相連的饅頭小土包:前一個有洞口的小一些,開始燒制的時候在里面點柴;后一個空間更大,是放陶器的地方。
“地上鋪一層玉米稈,可以擺上好幾層陶器,之后再把窯頂封上,柴火燒盡,降溫一夜,從窯壁上敲開,整個泥墻就裂開凹下去了,下一次燒窯的時候需要重新砌窯?!币话愕娜粘I钗锲罚热缢蕖⑹⑽锲髅蟮炔挥蒙嫌?,而作為工藝品的陶器則會選擇上釉?!吧嫌院蟮耐撂崭鼮榫?,搖身一變成為上檔次的收藏品,實現(xiàn)了價值的蛻變?!庇裾馒P說。
用筆筒雕刻花紋
在玉章鳳傣陶作坊二樓的茶室里,茶罐、茶具、燈罩、砂鍋、香爐、水壺、碗碟琳瑯滿目,涵蓋了生活用品到現(xiàn)代裝飾品的近百個品種,其中一部分是玉章鳳親手做的慢輪陶,一些熟識的老主顧經(jīng)常來她的作坊里淘貨。
造型別致的陶器是玉章鳳親手所制
玉章鳳愛陶,多半是受父親巖罕滇的影響。用玉章鳳的話說,她從小跟著父親做陶“就像玩泥巴一樣”。
玉章鳳熟練掌握慢輪陶的制作技藝,但她從不輕易出手。即便是傳統(tǒng)手作受追捧的今天,玉章鳳仍把慢輪制陶當成一種藝術追求,有空的時候做一兩件,等待識貨的收藏者前來購買。
經(jīng)過改良的傣陶,變得更加實用和時尚
多年來,玉章鳳去過建水、華寧、景德鎮(zhèn)等地考察,積極與同行進行技術交流和經(jīng)驗分享。她說,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不僅需要有完整的文化特性,還需要具備時代屬性。endprint